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高血压管理2023共识》—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测完血压,觉得数值有点高,赶紧再测一次,结果又变了! 有时候高,有时候低,甚至两次相差十几二十毫米汞柱(mmHg),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时候,很多人会怀疑电子血压计是不是坏了,或者怀疑自己是不是血压不稳定,甚至有人因此焦虑不安。

血压波动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忽略了一些关键细节,测出来的血压不仅不准,甚至可能误导判断,影响健康管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电子血压计测血压的正确方法,以及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5个关键因素,让大家少走弯路,科学管理血压!
一、为什么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每次数据都不一样?血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而是动态变化的,受身体状态、测量方式、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就像天气一样,可能早上晴天,中午多云,下午又下雨,血压也是如此。
1. 血压是“活的”,不是“死的”血压会随着情绪、运动、饮食、环境温度等不断波动。比如:

刚运动完血压会上升,但休息一会儿又会下降;
情绪激动时血压可能飙升,但安静下来后就恢复正常;
吃完饭后血压会稍微降低,因为血液更多流向消化系统;
天气寒冷时血压容易升高,夏天则可能降低。
每次测出来的血压略有差别是正常的,但如果波动范围过大,可能就要注意了!
2. 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原理电子血压计主要是通过充气袖带加压,然后检测血管受压时的脉搏波动,来计算出血压值。相比于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的操作更简单、自动化程度更高,但也容易受到测量姿势、臂带松紧度等因素影响。

如果测量方法不正确,误差可能会非常大!
二、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性的5个关键因素如果血压测量方法不对,即使一天测10次,数值也没有参考价值! 以下5个细节,很多人都忽略了,赶紧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1. 体位不正确,测出的血压可能偏高或偏低正确姿势:
坐姿测量时,背部靠椅,双脚平放地面,不要翘腿,否则可能让血压升高2-8mmHg;
手臂要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线上,如果手臂位置偏低,血压可能测得偏高;如果抬得过高,血压可能偏低;

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紧张或刚运动完测量,否则血压可能会虚高。
错误示范:
站着测、躺着测、翘腿测、手臂悬空测,这些都会导致血压不准确!
2. 袖带位置和松紧度影响测量精准度袖带的位置和松紧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袖带应绑在上臂肘关节上方约2-3cm处,如果绑得太高或太低,血压测量可能不准;
袖带松紧要适中,太紧会让血压偏高,太松则可能偏低;
冬天不要隔着厚衣服测血压,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准度。

建议:最好直接接触皮肤测量,如果怕冷,可以选择宽松的衣服,方便挽起袖子。
3. 频繁测量,反而让血压“失真”很多人测血压时喜欢连续测好几次,但这样做反而可能导致血压数据偏高!
为什么?
每次测量时,袖带都会对手臂施加压力,如果短时间内反复测,手臂血管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血压升高;
频繁测量还可能让人紧张,进一步导致血压波动。
正确做法:如果需要测两次,建议间隔1-2分钟再测,并取平均值。

市面上电子血压计种类繁多,但不是所有的都准!
选购建议: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比腕式更准确,腕式血压计容易受手腕姿势影响;
选择通过医疗认证的品牌,避免买到劣质产品;
定期校准血压计,确保测量数据准确。
5. 测量时间不固定,数据比较没有参考价值血压不是随时随地测都能反映真实情况的!

标准测量时间:
晨起后30分钟内(未服药、未吃饭前)测一次,这是基础血压;
晚上睡前再测一次,观察全天变化情况;
如果医生有特殊要求,可在不同时间段测量,并记录数据。
避免在这些时候测血压:
刚喝完咖啡或酒后(会升高血压);
刚运动完(血压暂时升高);
情绪激动或紧张时(测出的血压可能不真实)。

1. 养成规律测血压的习惯每天同一时间测量,并记录数据,不要随意测一次就得出结论。
2. 结合生活习惯调整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偏高,不要光看数值焦虑,更重要的是调整生活方式!
少盐少油,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内;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压。

3. 定期就医,综合评估血压情况如果血压长期偏高或波动大,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高血压并发症!
结语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数据次次不同,很多时候是测量方法不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常见误区,才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你平时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