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伴侣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女性对婚姻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归属感,牵动着女性的情绪、情感变化。
对婚姻的满意度越高,归属感越强,越幸福,婚姻关系越稳定;反之,满意度越低,归属感越差,幸福感越匮乏,婚姻关系就频频“跳闸”。
谈及对婚姻和伴侣的满意度,先来听听这位女士的心声:
结婚多年,我们感情一直还不错。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感觉他不爱我了。作为父亲,他对孩子确实尽心尽力。但作为老公,他满足不了我所渴望的爱和家庭温暖,我感觉在婚姻中丧失了很多精神力量。
把他当作普通朋友,勉强也能过下去,不过,一想到漫长的余生这样度过,还是不免感到乏味、缺少意义。
大家会如何面对这种婚姻关系呢?是选择维系婚姻,还是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如果你无法管理好你的“情感账户”,无法建立“他信力”与“自信力”,那么,无论选择维系婚姻还是离开伴侣,都很难过上真正令你满意的生活。
当你能够管理好你的“情感账户”,具备重塑“他信力”和“自信力”的能力,你就拥有了直面任何境遇并“重新开始”的底气。
比如——
※重新开始,经营婚姻关系:这里并非引导你择另一伴侣相依,择另一婚姻而栖。
而是,从自身方面,换一种精神状态和心态,以崭新的姿态重新面对原来的伴侣和家庭。
婚后有了孩子,感受到伴侣对你态度的转变,逐渐失掉了“他信力”,进而丧失了对婚姻的“自信力”。
那么重新开始,就需要从内在进行“更新”,重新审视你和伴侣以前的相处模式,并加以改进,让关系进一步优化升级:
重拾自信力,以“建设者”的身份再次步入婚姻;
重建他信力,增进与伴侣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内在需求“被看见”。
※重新开始,直面不确定的未来:倘若你确实对当前婚姻不抱希望,你当然也有权利重新开始,规划新的人生。
不过,从婚姻中脱离出去的女性,需要面临的风险、承担的责任相对更复杂一些:
离婚后的你,需要独自面对现实生活与理想的落差,需要独自承担经济及舆论方面的压力;
需要独自忍受情感上的孤独,你可能面临重新择偶和孩子抚养问题,此外,你还需要独自应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等等。
现实与过去的对比造成的心理落差,可能会让你陷入内耗、焦虑,你因此感到脆弱无助,而你还需要独自应对并消化这些痛苦,独自走过一段低谷期。
重新开始,意味着你需要重拾自信力,有能力收拾残局,也有能力迎来新生;
重新开始,也意味着你需要摒弃过往,放下偏见,摆脱前段婚姻的心理阴影,在新的人际关系中建立“他信力”。
重塑“自信力”与“他信力”,可以帮助你应对未来的各项不确定因素。
当然,无论你最终的选择,是让婚姻存续,还是从婚姻中分离出去,两条路都不那么平坦,都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对个体而言,由于每个人所面临的真实处境不同,任何道理或方法,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深度剖析问题,理清婚姻中感情会变的原因,直面这些问题,或许能让你从混乱中,找到一种内心秩序,让你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最终抉择。
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哈利(Willard Harley)曾提出过一个“情感银行”的概念,用来衡量人际关系中的互动。
情感银行,就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情感账户”,分为“存款、取款、透支和破产”四个部分。
对应到婚姻关系当中,伴侣之间也各自存在一个情感银行,彼此的互动,牵动着情感账户的流通。
◎存款:
日常相处中,通过让对方感到高兴、受欢迎和认可,或者通过一些令对方愉快的行为,来增加情感存款,比如,往伴侣的“情感账户”里存入你的肯定、赞美、支持、关心、接纳、爱与幸福等;
◎取款:
向对方寻求帮助、下指令、提出请求或需要对方的支持等;
◎透支:
带着情绪来批评、指责、嘲讽、谩骂、冷漠对方等行为,会迅速消耗你在对方心中的情感存款,甚至透支彼此间的关系;
◎破产:
背叛、婚外情、欺骗、出卖等,就意味着让彼此间的关系马上破产。
存款,意味着建立和增进关系;
取款,则可能使关系疏远;
透支,让关系中的“温度”消耗殆尽;
破产,则意味着关系彻底决裂。
01对婚姻的满意度降低,你的“情感账户”可能被透支了当伴侣在你的情感“账户”中拥有充足的存款时,他身上的一些轻微问题可能会被你容忍。
然而,如果伴侣在你“情感账户”中没有足够的存款甚至“负债”,即使是一些微小问题也可能被放大,导致你无法继续容忍和宽恕对方。
如前所述,婚姻中伴随着孩子的到来,你渴望得到伴侣的爱和温暖不复存在,也就是——他不再往你的“情感账户”中储蓄,你的“情感账户”逐渐亏空,你感觉失去了伴侣方面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对婚姻缺乏信心。
这个变数带给你不小的打击,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你或许都是很依赖伴侣的,也一度把他作为自己的精神依靠。
伴侣给你爱和温暖,你就接受这份能量,被鼓励,被感召,被滋养。
伴侣给你安全感,让你感到满足和踏实,伴侣也因此成为你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中,你早已把他视为人生当中的重要支柱,你的予取予求,他大概率也都会尽力而为满足你。这种需求与期待一直延续,直到到你们有了爱的结晶,你们二人的感情线也随之出现了“拐点”。
早先这样的相处模式,看似占据优势的你,实际上,却是被动的。
因为,你逐渐丧失了为自己“增值”、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你将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到对伴侣的期待上,而伴侣对你的回应,却随着生活的变化产生了“延迟”,或者转移到更需要被关注的孩子身上。
你的期望值和满足感越来越不匹配,即便是延迟满足,也弥补不了你内心的失落和匮乏感。
你越是期待“情感账户”的数字增长,当它呈“负增长”时,你内心的稀缺感就越强。
对伴侣的期望过高,在婚姻中难免会迷失双眼,看得见眼前,却看不清未来。
在伴侣态度发生转变以后,以往对婚姻的期待落空,你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涣散了,你的信念坍塌了,人生的“方向盘”,好似突然失控。
没有任何心理预设,改变来得猝不及防,你的世界兵荒马乱。任何举动,都成为被动处境中一种迫于无奈的举动。
02伴侣对你态度的转变一个潜在问题:你们的“情感账户”太久没有流通了婚姻幸福与否,从来都不是一个确定的结果,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婚姻关系,就好比两个“情感银行”之间互通有无,有相互的流动,彼此的“情感账户”才不容易亏空。
当伴侣在你的情感账户持续“存入”,你却忽略了对方的情感账户“添砖加瓦”,也会让关系濒临透支状态。
一方持续的付出,到一定程度也会懈怠,即便你们之间没有孩子,感情也会经历一些波动。
任何看似完美的关系,其实都有潜在的问题。适应了以往“安定”的相处模式,你会发现,自己逐渐不具备应对婚姻当中潜在风险的能力。
从你内心对婚姻感受到不适,到对伴侣有所质疑、对婚姻缺乏信心,有道坎一直悬在你心里,困惑着你,折磨着你,让你进退两难,那就是——缺爱的婚姻,究竟还值不值得过下去?
你会发现:如果自身不尝试改变,这个问题就持续困扰着你。
生活要么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
要么,你就得接受被命运裹挟着向前,而自己永远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这样下去,离自己想要的人生,总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婚姻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途中充满不确定性,期待伴侣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保持新鲜感并不现实。
与其幻想对方的情感账户永远为你充盈,不如主动为对方的情感账户增值,让彼此的关系,因“合作共赢”而有所保障,相对走得更为久远。
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为对方的“情感账户”存款,让关系“恒温”,就有可能让关系更近一层。
03人生更精彩的“版本”,需要以充实“情感账户”为依托无论你是舍弃当前的婚姻重新开始,还是继续维系婚姻,你所渴望的人生更好的“版本”,都离不开人际关系中“情感账户”的铺垫。
即便没有伴侣这层关系,还有你与孩子、你与家人、你与朋友等的关系……你需要为对方的“情感账户”充值,在情感账户的相互流通中,不断积累和沉淀,获得更多支撑力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离开了这些人际关系间的加持,纯粹想获得自我实现,就容易陷入另一种极端,甚至无功而返。
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的阶梯之下,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及尊重需求的拾级而上。
剥离了其中任何一层,上层“建筑”都不稳固。
04婚姻中“情感账户”的升级,需要良性沟通来助力“情感账户”这个名称听起来生硬,但对应到婚姻关系中,它并不是没有感情、没有温度的机械式的流通,而是建立在伴侣之间有效沟通基础上的。
无效沟通,比如讽刺、谩骂、抱怨、冷暴力等,容易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沟通匮乏甚至“零沟通”,不被“看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你的内在需求得不到回应,就会不断削弱在关系中的幸福感。
你感觉在有了孩子之后,伴侣不爱你了,这种感觉靠谱的概率也不是百分百的。
缺乏良性沟通,就会让你们的关系陷入一个“死角”,你自己走不出去,伴侣也走不进来。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会发现,你和伴侣之间的“情感账户”尚未破产,还有修复和建设、升级的可能。
而改善任何关系的前提,都是以我们自身为主导。唯有改变自我,才能让自己具备更多应对未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通过稳定自我,重塑自我价值,还是有机会让人生的主动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女性做对这6件事,无论维系婚姻与否,都不失幸福的能力
除了伴侣的关爱、家庭其他成员的认可,女性的幸福感,离不开自身积极主动的改变。
01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内心的需要“被看见”有温度的关系,都是经营出来的,而经营关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沟通。
当你感觉被伴侣忽视或冷落时,不一定是对方不爱了,也可能是在那个场合或情境中,他没有十分敏感地、恰好get到你的需求。
因此,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就尤为重要。
与“合理”相对应的,便有不合理。
不合理的表达方式,如指责、抱怨、冷战,都属于无效沟通。无效沟通,只会将关系越推越远。
有效沟通,则建立在尊重、理解、信任与共情的基础上,正常表达自己的内在需求,而不带情绪和偏见。
长远看来,良性沟通,就是在为你们的“情感账户”存款。每一次对伴侣的鼓励、赞美和认同,存款的数字就增多一次。
你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观察对方的状态不错的情绪下,这样告诉伴侣:
“我感觉有了孩子之后,你好像不那么在意我了”
“我们的关系好像没之前那么亲密和谐了,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样?”
这样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征求对方意见的沟通方式,会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将你们带入一种“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层,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02增强“自信力”包括对于自己本身的自信,以及对于自己处理关系能力的肯定。
无论是职场中,还是生活中,自信力,都是人生“名片”中的一个“加分项”,让你具备更多被别人信赖的可能,从而获得更多机遇。
对于婚姻而言,自信力同样不可或缺。
培养并提升自信力,能将你更好的一面,展现给伴侣。
从某种程度上,自信力,也是自己对自己的积极心理暗示,鼓励自我在任何境遇面前,不轻易丧失信心。
多一点自信力,就少一点想要依赖的心思,少一点期望落空的挫败感,多一点从容。
培养并增强自信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①少说丧气话,多从好处设想;
②感性的头脑中注入一些理性思维,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些问题会豁然开朗;
③拥有一技之长和兴趣爱好;
一技之长是生活的能力,兴趣爱好为生活带来情调,这些不光丰富了日常生活,在关键时候也能拉自己一把。
比如,婚姻中遇到情感困扰或陷入生活纠纷时,不至于让你因为感到失去了所有精神依靠,而一时手足无措。
03重塑“他信力”,与伴侣和家庭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结与伴侣和家庭的联结越深,你在家庭中越能够找到归属感。
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磁场效应”,你对伴侣的信任越多,他能给你的积极反馈就更多。
失掉了对伴侣的“他信力”,也可以尝试重新塑造这种信任。
毕竟,你们的关系并未濒临冰点,不存在背叛、出轨等超出内心底线的行为。
对伴侣“他信力”的塑造,可以通过上述尝试沟通、增进情感交流等方式,有问题及时尝试解决,不把问题堆砌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另外,对孩子的看法和态度里,藏着你未来的幸福。
孩子的到来,或许是生命当中一个礼物,他不是分割你幸福的对手,而是带给你幸福感的另一个支点。
04共同的目标,让伴侣双方可以“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婚姻注入更多能量比如,互相为对方的“情感账户”储能,互相为孩子的“情感账户”存款。
你们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这样的双向付出和投资,都是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风险做准备。
有共同的目标与期待,婚姻出现矛盾时,第一时间不会想到,不做任何尝试就选择分离关系,而是努力去维护和改善关系。
不会因为感情出现裂缝了就放任不管,尝试寻找新的补偿,好的感情就是会一次次尝试修复缺口,在种种努力中,让关系得以“驯养”,具有不可替代性。
05无论婚姻稳定与否,放弃对安全和稳定的幻想绝对的安全和稳定并不存在,要学会接受“人生是流动的”这一事实。
并不是结婚生子,就意味着真的安定了;
也并不是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人生就彻底圆满了。
生活充满变数,婚姻也是一样。
婚姻当中有没有爱,爱的比重有多少,都是变数,而非确数。
只要你对一个人还有期待,就有幻想的成分,幻想是神秘莫测的、不可控的,有些时候也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
内心幻想和期待的成分越多,对应到现实的幸福感可能越低,因为其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不确定因素。
你确定有一个伴侣,却不能保证对方永远不变心;
你确定有一份婚姻,却不能保证婚姻永远幸福。
学着放弃对安全和稳定的幻想,尊重现实,接纳现实,接纳婚姻的不完美,这并不是一种悲观,而是认清现实后的清醒。
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翘首以盼,其实都不如用心感受每个当下的点点滴滴。
未来,也正经由你的手创造,由每个当下的点滴汇聚而成。
06培养“爱的能力”为幸福保驾护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的,接受爱,不如拥有爱的能力。
接受的爱意,总归是从别人那里拿来,总带有一点索取的意味。
别人愿意给,自然也有不愿意的时候。
本自具足,则多了生活的底气。
向外求,或许永不满足,匮乏、内耗随之而来;
向内求,自己便是能量之源。
爱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先从善待自己开始。
比如,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照顾自己的脆弱和无助,懂得安抚自己的情绪,懂得通过改变和重塑自我,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等等。
“爱出者,爱返”,除了爱自己,对人、事、物有爱,也能增强幸福感,每与这个世界深度联结一次,幸福感就被强化一次。
你所给出去的,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应你。
有了爱的能力,无论置身婚姻中,还是从婚姻中分离出去,你都能以己之力,为自己创造幸福。
女性在任何时候,不给自己设限,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