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逢春本版本说明
《三国演义》版本分为“演义”系列和“志传”系列两大类。“志传”系列又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类。“志传”繁本目前一共有7种,其中目前看到刊刻最早的是刊刻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的叶逢春本。
叶逢春本卷一第一叶
“志传”系列一般为二十卷,只有叶逢春本为十卷,现存卷一至二、四至九,缺卷三、十。卷首题署“东原 罗本 贯中 编次/书林 苍溪 叶逢春彩像”,上图下文,插图通栏,标题在插图两侧,每半叶16行满行20字。西班牙爱斯高里亚尔修道院藏残本,魏安、中川谕先生皆有著录 。瑞士日内瓦马丁博德默基金图书馆新发现有叶逢春残本散页,和西班牙本是同版。
叶逢春本是第一种上图下文版本,其序为《三国志传加像序》,所谓“加像”就是后来“志传”系列所流行的“上图下文”形式。
《三国演义》各种版本差异很大,下面先分析叶逢春本的书名,再分析关羽之死的描述。
一、叶逢春本书名分析
1、叶逢春本书名
《三国演义》各种版本的书名很复杂,叶逢春本的书名主要有两种,卷一为《新刊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卷九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
叶逢春本各卷书名表
叶逢春本各卷卷首书名分类表
叶逢春本书名有如下特点:
书名混乱:叶逢春本是所有《三国演义》版本中书名最混乱的版本。
主要两种书名:叶逢春本有两种主要书名《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
同时有两种主要书名:叶逢春本是所有《三国演义》版本中唯一同时有两种主要书名的版本。
两种书名最后都是“史传”:叶逢春本书名只是前面是两个书名《三国志》和《通俗演义》的颠倒组合。
“按鉴”“汉谱”“三国志”:叶逢春本目录前书名中的“按鉴”“汉谱”“三国志”分别代表了《三国演义》的三个史料来源:《资治通鉴》《后汉书》和《三国志》。
书名四个单词:叶逢春本完整的书名实际是由四个单词所组成:“按鉴”“汉谱”“三国志”“史传”,而目录前的书名“三国志传”,实际是“三国志史传”的缩写。以后《三国演义》版本书名大量采用“三国志传”,并以“志传”为名,实际是对“志传”一词的误解,并没有“志传”之词。
《西班牙藏叶逢春刊本三国志史传》
“新刊”和“重刊”:叶逢春本各卷首末的书名中附加语很少,只有“新刊”和“重刊”两种,说明叶逢春本并非初刻本。
《三国志传加像序》:叶逢春本书前有嘉靖二十七年(1548)元峰子《三国志传加像序》,其文中对“三国志传”有如下说明:“三国志,志三国也;传,传其志;而像,像其传也。三国者何?汉魏吴也。志者何?述其事以为劝戒也。传者何?易其辞以期遍悟。而像者何?状其迹以欲尽观也。”这详细说明了“三国、志、传、像”的含义。这里没有用“史传”,而是用“志、传”。但如前所述,叶逢春本书内的书名却多用“史传”。由此判断,可能叶逢春本的底本书名是“史传”,而叶逢春本刊行时简化为“志传”,并在序中加以说明。
叶逢春本两种书名混乱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编写者改变
叶逢春本书名的混乱,可能反映出叶逢春本是《三国演义》创作初期的版本,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来回改变书名,反映了原本的原貌,所以才会导致各卷书名如此混乱。前半部书名基本是“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即“演”“三国志史传”之“义”。后半部将“通俗演义”和“三国志史传”颠倒,成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这样就导致前后书名不一致。而以后的版本经过仔细整理,所以各卷的书名比较一致。
抄录自不同版本
各卷书名混乱的另一个可能是由于各卷抄录自不同版本。如卷一、四、八首和卷六、七末的书名含有“新刊”,而卷六首有“重刊”,这说明各卷可能来自不同的版本。而各版本的书名可能本来就不相同,所以各卷的书名因此不同。这反映了版本演化过程,也说明叶逢春本绝非初刻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
抄手修改
一般书商为加快抄写速度,会同时找几个抄手抄写。仔细分析叶逢春本笔迹,可以认为此本也是由两名抄手所抄。
抄手甲抄写卷一、二、四、五、七、八(缺卷三),书名主要是“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或“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前,“三国志史传”在后。
抄手乙抄写卷六、九(缺卷十),书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三国志”在前,“通俗演义”在后。
两种书名的演化
根据以上分析,叶逢春本主要是两种书名:一种是“通俗演义”在前,“三国志史传”在后,这可能是开始的书名;一种是“三国志”在前,“通俗演义”在后,这可能是修改的书名。
《三国志通俗演义》
而嘉靖元年本的书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接近叶逢春本的第二种书名,只是去掉了最后“史传”二字。因此嘉靖元年本的书名可能是叶逢春本第二种书名的简化。
如上所述,叶逢春本书名很混乱。一般古籍出版时,书名都采用第一卷的书名。因此本书也采用第一卷书名,即《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
2、其他版本书名
《三国演义》版本书名统计
“志传”系列书名
两种书名:叶逢春本主要有两种书名“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
两种主要书名:叶逢春本是所有《三国演义》版本中唯一同时有两种主要书名的版本。
“三国志”和“通俗演义”颠倒:叶逢春本两个书名最后都是“史传”,只是前两个书名“三国志”和“通俗演义”的颠倒组合。
“通俗演义”在“三国志传”之前:“志传”繁本书名“通俗演义”都在“三国志传”之前。
叶逢春本书名简化:“志传”繁本书名都是从叶逢春本“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简化而来的。
简化“三国志传”:“志传”繁本书名全部没有用叶逢春本的“三国志史传”,而采用简化的“三国志传”。
“演义”系列书名:
夷白堂本书:既有“志传”系列书名“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也有“演义”系列书名“三国志传通俗演义”,是书名最复杂的《三国演义》书名。
武林夷白堂刊《三国志传》
周曰校本:一种书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和嘉靖元年本相同,一种书名“三国志传通俗演义”和夷白堂本相同。
夏振宇本:“三国志传通俗演义”和夷白堂本及周曰校本第二种书名相同。
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周曰校本第一种书名相同。
以上分析了叶逢春本和《三国演义》其他版本的书名,从书名可以看出叶逢春本书名有《三国演义》最早的书名特点,说明叶逢春本书名应该最接近《三国演义》原本书名。
下面再从“关羽之死”的文字分析,说明叶逢春本文字也反映出《三国演义》原本的文字。
二、关羽之死分析
1、关羽之死五类版本文字差异介绍
关羽之死的描写在《三国演义》各种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很大、很复杂,由此可明显看出《三国演义》版本的演化。
《三国演义》关于“关羽之死”的描述共计12处,主要集中在第一百五十三则“玉泉山关公显圣”6处,第一百五十四则“汉中王痛哭关公”5处,第一百五十五则“曹操杀神医华佗”1处。
“志传”系列和“演义”系列关于“关羽之死”的描述差异很大,“志传”系列描述基本相同,都对关羽用词不敬地称为“首级”“而死”等,而“演义”系列明显对关羽用词有所敬畏,有些改称为“英灵”“归神”等。
《三国演义》原本和哪个版本相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从不敬的“志传”系列演变到有敬畏的“演义”系列,另一种可能是相反,从有敬畏的”演义”系列到不敬的“志传”系列。
戴敦邦绘关公
从敬畏改为不敬畏可能性很小,因此应该是从不敬畏改为敬畏,下面就此分析看这种看法是否成立。
下表是“志传”系列“关羽之死”文字差异分类汇总表。其中版本名为:繁本:“志传”繁本,英雄:“志传”简本中的“英雄”小系列,志传:“志传”简本中“志传”小系列,叶:叶逢春本,汤:汤宾尹本,郑:郑少垣本,杨:杨闽斋的本,刘:刘龙田本,杨:杨美生本,郑:郑乔林本,黄:黄正甫本,勤:勤有堂本(原天理图本),费:费守斋本,诚:诚德堂本,刘:刘荣吾本,朱:朱鼎臣本,忠:忠正堂本。
“志传”系列“关羽之死”各种版本文字差异分类汇总表
“演义”系列“关羽之死”各种版本文字差异分类汇总表
上表是“演义”系列“关羽之死”文字差异分类汇总表。其中版本名为:夷白:夷白堂本,周乙:周曰校乙本,夏振:夏振宇本,周甲:周曰校甲本,活字:朝鲜铜活字本,嘉靖:嘉靖元年本。
因为“志传”系列关于“关羽之死”的描述基本相同,下面重新列表,只选择“志传”系列的叶逢春本和“演义”系列各种版本,分类比较。
“志传”和“演义”系列“关羽之死”各种版本文字差异分类汇总表
2、“关羽之死”五类版本文字差异介绍
下面分别介绍“志传”系列和“演义”系列关羽之死用词的6类情况。
1)全部“志传”系列:全部“首级”。
第一类包括全部“志传”系列用词不敬,全部是“首级”等。
2)“演义”系列夷白堂本:6“首级”3“英灵”。
第二类为夷白堂本将3处“首级”改为“英灵”,说明此本注意到“首级”对关羽的不敬,因此做了修改,但未彻底改动,仍保留了部分“首级”。夷白堂本是“演义”系列最接近第一类“志传”系列的版本,其书名《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也和“志传”系列相同。
3)“演义”系列周乙本:6“首级”5“英灵”。
第三类为“演义”系列周曰校乙本,比夷白堂本增加了2处“归神”“公神”。
4)“演义”系列周甲本、夏振宇本:5“首级”6“英灵”。
第四类为“演义”系列周曰校甲本和夏振宇本,比周乙本增加了1处“云长安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周曰校甲本和乙本文字基本相同,但在关羽之死上,两本却分属于两类,说明它们之间文字还是有差异。周曰校乙本文字更原始一些,但这并不意味是周曰校乙本在前,它们可能有共同底本,只是周曰校乙本文字更接近其共同底本而已。
《三国演义》文史对照系列
5)“演义”系列活字本:3“首级”8“英灵”。
第五类为“演义”系列活字本,比周曰校甲本和夏振宇本又增加2处“英灵”。
6)“演义”系列嘉靖元年本:1处“颜良安在”,10处“英灵”。
第六类只有嘉靖元年本一种。
此本将全部“首级”改为“英灵”,只保留1处“颜良安在”。
嘉靖元年本和其他“演义”系列差异很多,嘉靖元年本为何有这么多文字修改?这再次证明:现在看到的嘉靖元年本虽然其记载刊刻于嘉靖元年,似乎应该是刊刻最早的版本,但实际已经不是其原本,而是官府复刻时做了大量的修改,把对关羽的不敬全部彻底做了修改。
《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
3、“首级”“英灵”和版本演化
从关羽之死的“首级”改为“英灵”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版本的演化过程。
“志传”系列11个全部是“首级”。
“演义”系列演化可分四阶段:
1)夷白堂本、周曰校乙本的“首级”数量比“英灵”多,“首级”都是6个,“英灵”分别是3个和5个。
2)周曰校甲本、夏振宇本“首级”比“英灵”少,“首级”6个,“英灵”6个。
3)活字本“首级”比“英灵”多很多,“首级”只有3个,而“英灵”有8个。
4)修订后官刻的嘉靖元年本,将“首级”全部改为“英灵”。
总结所有版本对关羽之死的描写可分为三种:
叶逢春本:是一个极端,全部都是“首级”,没有注意对关羽的不敬。
嘉靖元年本:是另一个极端,全部“首级”都改为“英灵”,修改仔细彻底。这说明此本虽然刊刻时间最早,但实际是经过修订的版本。
其他“志传”系列和“演义”系列: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有的是“首级”,有的改为“英灵”。
4、“关羽之死”对话差异分析
各种版本除上述用词差异外,关羽到玉泉山和禅师还有两段对话,各种版本的差异也很大,可分四类。
关公邮票
“还我头来—颜良安在”
叶逢春本和多数“志传”系列,以及“演义”系列夷白堂本、周曰校乙本,关羽呼叫“还我头来”,而禅师回应“颜良安在”。只有郑少垣本和杨闽斋本为“颜良何在”,只差一字。其含义是:关羽埋怨他头不在了,希望把头还给他,而禅师回应“颜良安在”,意思是当年被他砍头的颜良的头又在何处呢,此回应意味深长。这样的描述似乎应该是原本最初的描述。
“哭取首级—颜良安在”
“志传”系列中诚德堂本、刘龙田本、朱鼎臣本、忠正堂本将“还我头来”,改为“哭取首级”,禅师回应“颜良安在”未改。“还我头来”和“哭取首级”意思差不多。
“还我头来—云长安在”
“演义”系列活字本、周曰校甲本、夏振宇本中,关羽呼叫仍为“还我头来”,而禅师回应从“颜良安在”,改为“云长安在”。可能是修订者发现了第一种描述较隐晦,读者不易理解,因此做了修订。
年画关公
“主人何在—颜良安在”
嘉靖元年本觉得关羽大呼“还我头来”是对关羽的不敬,因此只对第一句话做了修正,改为“主人何在”,而对后一句“颜良安在”觉得还合理,也就没有修订。
其他还有些文字差异,影响不大就不仔细分析了。
5、“演义”系列文字差异描写和版本演化分析
夷白堂本:最接近“志传”系列,6处“首级”、3处“英灵”。对话和“志传”系列相同,都是“还我头来”“颜良安在”。
周曰校乙本:6处“首级”、5处“英灵”,比夷白堂本多2处“归神”“公神”。对话也和“志传”系列、夷白堂本相同,都是“还我头来”“颜良安在”。
周曰校甲本和夏振宇本:5处“首级”、6处“英灵”,比周曰校乙本少1处“首级”,多1处“英灵”。对话“还我头来”和“志传”系列、夷白堂本、周曰校乙本相同,但“颜良安在”改为“云长安在”。
活字本:3处“首级”、8处“英灵”,比周曰校甲本和夏振宇本再少2处“首级”,多3处“英灵”。对话“还我头来”和“志传”系列、夷白堂本、周曰校乙本、周曰校甲本和夏振宇本相同,但“颜良安在”和周曰校甲本和夏振宇本一样,改为“云长安在”。
嘉靖元年本,将“首级”全部改为“英灵”,对话“还我头来”改为“主人何在”,“颜良安在”保留和叶逢春本相同,没有和其他“演义”系列改为“云长安在”。
各种版本“关羽之死”差异汇总
总之,无论是“志传”系列,还是“演义”系列,在“关羽之死”中都是从叶逢春本对关羽的完全不敬,逐步过渡到彻底消除各种对关羽的不敬。对此的修改也是从少量的修改,过渡到修改逐步增加,最后到嘉靖元年本做了彻底修改。
以上通过对《三国演义》书名和关羽之死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种《三国演义》版本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和从其他方面分析的版本演化基本一致。叶逢春本应该是最接近原本的《三国演义》版本。
周文业
2023年3月于北京
《古代小说数字化二十年》
叶逢春本校订说明
叶逢春本《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刊行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是《三国志演义》志传系列繁本中现存最早刊本。
根据研究,志传系列比嘉靖元年的内府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更接近于罗贯中的文本原貌。但叶逢春本是民间书坊刻本,刻版质量较差,错讹较多,这一点无法与嘉靖元年的内府刻本相比,校订颇为费力。整理情况概述如下:
一、叶本共分十卷,每卷二十四段,今藏于西班牙爱斯高里亚尔修道院,仅存八卷,缺卷三、卷十,以“志传”繁本中的余象斗批评本相应卷次补齐。余本分为二十卷,叶本的卷三、卷十相当于余本的卷五、六和卷十九、二十。
在叶本存世的八卷中,还有少量缺页,仍以余象斗批评本补配;有一处地方连余象斗批评本也缺失,则以余象斗的另一个刊本——评林本补配。所有的补配之处,在本书的相应位置都有注明。
二、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进行整理。对繁体字根据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进行简化。叶本中有些字未被简化,在现有的电脑字库中也没有类推简化字,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繁体字。个别字无论繁体、简体在电脑字库中均无法找到,为体现叶本原貌,使用电脑造字的方式解决,如𩧻、𨁊、㻣、𨓦等。
《简化字总表》
异体字根据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处理。但是,对于人名中的异体字,则予以保留,不加改动,如曹叡的“叡”、王濬的“濬”等。
三、对于叶本原文中衍夺错讹文字的校订,为避免烦琐,不出校记,直接在正文中用符号表示:()表示叶本原有而应删除的文字,[]表示叶本原无而应增补的文字,()[]连用即表示文字的改动。试各举一例:
1.《诸葛亮一气周瑜》:“却说周瑜自救出甘宁未及六日,陈兵于南郡城外。当日曹兵分三路(门)而出。”
2.《葭萌关张飞战马超》:“次日李严再引兵来,黄忠又出斗,不十数合诈败,引军便走。李严赶来,[黄忠]迤望山谷而走。李严猛省,急待回来,前面魏延引军摆开。”
3.《周瑜定计取荆州》:“孔明曰:‘曹操统百万虎狼之众,动以天子为名,吾亦以为(病癞)[疥癣]之疾,岂惧周郎一小儿乎?然如此恐子敬先生面颜不好看。我交主(人)[公]立一纸文书,暂借荆州安身;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付还(吾)[吴]。此理如何?’”
这样,正文既可直接显示校订后的文字,也能直接显示叶本原来的文字,使读者一目了然。
周瑜塑像
四、对通用字不予校改,保持叶本原貌。
有些通用字是在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譬如在叶本中,“慌”大都刻成“荒”。惊慌、慌张是“荒”的义项之一,后来这个义项就写成了“慌”。“荒”与“慌”是古今字的关系,是汉字演变的产物,符合文字发展规律,“荒”当然没有必要校改为“慌”。
但是另有一种情况,文字因形近或音近而导致抄写错误或刻版错误,由于是名人所误,或者虽非名人,但众人以讹传讹,以致约定俗成,从而被官方颁布的字书所认可,成为通用字。
在叶本中,这类刻版错误比比皆是,如“被”与“彼”,“授”与“受”,“彻(徹)”与“撤”“辙”等。对这类文字,虽然明知是刻版错误,但因其已被国家权威的《汉语大字典》认可为通用字,故而在一般情况下不予校改,保持原貌;只有当它们是人名、地名等专用词时才予校改,如“翌”与“翼”为通用字,一般情况下不校改,但“翼德”是张飞的字,为专用词,则“翌德”校改为“翼德”。
五、校改时尽可能遵从叶本的用字习惯。
譬如叶本中没有出现过“赢”字,一般刻成 “嬴”,个别地方误刻成“羸”。“嬴”有“胜”的义项,当然不用校改为“赢”。但“羸”显然是误刻,校改时不采用现代比较常用的“赢”,而采用叶本惯用的“嬴”。又譬如叶本中未出现“撤”字,皆刻作“徹(彻)”,所以校订时用“彻”而不用“撤”。这个做法类似于古籍修补和古建筑修缮中的“修旧如旧”。
六、叶本的刊刻质量,由于出自民间书坊,错误很多,特别是诸如书信、奏章、评赞之类引文,可谓错误百出、不忍卒读,校本中几乎满篇()[]。因此,为避免烦琐,对字形差别细微的文字直接校改,不再用()[]表示。
《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文史对照本》
如叶本中“己”“已”“巳”不分,一律刻成“巳”,根据文意分别校为“己”“已”“巳”;“刺”一律刻成“剌”,也直接改为“刺”。雕版与活字不同,受刻工的文化水平、习惯爱好甚至兴趣情绪等因素影响,刻版的字形比较随意,经常会与正体字有微小差异,为避免烦琐,校订时予以忽略。
七、为最大限度保存叶本原貌,文本格式尽量不变。
为标点文本,必须按文意分段,每段起首空两格,这些现代汉语规范必须遵守。叶本的诗赋、书信、奏章、评赞等引文缩进两格,这是古今相通的,当然也没有问题。但叶本为了表示强调,把某些原本没有必要另起段落的文字也另起段落,如《汉中王成都即帝位》:“孔明把屏风一击,外面一班儿大臣皆入,拜曰:‘大王既允,便请择日,以受大礼。’汉中王视之,乃是: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青衣侯尚举、阳泉侯刘豹、别驾从事赵抃、治中从事杨洪、
仪曹从事杜琼、太常卿赖恭、光禄卿黄权、偏将军张裔、昭文博士伊籍、劝学从事张爽、祭酒何琮、学士尹勋、从事中郎秦宓、司业谯周、司马殷纯、少府王谋。汉中王曰:‘陷吾骂名者,皆汝等也!’”
庄稼制石湾窑孔明像
这些官职、人名在嘉靖元年本中都没有另起段落。叶本的这种格式并不止这一处,校本完全遵循叶本的文本格式,因为格式的差异并不会对内容产生实质性影响。
叶本的注释性文字、自谦词等一般都刻成小字,但有时候,这些地方又刻成与正文一样的大字,这就反映出叶本刊刻的粗疏。校本在字号的选用上一律依照叶本,即便当叶本使用错误时也不予改正,以反映刻本原貌。
这同样是因为,字号使用的错误不会影响对内容的阅读理解。有时候,由于预留的空间不够,过多的文字挤在一起,形成“超载”,于是正文也用双行小字刊刻,此时字号的大小之分已经毫无规律可言。
如《诸葛瞻大战邓艾》:“瞻辞后主,整点军马。有尚书黄崇(初)言[曰]:将军休待军马齐足,可速去,(若)[莫]迟缓。魏兵若在(锦)[绵]竹地名,地势坦平,难以迎之。”这些地方也不改字号,一律依照叶本原貌。
八、叶本作为民间刻本,错讹较多,经常会有句子的夺漏。
仍然以《诸葛瞻大战邓艾》为例:“瞻曰:‘臣父子蒙国厚恩,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愿陛下尽起成都之兵[付臣,臣当与邓艾决一死战!’后主计点成都之兵]七万,留一万守城,拨六万与诸葛瞻前去。”这段文字中有两处“之兵”,抄手在写样时抄到前一个“之兵”,一不留神,看成了后一个“之兵”,再接着往下抄,致使抄漏[]中的文字。
叶本中这种情况很多,都属于无意的疏失,原则上应予校补。如果志传系列中的内容完整,则依据志传系列(主要是余象斗的两个刊本)校补;如果志传系列同样有夺漏,而演义系列(如嘉靖元年本)不缺,则不予校补,以保留志传系列的原貌。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传演义》
但大段文字的缺失,显然就不是无心的疏忽了。书坊老板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版子数量,有时会删削一些段落(当然这不同于“志传”简本的整体性删削)。
为了保持叶本原貌,对这些被删削的段落一概不补。在大多数情况下,删去这些段落,前后文字尚能勉强保持衔接。但也有个别地方,前后文完全无法衔接,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能读通,因而必须进行技术处理。
如《马超渭桥大战》:“操谢曰:‘若非公,则操为贼所擒矣!’随命之为夺得这匹马,番覆杀开条血路,救出韩遂,从东南走。”曹操与韩遂是敌对方,曹操怎么可能命人救出韩遂呢?
原来“随命之为夺得这匹马”是两句话混合而成的:第一句“随命之为”的主语是曹操,他任命救他的丁裴为典军校尉;第二句“夺得这匹马”的主语是庞德,庞德救出了韩遂。“随命之为”与“夺得这匹马”之间被书商删去了一大段文字。因此,这句话以插入省略号的方式处理为“随命之为……夺得这匹马”,缺失的文字不补。
《三国志演义文史对照本》
九、《三国志演义》中人名、地名、职官名与历史真实有差异的现象大量存在,叶本由于刊刻错误多,这种现象尤为普遍。
本书对于这类差错一般不予校改,除非遇其自相矛盾之处。因为,《三国志演义》虽然是历史小说,但本质上仍然是文学作品,没有必要与历史典籍保持一致。否则的话,“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中的“三分虚构”是否也要改正呢?显然既不可能,也毫无必要。但是,对于叶本中人名、地名、职官名的前后矛盾之处,本书都尽可能地予以前后统一。
“荆州”与“南郡”也涉及前后矛盾的问题。荆州州治与南郡郡治都在江陵,所以,小说中凡提及荆州(除了指荆州九郡全境)、南郡、江陵都是指同一座城池。研究界一般认为,小说作者把荆州和南郡误写成了两座城池,地理概念混乱。
其实并不尽然。在小说前半部,一直到赤壁大战结束,荆州和南郡都被写成是同一座城池。譬如在曹操战败走入华容道之前,有这么一段文字:“操行之间,前面有两条路,军士复曰:‘两路皆取南郡,不知投何路去。’操问‘那条路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去,却近五十里,只是地狭路峻,坑坎难行。’……操交前军便走华容小路。……遂勒兵走华容,径奔荆州。”
在这里,南郡即是荆州。但到赤壁大战之后,画风突变,南郡与荆州变成了两座城池。在《诸葛亮一气周瑜》中,刘备连夺三座城池——南郡、荆州、襄阳;接着又傍掠四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前后一共七郡。然而小说又明白写道:刘备“汉上九郡,已得其六。”
显然,南郡与荆州只能算作一郡。但是,在后面的情节中,荆州与南郡一直都是不同的城池。总之,“荆州”与“南郡”的问题,恐怕不能归咎于作者的地理概念混乱,而是涉及前后矛盾,很有可能是后来的好事者妄改所致。
《三国演义补证本》
根据本书的校订原则,为了前后统一,本次校改作了初步的尝试,使荆州、南郡、江陵成为同一座城池,是否妥当,还望诸位三国爱好者指正。
十、叶本的序言、总目录、分卷目录等内容,在校本中全部保留,以供研究之用。
总目录、分卷目录与正文中的目录之间,总目录与分卷目录之间,间或会有不同之处。校本只改正错讹文字,对目录之间的差异一律保留,以存叶本之真。
本次校改,对于叶本错讹文字,从形讹或音近等角度,尽可能地还原作者原有的文字。但本书不是作者手稿复原本,而是叶本校订本,因而只是在叶本框架的范围内进行文字复原工作。
历史考证版《三国演义》
叶本刊刻质量较差,错讹很多,限于学识水平,本书校订不妥以及应校未校的地方一定不少,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教!
徐晋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