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初五日,乾隆帝获山西巡抚塔永宁奏陈。据奏,前任山西巡抚蒋洲在其任内,侵吞库银达二万余两。蒋洲调任山东巡抚之际,竟强令山西省全体下属官员设法填补此项亏空。
身为封疆大吏的巡抚蒋洲,竟出现高达二万余两白银的亏空。单从数字表象观之,似并非极为庞大。然而,乾隆帝披阅相关奏疏后,却大为惊愕,用其原话表述即“为之骇然”。需明确,乾隆帝之惊愕,并非源于对白银数额的吝惜,实则是对蒋洲此等行径深感匪夷所思,难以理解身为巡抚这一要职之人,何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亏空状况。
【蒋洲可非一般人物】
在雍正与乾隆统治时期,于众多家族之中,常熟蒋氏家族堪称显赫,其门第之高,仅桐城张氏家族可与之比肩。蒋洲之父蒋廷锡,早年长期追随康熙皇帝。雍正登基后,蒋廷锡仕途顺遂,短短六载,便从内阁学士擢升至礼部侍郎,旋即晋任户部尚书,同时兼领兵部尚书之职,最终获拜文华殿大学士。
蒋廷锡于为官之道,建树颇丰,其政绩与声名皆颇为显赫。当时众人对其予以高度赞誉,称其“政绩斐然,秉持公正,理政娴熟且严谨恭恪,自始至终深受朝廷恩遇与礼遇。”
蒋洲之兄蒋溥,于雍正七年以举人身份开启仕途,旋即考中进士,进而入选庶吉士,自此仕途顺遂、步步高升。至乾隆初年,蒋溥已先后出任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等诸多要职,并累迁至协办大学士、大学士,乃至跻身军机大臣之列。在此后的近三十年岁月里,蒋溥始终身负重任,活跃于朝廷政治核心圈层。
蒋洲仰仗父兄之势以及乾隆帝对其父兄的眷顾优渥,从职位低微的主事迅速擢升至山西巡抚之位。据御史详查,蒋洲并非通过科举考取进士而步入仕途,乃是以国子监贡生的身份开启其从政生涯。
在历史长河中,不乏家族显赫者,诸如一门之中竟出二位宰相,且家族成员连续数十载于朝廷执掌要职。仅就其经济来源而论,即便摒弃可能存在的诸如侵吞库银、勒索下属等不法行径,仅以正常俸禄、养廉银,加之圣上恩赐、门生故吏敬奉等合法收入而言,其数额亦颇为可观。
在如此显赫的富豪贵族门第之中,按常理,理应不会滋生贪官污吏之辈。毕竟家族中父兄皆官至大学士,理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端正家风,悉心教诲家族子弟。在此种情形下,怎会出现罔顾廉耻、见利忘义之举?也正因如此,当乾隆帝接获弹劾蒋洲的奏报时,不禁大为惊愕。
乾隆帝忧虑的是,蒋洲一案所涉或许并非表面这般单纯,极有可能牵出其他官员。因此,选派一位得力官员负责此案迫在眉睫。鉴于蒋洲于朝中盘根错节的背景,若选派之人资历与威望不足,极有可能在查办过程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经反复权衡,刑部尚书刘统勋成为处理此案的最佳人选。
【案情水落石出】
奉圣上旨意,刘统勋即刻启程奔赴山西。与此同时,彼时已出任山东巡抚的蒋洲,遭朝廷革除官职、拘拿审讯,并移送至山西。刘统勋素以擅长办理各类案件著称,其行事干练、雷厉风行,在案件办理进程中展现出极高的效率。
据蒋洲供述,其于山西布政使任内,耗费白银二万余两用于衙门修缮。对此,刘统勋判定蒋洲此举系以不实借口狡辩。盖因就常理而言,衙门修缮所需费用远不及此数额。且布政使衙门与巡抚衙门毗邻而居,仅一墙之隔,而彼时原任山西巡抚明德,并未就此修缮事宜向朝廷奏报。
经详实缜密的调查探究,于蒋洲一案的审理过程中,暴露出山西省域官场存在的严峻态势:贪腐之风盛行,各级官吏多有营私舞弊之举,吏治呈现出极为严重的腐败状况。鉴于此,对山西官场展开全面且有力的整顿,实乃当务之急。
旋即,刘统勋协同山西巡抚塔永宁展开全方位彻查。此次调查抽丝剥茧,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多涉案官员相继显露。原山西巡抚明德、原山西按察使、太原知府、平定知州等十余名官员,均招认在其各自任期内存在贪腐行径,贪腐金额区间从数千两至数万两不等。
【处理结果】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乾隆帝颁旨,昭告对蒋洲一案的处置见解。蒋洲身为原任大学士蒋廷锡之子,自部属逐步擢升至布政使、按察使。然其未怀洁身奉公之心,竟肆意侵吞巨额库银,致亏空严重,且勒派通省属员,妄图以此弥补亏空。此等行径,可谓“玷辱家门,实逾情理范畴”。
刘统勋于事件处理完毕后,向乾隆帝上疏奏明,鉴于蒋廷锡、蒋溥的缘故,建议对相关人员予以革职,且终身不再录用。乾隆帝则认为蒋洲之罪行不可饶恕,他指出,倘若为寻常之人,或可网开一面,然正因蒋洲与其父、兄的特殊关系,必须借此严惩以起到警示威慑之效,即所谓“杀鸡儆猴”。
乾隆帝敕令刘统勋无需押解至京师,即于当地执行死刑。彼时,经审查判定,原山西巡抚明德曾收受蒋洲及其下属所赠古玩、金银等物品,亦被依法定罪,待秋后予以斩首。
蒋洲一案于此暂告终结。该案件所涉官员层级复杂,其中巡抚、按察使皆被卷入,同时,监司、知府、知州等十余名官员亦牵连其中。
乾隆洞察山西吏治已然深陷腐败泥沼,不禁发出“何以信人,何以用人”的喟叹,旋即下定决心,以雷霆之势严惩贪官污吏,整饬官场风气。彼时,蒋洲身为前朝宰辅之子、当朝宰辅之弟,且身居山东巡抚这一二品要职,却不幸沦为腐败典型,最终成为整肃行动下的牺牲品。
事实上,蒋氏家族所涉贪腐官员并非仅有蒋洲。回溯至雍正年间,蒋廷锡兄长蒋陈锡任职山东巡抚期间,便遭到弹劾,被指涉贪腐行径。
蒋陈锡之举,恶劣尤甚。自康熙末年至雍正朝的十数年间,蒋陈锡贪污行径不断,涉案金额高达二百余万两白银,相较蒋洲,其数额竟为后者的百倍之巨。
相较蒋洲的结局,蒋陈锡则幸运许多。彼时,雍正帝对蒋廷锡极为倚重,在此情形下,对于蒋陈锡相关事宜,朝廷采取了从轻处置之策,仅责令其退还赃款。据野史所载,蒋氏家族实际仅缴纳了部分赃款,其余款项则未作进一步追究,最终不了了之。
蒋洲案之审结,彰显出乾隆朝初中期在惩治贪腐方面秉持着极为严苛的态度。彼时,诸多位高权重者,即便所涉贪腐金额仅千两之数,亦难逃死刑之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