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梢,进入我的眼睛,我的心总是一激灵,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那道光,像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后来,我发现,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光,不同的时辰,却是不同的感受。
六七点的太阳,是雀跃;
八九点的太阳,是淳厚;
中午的太阳,是火热;
下午的太阳,是灼热。
原来,天时,真的很重要。切入的时机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也更适合六七点,也就是卯时。
在卯时,有如神助,其它时辰,则反应平平。
这就是借势,早上阳气升腾,下午阴气渐生,借天时地利,来成就自己。
古人怎么讲时机的?
我想起《史记》,孔子问道于老子,其言也真,值得品鉴。
老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关于时机,无非动静。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真正在工作、生活、修行中践行的,又有几人?
具体做法,老子认为,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深藏若虚,盛德若愚。
结合读过的书,听过的道理,以及自身的实践,我又有新的领悟:
进入新的境界,很明显的不同是,过去对你造成负面干扰的人事物,不再影响你了,就好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结界。
事情重现,已时过境迁。
时不待人,皆物是人非。
以前浮躁的心,也沉静下来了,变得有耐心,善于等待。洞察时势,时机未到,则藏。
藏,并不是不做事,而是潜龙勿用,打好基础,等待机会,一跃而起。
记得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一生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修行的境界,是无限的,所以,不要用有限,去求无限,而是转化,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时时悟,事事悟,持而不盈,苟日新,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