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出殡当天,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去,此后盗墓贼定了一个规矩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1-11 16:28:27

【前言】

在古代社会,不少官员为了谋取私利,常常凭借手中的权力去获取非法收入。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官员坚守着高尚的品德和操守,清正廉洁,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宋代的包拯这位清官,便是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令人敬重的官员。

【一、28岁高中进士,却选择回家侍奉老父母十年】

在宋仁宗天圣七年(也就是公元 1029 年),东京开封府溧水县有个男娃诞生了,这人便是包拯。包拯打小就聪慧,还很好学,八岁就能写文章了,特别受老师的夸赞。从十几岁起,他就一门心思地读书,打算参加科举考试,盼着能谋个一官半职,好为国家出份力。

包拯在二十一岁时总算考上了秀才,这可让全村人都乐开了花。过了三年,包拯又传来好消息,他考中了进士,那时他才二十八岁。这在当时可是稀罕事儿,不少人都以他为傲呢。包拯的母亲陈氏得知儿子高中进士后,高兴得不得了,赶忙把这喜讯说给邻里亲友听,自己也欢喜得不得了,好长时间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

一般来说,这时候包拯本该踏上仕途之路了,然而他的父亲包伯亮已然年近七十,母亲陈氏也大概六七十岁的样子,两位老人身体状况不太好。包拯实在放心不下,没法独自南下赴任,故而他决定留在故乡,悉心照料父母的日常生活。

在这十年当中,包拯尽心尽力地照料着父母,关怀可谓是无微不至。他的父亲包伯亮被关节炎困扰,包拯每天都会给他搓背,对他的照顾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宝宝那样细致。而包拯的母亲陈氏患有心脏病,包拯按照医生的嘱咐,用心地为她调理饮食和日常起居。

村里的邻居张大娘天天都能瞧见,大清早,天还黑着呢,包拯就起来了,在院子里打水,把水烧热了给父母擦洗身子。到了晚上,月亮洒下银辉,院子里还能看到包拯,他正仔细地给父母把棉被盖好,就怕父母受冻。

十年来,包拯始终如一地精心照料着父母,父母的身体因此好转了许多。虽说自己的仕途受到了影响,可包拯毫无怨言,他心里只想着要好好尽孝,回报父母的养育情。

这十年间,包拯的生活极为简单。起初,他住在母亲的娘家,悉心照料着年迈的父母。那是一座质朴的乡间旧宅,院子不算大,然而规划得当,主屋正对着一泓清澈的水塘,周围风景秀美。

包拯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他除了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外,就是在房间里专心读书。偶尔,他还会走出家门,到山里去采集药材,或者前往村子里拜访那些经验丰富的大夫,向他们请教如何治疗父母的病症。

夜深人静之际,包拯就会把油灯点亮,一页一页地翻看先圣留下来的书籍。有时候读到有所领悟的地方,他便会拿起笔和墨,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写下来。就这般,在乡村的生活里,包拯的内心一天天地变得更加成熟,学问也慢慢地丰富起来。

这一等就是十年,在乡亲们和邻里的眼中,包拯宛如一个并未踏入仕途的寻常年轻人,过着那种不与人争的日子。谁也没料到,这个看上去朴实无华的青年,早在十年前就金榜题名,未来一片光明。

十年后,父亲包伯亮和母亲陈氏先后故去,包拯的心中产生了再度出仕的想法。虽说他已隐居许久,然而包拯坚信,凭借曾经的科举经验以及这十年的学问积累,自己依旧能够为国家效力。

终于,包拯三十八岁的时候,父亲包伯亮离开了人世,享寿八十一岁。而在包拯四十岁时,母亲陈氏也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尽管包拯心中万分不舍,可他明白父母已然安详离去,于是便再次投身于仕途之中。

【二、上任不收一块端砚,廉洁清名传遍四方】

包拯曾担任过县令、知府等职务,颇受民众拥戴。当他在天长县当县令时,那可是勤勉政事、关爱百姓,而且态度和蔼,没有一点儿架子,老百姓对他纷纷点赞。过了三年,包拯就被提拔为端州知府啦。

端州这儿产的端砚,那质地可是相当好,特别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前啊,每回有知府到任,都会强行让老百姓上交端砚,拿这个去贿赂上级,好给自己谋求升官发财的机会。可包拯来了之后呢,那跟以前可完全不一样,他没从老百姓那儿强行拿走一块端砚,也没动过公款去买端砚送人。

曾经,浙江转运司副使上书,让端州送一批端砚过来,包拯不但没答应送,还向皇帝上奏,恳请废除端砚进贡的弊端。在那个时候,这可是相当难得的正直行为呢。

包拯在任职期间,不仅减轻了民间的税收负担,还大力兴修水利,因而深受百姓的拥护与喜爱。直到现在,民间都还流传着有关“包公井”的传说,这口井是包拯在任时为百姓挖掘的。

两年任期结束,包拯那清正廉明的为官政绩在朝廷和民间广泛流传开来。不少人都感慨,像包拯这般一心为了百姓,又廉洁又奉公的好官员,他们着实是许久未曾见到了。

包拯在端州当差的时候,有一回接待了一位来自朝中的大臣的使臣。这大臣官位特别高,影响力特别大,他手底下的官吏不少都有贪污的行径,可他从来都没去惩治过这些人。

这次有使者到端州来,那是受大臣的托付,让包拯从端州送上一批优质的端砚,好拿去送给别人。包拯没敢直接反驳,只是沉着地说道:“我觉得吧,端砚是天然的宝贝,不应该强行从百姓那儿获取。”

使者一听,脸色骤变,言道:“大人所吩咐的,若有违背,就该斩首示众,以此整肃官吏作风。”包拯毫无惧意,淡定回应:“生死之事,对官吏来说是平常之事,倒是想请教大人,贪婪残暴、滥用职权,难道也是官吏的平常之事吗?”

使者听完,顿时无言以对,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打那以后,那位大臣也不再给包拯找麻烦了,包拯清正廉洁的品德已然被众人所认可。

【三、进谏皇帝六十余次,勇于指责且执法如山】

公元1040 年,也就是天圣八年,包拯担任了两浙转运判官。过了两年,他的才能获得了当时宋仁宗的认可,进而被擢升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就好比是朝廷内部的监察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督查百官是否清正廉洁。包拯走马上任后,毫不迟疑地清查百官的过错,将六十多名贪赃枉法的官吏革职,这一举动令朝廷上下都为之震惊。

包拯那可是相当厉害!他检举了三名掌控着国家财政大权的官员,因为他们贪污。结果呢,这三人全都被罢官了。这事儿在当时那可是让人拍手称快啊,也正因如此,包拯的名声那是传得越来越响啦!

此外,包拯多次向皇帝直抒己见、进献良策,多达六十余次呢。其中最为出名的一回,是包拯劝皇帝留意观察他人言语神情的事儿。

那时候,皇上打算封一位大臣做推国公,就询问包拯的看法。包拯毫不避讳地讲道:“陛下您通过观察臣子的脸色、听其言语,就想要封他为推国公,臣认为这样做不太合适。”

皇帝听闻后,甚是欣喜,即刻传召那位大臣前来并询问其中缘故。这大臣矢口否认,从而印证了包拯的判断。至此,皇帝才放弃了封赏的想法。

打那以后,宋仁宗愈发敬重包拯的才能与品格,有一回夜里,突然把包拯召进宫里商量国家大事。包拯没二话,立马就去了,一直到天亮才走。

在担任监察御史的那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包拯总共弹劾了五十二个贪官,向皇帝上奏请求六十余次,着实敢于直言进谏,称得上是清正廉洁。

包拯做了监察御史后,对任内的廉政之事极为看重。他亲自查阅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仔细追查那些贪污的案子。只要察觉到有问题,就一定会严厉处置,丝毫不会留情。

有一回,包拯发现工部侍郎李渊波擅自把朝廷拨发的款项给截留了,并用这笔钱在老家购置田产,致使公共财产遭受了巨额损失。包拯丝毫没给对方留面子,当下就把这事儿呈报上去,恳请皇帝将李渊波撤职并追究其责任。

李渊波听闻这事儿,顿时慌了神,赶忙连夜去找包拯,求他高抬贵手。然而,包拯立场坚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向皇帝奏明此事,结果李渊波最终被罢官囚禁,从此再也没了当官的可能。

包拯监察严厉且清正廉明,这让不少贪官胆战心惊,就怕自己的问题被揪出来,落得个丢官又被依法惩处的下场。如此一来,朝廷内外弥漫着一股敬畏的气息,人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四、21口棺材七门出城,高风亮节令贼惧生前威严】

包拯那清廉正直的品性,不光深受百姓的钦佩,在朝廷上下也备受敬重。不过呢,有那么一些人,对包拯心怀嫉妒和怨恨,在背地里对他咬牙切齿。

公元 1039 年,是宝元二年,包拯由于长期劳累,身体不堪重负,最终患病离世,那时他才五十岁。包拯活着的时候,特别受百姓拥戴,所以在他走了之后,没人舍得去损害他的遗体。

不过包拯在世时得罪了不少权贵,很难保证这些人不会为了发泄私愤而去破坏包拯的墓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包拯的家人想出了一个既极端又明智的办法。

他们早早备好了二十一口棺材,这里面仅有一口盛放着包拯的遗体。这二十一口棺材分别从开封城的七个城门往外运,而后分散在不同地方进行安葬。就连包拯的亲友都不晓得,到底哪一口棺材里装的才是包拯本人。

城外的老百姓们听到消息后纷纷赶来为包公送行,那场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都不清楚究竟哪口棺材里装的是包公,但每个人都怀着悲痛的心情,来感念包拯这一生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这份威严与风骨,哪怕是在包拯离世之后,也让那些对他心怀怨恨的人不敢轻举妄动。打那以后,盗墓贼当中就有了这么个规矩,绝对不能去挖包拯的墓,要不然就会遭到村民的攻击,还可能会有报应降临。

为了护住包拯墓不被破坏,他的家人想出了一个特别巧妙的法子来蒙人。在包拯还在世的时候,他们就在周边挑好了七块风水不错的地方,接着把这七个墓穴都修建成包拯墓的模样,实际上真正的包拯墓只有一个。

当七口棺木分别从七座城门往外运的时候,安排了精明强干又孔武有力的家丁一路守护,整个过程都严格保密。就连前来送行的老百姓,也根本弄不清楚到底哪一口棺木里装着包拯本人。而且,在城外好几里的范围内,到处都分布着包拯的“假坟墓”,这让人根本没法找出真正坟墓的所在位置。

这简直就是一座精心打造的迷宫,外人想要探寻出真相那可是难上加难。而且包拯在世的时候,为人刚正不阿,很多权贵都不敢在他去世后打什么坏主意,就怕遭到报应。时间一长,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包拯的墓不能挖,以此来表达对这位清正廉洁官员的敬重。

【结语】

在宋代,包拯那可是响当当的清官,而最让人敬仰的,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大义和气节。说真的,正是因为有了像包拯这种把人民利益看得比啥都重的官员,咱们这个社会才会充满温暖,处处彰显着正义呢。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