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军有项技能38军就是学不来创始者却是洪学智!梁兴初不服?

舞者翩翩影 2025-01-05 16:12:39

在抗美援朝战场中,38军表现最为突出,可38军是知耻而后勇,而39军却是首战云山就大胜,可谓是两极分化,那么这两个军,谁才是朝鲜战场的战力最强那?

网络上再具体一点的说法就是,38军和39军谁才是朝鲜战场上的“最强第一军”,从两支部队的传承上来说,38军有平江起义的老底子,这一点彭总也是承认的,后来上了井冈山以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也就是后来的红三军团,这可是红一方面军的两面旗帜啊,另一面是红一军团,到了抗战时期又称为115师麾下的主力团,参加了血战平型关,后进入山东,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参加抗战,等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正是更名为民主联军第一纵队,这时候的一纵擅于打大仗,敢于打硬仗,更是在辽沈大战中作为总预备队,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想起林总的那句话,既是“总预备队不动”。

可我们仔细探究一下这支部队,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缺点的,那就是刚猛有余,韧性不足,怎么说那,在红军时期,这支部队有一个著名的战绩,那就是在彭总的率领下猛攻坚固的长沙城,最后一举拿下,这表现了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但随后就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反噬,在撤退的时候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等到了抗战时期,平型关大捷考验了这支部队,可部队到了山东以后,部队的练兵和战事历练有所下滑。

到了解放时期,在三打四平中,一纵冲入四平城中,眼看要全歼敌军,可敌人殊死反抗,又在四平城区撒下了许多黄豆,这导致他们攻击失利,而国民党的援军也赶了过来,一纵只得惨淡撤退,就说一纵能打硬仗,战斗力强不假,可他们在战斗中走的是刚猛暴烈的路子,对一些战事的预判可能想的不过,所以一旦遇见突发情况,就会显得韧性不足,这和彭老总多少也有点关系,在打长沙中,彭总带领部队背水冲锋,一时之间豪气冲天,可冲进城中敌人的反扑却是没有想过。

等到了抗美援朝时期,38军也是因为考虑不太周全,而导致在第一次战役的时候打的不太好,放跑了黑人团,这就和平时部队的一些习惯有关,要是换成39军估计就不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39军部队整体都属于韧性强且发挥平稳的存在。

不仅如此,倒退到解放战争时期,39军那时候的番号还是二纵,司令员是刘震,在他的指挥之下无论是三下江南还是几次夏秋冬攻势,都是表现得稳稳当当的,斩获颇丰。可刘震却不是这支部队战斗风格的发展者,他只能算继承者,等到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39军军长吴信泉是第三代继承者。

而要说是谁让39军这样全面发展的?那就是志愿军的后勤司令洪学智,有人说洪学智的强项不是后勤吗?和他有什么关系,这样想可就错了,按照今天的话来说,洪学智属于六边形战士,什么都可以拿得起来,不过也不是全能,在指挥作战方面,攻坚水平弱一点,参考战例,解放战争的德惠之战。

我们把第二纵队往前叙述,他属于新四军三师,这个师可了不得,在初入东北的时候,可以说是力挽狂澜,因为当时部队都是分批次进入的东北,这就导致林总身边没有什么可用的老部队,正好三师来了,这可是一个大师,整整三万多人,全部荷枪实弹,在三师的领导中,黄克诚是师长,洪学智是副师长兼参谋长,刘震是三师十旅的旅长。而黄克诚其实是不太擅长军事指挥的,所以三师等于是洪学智扛起了大梁,而刘震是命令的执行者,在三师的级别没有洪学智高。

我们说道洪学智是六边形战士,可他这个战士一开始不在新四军,一开始是来盐阜地区组建抗大五分校的,后来才编入新四军,到了三师以后,洪学智是即管军事指挥,当然多是和刘震商量,数次粉碎敌人的围剿,二管参谋策划,负责师部的业务安排,三管粮草后勤,使得部队无后顾之忧,四管政治思想,五管军事训练,提升战士们的军事素养,在他这种多方位的调整之下,才使得三师在进入东北前夕,以成为一支全方位发展的好部队,即能打擅冲,又能稳步推进,这里面洪学智的功劳着实不小。

所以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二纵一直是林总用的最顺手的几支部队之一,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军长吴信泉发现了新四军老三师的这种战斗风格,首战就在云山扬威,而作为老上级的洪学智自然是看在眼里,同时只要他在朝鲜战场,对39军就有一种激励作用,反观38军首战踌躇不前,这和老军长李天佑不在也有很大关系,要是李天佑和梁兴初都在前线,也就不会出现放跑黑人团这种情况,总的来说,要说打硬仗,38军肯定是比39军强,但要说战例均衡,稳步推进,是38军不及39军的地方,所以真要说朝鲜的第一战力军,那39军其实是比38军合适一些的。

以上原创,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