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的功夫,2022农历新年的喜庆氛围告一段落,各行各业纷纷迎来“开工潮”。对于苦于生计的广大农民朋友而言,2022新的一年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继续“随大流”进城打工,还是留乡种地呢?是积极投身养殖业,还是选择其它的小本创业项目呢?想必这是当前一部分农民所面临的一项选择性难题,接下来小编就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打工
就现状来看,外出务工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的第一选择。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年末,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总数量已超2.92亿,2021年农民工的人均月薪水平为4432元,较2020相比增长8.8%。按此数据计算,农民外出打工的年平均收入为5.1万,去除生活、养老、教育、就医等等各项开支之后,年净收入为2~3万。虽然数额不高,但年年有结余。
打工的利与弊:
选择外出打工的好处:①以出卖苦力或技能赚取收入,不需要资金投入;②2022年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势必会再涨,总体收入可预知且稳定;③可跳槽另谋高就,流动自由。
选择外出打工的弊端:①欠薪现象频发,尤其是建筑工工资多不按月发放;②包工头多为口头承诺,农民并未与其签订劳务合同;③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且存在较高的风险性。
种地
种地是农民的老本行,也是确保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一项基础产业。从农民自身维持生计的角度来看,种地是“下下策”,尤其是只种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基本难以依靠务农收入来维持正常开支。以一年两季种植小麦与玉米为例,小麦亩产收入1000斤,纯收入为500~600元/亩;玉米亩产1200斤,按1.3~1.4元/斤的行情价,纯收入为600~700元。
而要想依靠种地维持家庭生计或通过卖粮赚钱,目前来看,最常见的办法是通过流转土地成为种粮大户,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才有钱可赚。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流转土地的租金为600元/年,100亩地的总租金为6万/年;套用小麦与玉米两季的种植模式,每亩地的亩产净收入为1100~1300元,100亩地即为110000~130000元。然后再减掉6万元租金及人工成本,则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的年收入为4~6万/年,并不比外出打工赚得多。
种地的利与弊:
留乡种地的好处:①在负责农业生产的同时,兼顾家庭;②不用再忍受与亲人两地分居的煎熬,有助于感情维系;③如果是规模化种植经济类作物,在行情好的年份,一年净赚几十万。
留乡种地的弊端:①粮价涨势有限,农资及人工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压缩;②土地流转的租金上涨,无故增加了资金投入的成本;③农机折价高、贬值快,新购农机又是一笔花销。
养殖
事实上,除打工、种地之外,农民几乎没有多余的选择,养殖便算其中之一。与打工、种地相比,养殖的风险更高。老话说得好,“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养殖的过程中,一旦牲畜出现瘟疫等传染病情况,一夜之间养殖户可能就要赔上大几十万。以养猪为例,从养殖户的角度,除了要做好猪瘟的预防之外,猪价的行情走势同样也事关养殖户的最终收益。
养殖的利与弊:
从事养殖的好处:①为自己打工,养殖利润的高低全由自己净得;②与打工类似,不用再常年离乡,也无需与亲人两地分居;③行情好的年份,即便是小养殖户,一年也能赚三四十万。
从事养殖的弊端:①养殖投资成本大,无养殖经验者很容易亏钱;②资金回本的周期较长,一旦涉猎养殖业,就要做好长期养殖的打算;③环保排污设备价格高,环保政策要求严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甭管是外出打工、留乡种地,还是从事养殖业,均既有利又有弊,具体到每个人自身究竟该怎样选择,最终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过,小编个人看法倒是不要轻易转行,即原来一心搞种植的,则还继续种地;原来外出打工的,继续打工。毕竟目前来看,国家对农业发展及农民的外出就业均有政策方面的扶持。而对于2021年搞养殖业赔钱的,则一定要慎重选择了,2022年养殖的行情似乎并不乐观。最后,小编想问下大家,对于文中所述的观点,你是否认同呢?对于农民的出路,你又有什么见解呢?
总之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