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言:
“以往曾訪過李存義徒孫輩之形意門前輩, 均言尚雲祥在門內評價功夫高於孫氏, 但孫氏文武全才社會影響力高於尚。”
这促使我去探索一番,尚云祥先生在门内的评价如何?至今已搜集数篇,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孙禄堂是师兄弟中首先把对尚云祥的佩服之情形诸文字的,如下:
孙禄堂:《八卦拳学·阳火阴符形式》1916年出版

原文如下:“再加向上功夫,炼神还虚,打破虚空,脱出真身,永久不坏,所谓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进于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矣。近日深得斯理者,吾友尚云祥,其庶几乎”。
注:因为这个境界很高,不能把话说满了,所以说其庶几乎,即差不多已到这儿了。另,孙禄堂于1915年出书《形意拳学》,并开始公开教拳,很可能是向顶门师兄(李存义门下之尚云祥,程廷华门下之张玉魁)示好,以求得到同门的支持。
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又名拳勇见闻录)1923年出版
尚(云祥)现年六十余,山东乐陵人。初习鞋工,慕形意,从学于李存义。去李教拳所三十里强,途间往返练崩拳以行者三年,其练拳每跣足焉。逮事郭云深,其蛇形一式,后臂上伸,全身腾跃,作蝙蝠飞状,连环拳一气贯注,观者不见起止之迹。体刚无柔,腹皤皤气实其中(指丹田气足),为侪辈冠,当之无幸胜者也,孙禄堂所著八卦拳学(第二十一章)盛推尚得刚健之功,非虚语。
明漪曰:闻尚(云祥)名未得面焉,尝以为憾。
李星阶曰:数年前,自奉天归,遇尚师兄,师兄询学力,使予击之,予以崩拳进,击尚腹,觉其腹似两层,外柔内刚,尚以右手略捏予胸,腹稍震,予退至数十步外,几仆,骤不知其力之何自,其腹力之充若斯。存义弟子,得刚劲者推尚,众口一辞。
周祥曰:尚师兄之力,由郭先生所调理,不尽存义师所教,吾辈罕及之者。
注:后人有“阴符退尽纯阳显”一语,六阳纯全,刚健之至,所以杨明漪认为孙禄堂盛推尚得刚健之功。《近北方健者传》该书曾一度失传,看过的人印象深刻。有些文章提到孙禄堂说:“尚云祥劲力之刚猛,无人能出其右”,实际上原文如上。
黄柏年《师友渊源录》之“尚云祥”篇,1930年刊登
原文如下:
“君(尚云祥)生平,技能甚多,每对敌一发手,如危崖转石,如千仞溪泻水,同辈虽佼佼如孙禄堂,罔敢不折服焉!于器械尤善虎头钩,尝遨游漠南北,紫塞黄尘间多有称道其轶事者,君则曰,偶然耳。”(注:黄柏年亲证,孙禄堂为同辈中之佼佼者,功夫练得不错,但面对尚云祥也不得不折服)

李(铁罗汉)势不能禁,迸掷丈外。余恐其惭而怒,方欲进为陈说,而李神色如常,笑曰:“存义哥有徒如此,吾心慰矣”。同人等皆笑以和之,遂无事而散。咸谓李之从容圆豁,亦非常人所及,足以掩其瑕矣。
注:尚云祥与铁罗汉比武是在鄚州永成镖局,作者黄柏年亲身目睹经历,第一见证人。事实是铁罗汉与尚云祥并没有提孙禄堂,姜容樵在《当代武侠奇人传人物考证》借用该文章改写后把孙禄堂加上去了,将铁罗汉说“存义哥有徒如此,吾心慰矣”改成铁罗汉说“你(尚云祥)与孙禄堂俱得吾形意门真谛”,美化了孙禄堂一笔。并把“同辈虽佼佼如孙禄堂,罔敢不折服焉!”进行了柔和的处理,把孙禄堂在《八卦拳学》中对尚云祥的赞誉再次引用了一番,算是替孙表了态。
尚云祥、孙禄堂二人是形意门中的两大高手, 都是有真材实学者,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二人进行比较,有的说,孙练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故而孙高,有的说,尚的武功风格与郭云深相近,继承了郭的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又经常与人切磋实战,故而尚高;有人说,孙曾向李存义学形意八卦,被时人称为存义弟子,而姜容樵认为“存义弟子中,以云祥为首屈一指”,因此尚高;有人说,孙曾打败过某某某,尚曾败过某某某,从他二人所败的人物中寻找珠丝马迹,从而判断两人的高低,这些都属于推测,揣测,未必能反映真实情况。现在熟知二人情况的黄柏年向世人说明了,即便同辈中之佼佼者如孙禄堂,也不得不折服于尚云祥(同辈虽佼佼如孙禄堂,罔敢不折服焉!),说此话时二人皆已到了晚年,功夫也定了型,此话一出,算是给二人下了定论,后人也不必再争执了。
有人不服地说,这是孤证,这怎么是孤证呢? 看上面杨明漪的记载“(尚云祥)为侪辈冠,当之无幸胜者也,孙禄堂所著八卦拳学(第二十一章)盛推尚得刚健之功,非虚语。”为侪辈冠,就是同辈中的No.1,这是根据采访各位师兄得出来的结论,可惜的是杨明漪并未见过尚云祥,所以不好直说尚云祥要高于孙禄堂,但黄柏年则不同,他不但深知二人的底细,而且自身也功夫极高,在武林中有“百步夺枪飞掌黄”之誉,黄柏年后任教于中央国术馆达七年之久,培养武术人才多人,为中国武术界做出巨大贡献,其所说无疑更有权威性。
姜容樵:中央国术馆《国术周刊》,1934年第90期,国术源流,姜容樵编述
(尚云祥)果然有志竟成,三十岁的时候,就名震南北,因为他体魄矮小,所以国术家,都叫他尚小个子。云祥治技,多用脆劲,弹力和抖力,存义的弟子中,当以云祥首屈一指。
李东园:郑怀贤先生致周剑南先生信札四通。(1947年)
关于尚(云祥)先生之事迹,前访问李东园师兄谈及,内中节情,大致如下,伊之身材矮胖,腹部甚大,如一车轮之挺实,手腕与拳相粗大,此为特点之一,功夫乃快而刚,表演时快如闪电,若遇有人对手,则不能胜过。肚腹能抵抗百斤重之拳头,性直豪爽,生平不爱金银。教人虽遇高兴时,才可教授。
另据周剑南“民国三十七年在北平”: 但以笔者客观看法,王(芗斋)先生武艺确实好,见解也高,但与尚(云祥)先生相比,尚有距离。且尚先生个性刚直倔强,不服人,为直隶(河北)形意门所共知,岂肯对年龄小一大截之王先生“恭敬如师”?此说颠倒黑白,真诬惘之尤者!
根据以上两段文字,可知,尚云祥的性格是“性直豪爽”“刚直倔强,不服人”。
周剑南:见“形意八卦名家李存义”一文,不知哪年写的?
存义享寿七十余岁。有云,系民国十一年去世,惟尚待考证。义子李彬堂,亦擅形意及八卦。高足有郝恩光、张简斋、尚云祥、李耀亭、陈峻峰等。其中以尚云祥之功夫为最。
注:陈峻峰即陈泮岭,曾任河南国术馆长, 后去了台湾。
杨敞,刘凤春之徒,许禹生之友,刘凤春与李存义友善,情逾昆季,故杨敞也是尚云祥之师弟。杨敞曾作诗歌咏武林人物,有“武术诗人”之誉,其中以吟咏太极拳最为著名,“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即出自其笔下。
杨敞(季子)曾写诗赞过尚云祥,如下:
咏尚云祥:
着法在精不在多,
必须苦练与研磨,
云祥双撞甚纯熟,
手到功成一刹那。
杨季子还作诗咏过郭云深、李存义,此处不赘。
值此已巳年清明节到来之际,整理此文表达对先辈们的怀念。以上资料虽然不多,但是搜集起来确实不易,花费了大量时间,资料详实可靠,有权威性,仅供爱好者参考。(一路狂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