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拒绝中国,泰国执意让日本修高铁,如今却携巨款来华求合作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3-26 20:36:55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十年前,当中国工程师带着高铁图纸踏上泰国时,没人能想到这条铁路会拉扯到现在。

从曼谷到昆明,这条规划中的钢铁动脉本该让泰国榴莲48小时直达中国超市,却因为一场中日之间的暗战,硬生生拖成了“十年烂尾工程”。

更戏剧性的是,当初铁了心要把订单交给日本的泰国,如今竟带着钱回头求中国接手。

当初为何泰国执意把订单给日本?如今又为何来找中国?

时间倒回2015年,中日高铁的海外争夺战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那年中国高铁刚在印尼打了场漂亮仗,用三年建成的承诺和实惠报价,硬生生从日本手里抢走了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订单。

可当中国团队带着同样的自信来到曼谷时,却遭遇了当头一棒,泰国人把连接曼谷和清迈的北部高铁项目,签给了要价高出三分之一的日本。

消息传回国内,不少人都觉得憋屈:明明我们的技术更成熟,价格还便宜三分之一,泰国人怎么就不识货?

问题恰恰出在“老交情”上。

早在20世纪初,日本就用新干线技术帮泰国翻修了铁路网,那些沿用至今的窄轨和信号系统,就像一根根看不见的锁链,把泰国绑在了日本的技术标准上。

当年谈判桌上,泰国官员举着日本制定的技术手册对中国团队摇头:你们得按这个来,否则列车开不进我们的老车站。

更离谱的是,他们甚至要求中国先转让核心技术,再让日本公司来验收质量。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差点让中方代表当场摔门走人。

但泰国人很快就尝到了苦头。北部的曼谷至清迈高铁刚开工就卡在钱上日本张口就要几千亿人民币,相当于泰国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更糟的是,日本工程师坚持用抗震等级最高的材料,光是地质勘探就要做很长时间。

泰国交通部长急得直拍桌子:等你们勘探完,隔壁老挝的高铁都通车了!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还在左右摇摆的泰国人。

转头看看中老铁路,情况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2021年底,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提前半年通车,老挝山区的榴莲坐着时速160公里的列车,30个小时就能出现在昆明水果市场。

这也极大的提高了老挝国家的GDP,果农们每年的收入都在提高,商人们赚的盆满钵满。

就在这时泰国商人们坐不住了,因为他们的水果还在坑坑洼洼的国道上颠簸,每公里运费比老挝贵三倍。

更扎心的是,中老铁路设计时专门留好了接口,就等泰国段一通车,立刻能把线路延伸到曼谷。

这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架势,逼得泰国总理连夜召开内阁会议:我们不能再当东南亚的吊车尾了!

真正让泰国下定决心的,是越南的前车之鉴。

早在2001年的时候,越南就开启了修南北高铁的计划,当时的越南“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日本,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拥有高铁技术的国家,越南将赌注全放在了日本的身上。

双方在2010年签了“备忘录”,但是那时候的越南经济很不景气,这时的日本看出了“猫腻”,为了赚越南的钱他们提出了一个可以贷款,但是所以投资必须由日本提供。

当时的越南直接拒绝了,双方的合作也告吹。

结果十年过去,这条铁路还在图纸上打转,等到越南政府有钱了,又去找日本,怎料这时的日本提出:不合作了。

日本不但没有在越南最难的时候“帮一把”,反而选择“踩一下”,最后国际合作最基本的信任也没了。

当时的越南处于绝望之中,因为周围的国家基本上都通上了铁路,看着隔壁国挣钱,越南又后悔又眼红啊。

这一幕深深刺激了泰国高层:他们可不想变成第二个越南。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2025年初,刚上任三个月的泰国总理佩通坦直奔北京,开口就承诺加快中泰高铁二期建设。

这次泰国人学乖了:3400亿泰铢预算全部自己掏腰包,连轨道宽度都改成了中国标准。

但谁都明白,这笔钱掏得并不轻松泰国政府先是找亚投行借了美元贷款。

如果这趟高铁2030年还不能通车,泰国的债务链随时可能崩盘。

项目推进的阻力远比想象中更大,每次政权更迭都意味着重新谈判。

2019年那次最离谱新上任的交通部长拿着中国给的施工图,非说隧道位置影响了他老家风水,逼着工程师把线路往深山多绕了几公里最后项目被迫停止。

类似的事情反复上演,搞得中国施工队都学会了泰语版“尊重当地文化”。

如今站在曼谷郊外的工地上,能看到两种时代的象征:一边是日本承建的清迈高铁项目,十年过去还在挖地基,起重机上的日立标志都褪了色;

另一边是中国团队负责的中泰铁路二期,虽然进度只有40%,但每隔两个月都会有新的进展。

这场持续十年的高铁博弈,也暴露了东南亚国家最现实的生存法则。

泰国最初选择日本,是看中了技术传承和所谓的“国际标准”;后来转向中国,则是被速度和成本逼出来的妥协,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有的实力和诚信。

正是这种诚信在入如今的国际上极其珍贵的,但愿中国与你相交心,泰国别再整出“幺蛾子”就行。

2025年泰二期也即将重新启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老挝万象车站的电子屏幕上会更新一行字:“下一站:曼谷”。

这个迟到了十年的提示,或许就是东南亚小国们最真实的集体心声:在生存和发展面前,任何主义都比不上车轮底下实实在在的钢轨。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这条中泰铁路修好后会为两国带来哪些便利?

欢迎各位将自己的观点发在评论区,咱们一起进行探讨!

参考资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