1947年,华野兵分四五路,陈粟、陈唐、宋十纵、许谭、韦国清各一路,且陈唐宋归晋冀鲁豫刘邓指挥,这就等于是把华野给拆分了,华野一时之间就剩下一个编制番号了。
到了194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来电,关于刘邓兵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和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的计划,同时提出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南渡长江的计划:“叶、陶两纵出闽浙赣,创立闽浙赣根据地”。这是中央第一次提出华野以一部偏师渡江,可到了年底粟裕就提出了“子养电”,把这个决定给驳回了。1947年9月22日,军委《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的指示电,着令“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同时规定豫皖苏(渤海区)就近划归晋冀鲁豫局,陈粟张邓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这就表示着军委是要以129师的老部队用来经略中原。
1947年8月,将山东剩余的几个纵队编成了华东野战军东兵团,由谭震林担任司令员,黎玉担任政委。因谭饶意见不合,启用许世友,为东兵团司令员,后来通常称为许谭兵团,而粟裕这边则称为华野西兵团,为此军委在《东西兵团的指挥和建制等问题的》复电中:“你们部队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对内则属晋冀鲁豫建制”,并给陈毅、粟裕发来了这样一个指示:“许(世友)谭(震林)东兵团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让(饶)漱石学习战争指挥甚为必要”。也就是说各有各的使命,但还顶着一块牌子。
在这种情况下,1948年2月9日,许谭兵团在打完胶东之战以后,也顺利完成整军,同时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兵团改称为山东兵团,辖第七、九、十三纵队及渤海纵队,担负内线山东战场的作战任务。1948年1月,以华野主力部队一三四六八十纵组成东南野战军,预备分两个批次打过长江去。2月,华野西兵团146纵在晋冀鲁豫辖区濮阳整训,为过江做准备。
东南野战军暂不过江。
1948年5月初的城南庄会议,中央同意了粟裕部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同时让粟裕立下军令状,必须要在一年之内歼敌精锐5~10万,这才有了后面的淮海战役,这个决定可以说改变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大中原军区重建。1948年5月,延安决定由刘邓大军重建中原军区。重建以后的中原军区,下辖7个地方军区,比1946年的小中原军区,无论是人口、面积都比之前扩大了很多,中原军区和中野领导层除了刘邓,只有副司令员先念、参谋长李达,副政委张际春。所以刘邓大军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员上的捉襟见肘,严重缺乏大军区、地方军区和地方上的各级干部。
相比而言,华东军区和华野的班子配置就豪华得多了,文有小饶、黎玉、邓子恢、谭震林、唐亮、钟期光、袁仲贤、舒同等人,武有张云逸、粟裕、陈士榘、张震等人。
正是在这样的多重背景下,刘邓数次向主席发电求援,申请外调干部,而陈毅自然就成了主要调动的干部。
一、中原局第一次建议,商调陈毅
留中原作战的建议后,发电中央请调陈毅到中原工作。刘、邓称:中原局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3部分野战军在 20 万人以上,如粟裕迟出,则达 30 万。军区武装约为 20 万人,亦须统一指挥及供应。因此,建议:(一)以陈毅同志为中原局第一副书记。(二)组织中原军区。刘、邓对陈毅到中原后的军职,提出 3 个方案:一、以陈毅为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中原野战军司令员;二、陈毅为军区与野战军第二政委;三、陈毅作军区第二政委兼野战军政委。刘、邓还建议:“ 不管那种形式,陈毅同志华野职务不变。”
二、中原局第二次建议,商调彭真、陈粟
刘、邓在 5 月 5 日又一次致电中央:中原局面太大,情况复杂。现在中原局的能力实难胜任? ? 因此再作如下建议: (一)请彭真(已离开东北)同志任第一书记,陈毅、小平分任第二、第三书记。 (二)陈毅兼军区第二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 (三)粟裕如暂留中原,则兼军区副司令员及野战军副司令员,这个决定好多人没听过,不过最终彭真没有南调,因为东北也异常重要。
三、决定陈粟加入中原。1948年5月5日、9日、14日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其中《中央决定粟兵团暂不南渡粟裕代理陈毅在华野职务》:陈粟任职中原,过江任务不取消。
5月21日,中央军委给华野陈粟、中野刘邓发电,部署了夏季攻势的作战要点(即稍后发起的豫东战役)。在这封电文中特别说明:“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尽可能迅速地偕同邓子恢及大批干部,去豫西和刘邓会面,建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经常工作”。
四、陈老总欣然赴任
5月25日,恰逢军委后勤部长杨立三到华野联系工作。陈毅30日临行赴中原局前,托杨立三把缴获的交直流电两用的收音机一架带去送给“ 恩来、小超” ,并附一信说:“ 此美国新出品、许昌战斗缴获品,你们有电灯,利用其开动起来十分好,两夫妇可以在屋内跳舞。” 也就是在这信内,却写着:“ 明日即西去,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军入川” 。此信是陈毅 5 月 29 日亲笔,“ 临行清理” 在华野的“ 行李” ,铝合金桌椅给了朱德,收音机送与恩来。 此信周恩来阅后,特意亲笔批转毛、刘、朱、任传阅。他们都圈阅了,不知是谁还在“ 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 这一句的旁边用毛笔划粗杠一道以示值得重视。
五、中央发布系列任命
1948年7月2日令:中原中央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十二同志为委员。在中原局下,成立豫皖苏分局,以宋任穷为分局书记;刘伯承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为军区及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第二副司令,邓子恢为第一副政委,张际春第二副政委兼政治主任。刘邓陈张为军事指导小组,陈毅为小组长……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苏北兵团仍属华东军区建制,但在作战上受华东野战军指挥;粟裕代任华野司令员和代政委,兼任中原军区二级军区豫皖苏司令员。原司令员张国华任副职,仍然主持豫皖苏军区的工作,这里反复提到豫皖苏这个地方,可见这个军区对两大野战军的重要性。
商调邓子恢等几千名干部,可以理解。但有几个问题令人费解。
1.为什么一个大战略区要商调另一个大战略区主要军政领导人员(华东局副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华野司令兼政委),而不是中央直接调动?而且建议职务不如原任职务?
2.为什么一次性调走一个大战略区多名主要军事领导人员?陈毅是华东军区司令员、华野司令兼政委,粟裕是华野仅有的一名副司令。负责军事工作的一二把手都调走,主力全调走,华东仅剩山东兵团、苏北兵团,能打的仅有七九纵,后面打仗怎么办?
3.原先的一把手脱离老部队,调往另一支队伍当副手,这怎么也不能算升迁,为何中央要做此安排?
4.陈去中原到底发挥什么作用?一般人认为,陈在政工方面不如邓,军事方面不如刘。如刘年事已高,身体吃不消,陈赓又需独挡一面,大可商调粟裕或陈士榘,或者其他人,比如东北陈光等。
5.为什么华野代司令员和代政委粟裕,会“客串”中原一个二级军区的司令员?
有几种说法,值得商榷。
1.为了协调两大野战军的协同作战问题。这个事好像有些牵强,如果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成立一个像淮海战役总前委之类的机构,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2.为了协调两两大野战军的后勤保障,调陈毅去中原局时候,也调邓子恢去了中原局,因为邓子恢搞经济工作有一套,说邓子恢保后勤还算靠谱,但陈毅作为不算正选!
3.陈因为和饶漱石处理不好关系,而粟裕和饶政委的关系不错。但粟也去了中原!
4.刘邓陈张军事指导小组,陈毅为小组长。难道作战方式有分歧,调陈毅去调和?那为什么是陈毅?
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渡江,关键点在豫皖苏,连接双方关系的关键人物只能是陈毅。
豫皖苏军区成立于1946年底,隶属于刘邓的晋冀鲁豫军区,由冀鲁豫六分区、华中八分区等组成。由于豫皖苏军区既是晋冀鲁豫的南大门,又是华中军区的东北大门,所以成为抗战胜利后刘邓晋冀鲁豫和粟裕华中两大战略区的结合部。
华野“七月分兵”以后,张云逸、邓子恢和华东工委依托豫皖苏军区,成为华野西线兵团的坚强后盾,豫皖苏也发展成为3000万人的中原第一解放区,在历史关系上归口晋冀鲁豫军区,同时西线部队仍然隶属于华东局。1948年初,曾拟启动恢复华中分局,陈毅、邓子恢任正副书记,拟将豫皖苏划归华中分局。陈邓粟赴中原后终止。
粟裕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主要是着眼未来统筹打大仗,建立渡江前进基地。同时,豫皖苏分局书记、军区政委宋任穷,兼任华野第三副政委,也是为了统筹豫皖苏的军政地方一切力量,为粟裕华野、刘邓中野,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物资后勤保障。到了最后的淮海决战中,豫皖苏发挥可谓是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