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远处眺望这尊卢舍那大佛,一定会被他深深震撼。这尊大佛来自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
夜幕中的卢舍那大佛
历经十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十一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可惜的是现在大多都已经褪色了,不过即使这样,也丝毫不会湮灭他们的光芒。
龙门石窟导览图
01
“龙门”的过去
龙门石窟的建造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代。
龙门石窟外景
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乾隆韩城县志》里记载:
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关于龙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三秦记》等古文献中记载,在大禹治水时,有一神龟帮忙将龙门山劈成了两半,这才有了如今的龙门。
伊阙
大禹凿龙门后,每年三月有几千条黄鲤鱼到这来跳龙门。一登上龙门,鲤鱼就变成神龙。登不上龙门的鲤鱼就只能碰壁而返。“鲤鱼跃龙门”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清 “鱼跃龙门”砖雕 扬州博物馆藏
到了隋朝,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
就这样,隋炀帝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京城,把皇宫紫微城的正门则天门正对伊阙。
隋炀帝像
02
龙门石窟:从平城到洛阳
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一阶段是北魏时期(公元493年-534年),这是龙门石窟的创始时期,也是规模最大、风格最独特的时期。主要以大型洞窟为主,造像多为立像,风格受印度和中亚影响,表现外来民族的审美特征和佛教信仰。代表作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
宾阳中洞内景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由于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所以在汉化政策下开凿的石窟造像多为消瘦的“瘦骨清像”。随着迁都的完成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石窟造像的风格也逐渐演变为以中原民族文化为主,所以这时候开凿的佛像就体现了中原人的面貌特征。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面貌雄浑质朴,还有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的影子
由于受到“秀骨清像”的影响, 龙门石窟的造像风格从云冈石窟中的浑厚粗犷变成了龙门石窟的清新淡雅,这种风格的转变就使龙门石窟具有了鲜明的汉民族特征。
云冈第18窟菩萨和龙门火烧洞菩萨像对比
从石窟造像来看,佛像的额头由宽变窄 ,鼻子不再坚 挺,眼窝也变浅,唇薄下颚略长,嘴角变得微翘,而且佛像也从以前的饱满丰盈变得扁平消瘦,神态也趋于温和,这符合当时的审美。
云冈石窟第五窟主尊,很明显能看得出通肩式佛衣
同理,这一时期佛像的服饰也逐渐有着中原的特色,比如龙门石窟中著名的宾阳中洞,洞窟中主尊释迦牟尼的佛衣也从偏袒右肩和通肩式变成了褒衣博带式,双领也变成了下垂式。
宾阳中洞主像,褒衣博带式佛衣
03
古阳洞-龙门伊始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石窟的南部,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作为整个龙门石窟造像群的伊始,古阳洞同时也是龙门石窟造像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
古阳洞窟西壁全景图
在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中,古阳洞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因为它是最早开凿的洞窟,更是因为洞中所含纪年题记数量较多,内容也最为丰富。
古阳洞窟北壁全景图
从古阳洞有题记的时间分布而言,神龟元年(518)以前所有的纪年题记皆在古阳洞中。由此可见,北魏迁洛之后的头二十年,古阳洞是北魏在龙门石窟造像的中心。
古阳洞窟南壁全景图
古阳洞的开凿几乎是与北魏在洛阳建都同时进行的,所以从一开始就带着皇家营建的风范。它是北魏迁洛后第一个具有整体规划性的大窟,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穹窿顶。
古阳洞内壁
古阳洞窟顶
在洞窟的形制上,古阳洞承接了云冈的传统形制,但是取消了云冈石窟中常见的中心柱,两壁面采用计划性的列龛设计。且在洞窟中央留出大部分空间,只在后方的正壁造一铺大像,而这种宛如殿堂的洞窟形制也被后来龙门陆续开窟的石窟所普遍采用。
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柱形制
洞窟内西壁为正壁,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主尊着双领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台之上,台座下方北侧刻一石狮。南北两壁面计划性的各造三层列龛。
古阳洞三层列龛
虽然古阳洞主尊像的面容部分已残毁,但仍可观察出其脸型为长圆型,面型较为瘦长,双肩宽挺,但胸膛与身体却显得单薄,头部与上身比例较大。盘腿结跏趺坐于台上,整体造像给人四肢纤瘦,胸膛单薄的感觉。
古阳洞主尊像
主尊着双领式袈裟,右膝至台座中央的部分已残毁,然由右膝残存部分衣角可推断,原来应为悬裳座样式。
两胁侍菩萨整体比例上身短、下身长,身形修长,腹部略突出,头皆戴冠,冠形似花冠呈圈状,两侧有冠缯延续到壁面后以浮雕表现,面型偏长,下颌圆润。
古阳洞胁侍菩萨
菩萨依墙而立,头戴璎珞,上身披条帛,下身着裙,身体比例上半身稍短下半身较长,条帛自双肩而下于腹前交叉穿玉环后下垂挂于手臂上。裙裳的衣襟皆为浅刻纹,如蝉翼贴体,表现出衣服的轻盈质感。
04
宾阳中洞-乐舞飞天
宾阳洞是北魏时期有计划开凿的洞窟,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营建的。三洞为一组窟,只有中洞在北魏时期完工了。
宾阳中洞内景
依《魏书·释老志》的记载,景明元年(500)正式开工,直到正光四年(523)六月才完工,历时二十四年,由于后来主持人刘腾病故及其一系列的宫廷政变等原因,原本计划完成的的三窟只完成了中洞一所。
宾阳中洞位于西山最北端,平面成马蹄形,穹窿顶,窟口上方雕造尖拱形火焰纹门楣,窟门两侧造二力士,力士上方造一仿木构建屋檐。
力士
窟顶刻一复瓣大莲花,周围有八身伎乐天和二身供养天环绕,地面四周刻莲瓣图案,中有一参道,参道南北两侧各雕两朵大莲花。
窟顶莲花
正壁造五尊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组合,主尊为结跏趺坐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南北两壁各造一佛二菩萨的三尊立像组合,然两壁的二胁侍菩萨像头部皆已被盗,今分别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及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主尊像身边的一佛二菩萨
东壁窟门两侧壁有四层浮雕,东壁窟门通道两侧刻三层浮雕,依序刻造一供养天、二供养菩萨和一尊三头四臂护法。
被盗胁侍菩萨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在这一洞里,窟顶的飞天显然比主像更有意思。在龙门石窟中,飞天大体可以分为这么两类:一类以浮雕形式雕出,下半身着裙,露出足部,飘浮在空中;另一类飞天则近乎线雕,足部掩于裙摆内,乘云在虚空中飞翔。
南朝系飞天
第二类飞天在南朝更流行,却在宾阳中洞里奇异地出现了许多。在宾阳中洞窟顶的飞天中,南朝系飞天(伎乐天)具有以下四种形式特征:第一,均为乘云飞天;第二,既有盘高髻也有结双髻的,但都无头光;第三,上身裸露;第四,下身穿着带有衣褶的裙,裙在腰侧附近敛合,重合成双层的部分从腰带上翻折出并垂于身前。
南朝系飞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体现宾阳中洞天空世界的窟顶时,工匠们不仅雕刻了南朝系飞天,还雕刻了他们并不熟悉的童子形飞天。
童子型飞天
05
莲花洞-莲花之愿
顾名思义,莲花洞最有趣的就是窟顶这朵大莲花了。北魏迁都洛阳之后,莲花图像形态由云冈石窟的雄健肥硕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清秀。
莲花洞
与云冈相比,龙门石窟的莲花图像有很大的发展,首先莲花图像的体量变大,其代表作为莲花洞内窟顶的莲花,整个窟顶浮塑一朵莲花,直径达3.6米,南北两侧飞天围绕;其次是甬道顶部的莲花的出现,这也许是云冈石窟明窗顶部的延伸。
可见上部的大莲花
如果说大同云冈石窟的莲花装饰图像还可以看到明显的“犍陀罗样式”的影响的话,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朝的雕刻装饰技艺由于受到南朝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莲花图像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上文说的由云冈的粗犷雄浑的形态,转向秀骨清像。
莲花藻井细节
这实际也是时代风格和地域文化带来的装饰艺术风格的转变,中原的民风有北方的粗犷也有南方的文雅,所以龙门石窟莲花图像刻画出来的线条古朴,似乎未经多加修饰,间或还能见到印度风格的莲花图像,当南北传统文化渐渐融合,莲花装饰的线条也慢慢开始柔和、流畅起来。
云冈石窟第七窟莲花平棊
所谓秀骨清像的雕塑风格,指的是瘦长的身材,窄削的肩膀,清俊的面容,宽松的衣饰,这种风格的雕像真实地再现了魏晋名士潇洒飘逸的风度,龙门莲花图像也印证了这一风格。
莲花洞全景
北魏是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一阶段,这是龙门石窟的创始时期,也是规模最大、风格最独特的时期。
而龙门石窟的鼎盛时期则是隋唐,这一时期的造像表现出皇家气派和佛教兴盛的景象。代表作有卢舍那大佛、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等。下周同一时间,小探君将带您一览盛唐时期的龙门石窟。
参考资料:
龙门石窟古阳洞研究 乔彩文、史琰《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06)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第1443窟(古阳洞) 北魏 孙雨《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1(03)关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飞天的研究 八木春生、胡皓然、潘仕奇《美术大观》. 2022(08)从北魏制度的建立看古阳洞造像题记 赵际芳、胡鹏《中国书法》. 2021(11)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空间叙事研究——以窟门两侧图像为中心 王韦韬、张聪《艺术学界》. 2023(01)龙门石窟云纹装饰纹样研究初探 史琰、乔彩文《东方收藏》. 2023(05)龙门石窟北魏造像研究 吴艳月 武汉纺织大学浅论北魏的石窟造像艺术——以云冈和龙门石窟为例 季亚琼《今古文创》. 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