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1962年,陈世富家的门槛都快被街坊邻居给踩破了,因为他家得了一个大胖小子。
街坊邻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大胖小子叫什么名字?
陈世富也拿捏不准,他是一个老公安,常年在外奔波,对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没有细问,就连自己儿子的名字都没想好。
他沉思了一会儿,想到竟然在建军节出生的,那就叫陈建军吧。
一切的一切都好像从陈建军获得这个名字开始,就打开了他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陈建军的父亲是个老公安,整日在派出所里操劳,陈建军就在派出所里呆着,他的童年几乎都在派出所里度过。
他看到过许许多多警察们做的事情,他睡过冰冷的值班室板凳,也看到过自己的父亲和其他公安一起与歹徒做斗争,没事的时候就看看警察的书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陈建军越发敬佩警察这一神圣的职业。
同年的他便下定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民英雄。
终于,在他20岁那年,他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
1982年,云南省的毒贩越发猖狂,公安机关为了打击毒品犯罪,决定组建一支专门的缉毒队伍。
好巧不巧,招生队伍来到了麻栗坡,而这就是陈建军的家乡。
缉毒队伍在公安事业里一直都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更何况是为了剿灭毒贩而专门成立了一支专业缉毒队。
不但名额有限,而且对于各方面的审查都极为严格,但这依然抵挡不住广大群众想要捉拿毒贩的热情。
足足有800名有志男儿报名选拔,陈建军从小就有这样的梦想,那当然是做足了准备,身体素质优异,家庭环境氛围好,即便比拼非常激烈,他依然在选拔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被录取的那一天晚上,陈世富破例在家中与儿子一起喝了酒。
从事公安工作的他平时一向沉默寡言,这天晚上话却出奇得多,他不断地鼓励儿子,叮嘱儿子,是个男人,就在那边好好干,我不是想要沾你什么光,而是你自己要对得起你帽檐上的国徽。
听完父亲的这一句话,他也知道父亲的想法,敬了父亲一杯酒之后,在心中默默下定决心,绝不给父亲丢脸,绝不给帽檐上的国徽丢脸。
进入缉毒队过后,他拼命学习,不光是学习擒拿技巧,连公安知识他也一并学习。
早上所有人都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宿舍外面练起了擒拿术。
在陈建军优异的表现下,被分配到了砚山县缉毒队。
在1983年的三月,他又被调往平远街缉毒小组,从这一天开始,他便屡立奇功。
平远街在90年代一直是毒贩的毒窝,当年国家为了清剿这个地区的毒贩,出动了2000名全副武装的官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勉强拿下。
而这一切都与陈建军之前的铺垫有关系,没有他摸清楚里面的环境,可能清剿这些毒贩需要花更大的代价。
陈建军在平远街的工作白天晚上都没闲着,白天沿街设卡查毒,晚上就换上便衣进入村庄内部打探,摸清楚毒贩活动的规律。
通过一段时间对毒贩的了解,他慢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对于识别毒贩,物色什么样的毒贩作为内线,以及选择查毒窝点的地形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仅仅两年时间,他在与战友们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抓住了一批贩毒、吸毒的人员,还缴获了大量的毒品,荣获三等功。
1985年11月这一天,陈建军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从这一天开始,陈建军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名缉毒队员变成一名秘密侦查员。
这就意味着他所有的身份都将保密,而且他需要打入敌人内部,孤身在敌后作战,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危险。
一旦有任何失误,被毒枭发现身份都是九死一生,陈建军自己倒是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为了尽快融入黑道,他甚至还开始尝试各种陋习。
他一改平时好男人的形象,开始抽烟、打牌、摸麻将,整天像个二流子一样在街上晃悠。
而且这一切最难受的一点就是他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必须保密,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他的家人都不能说,而他形象的巨大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人的误解。
就比如他的妻子,他找到陈建军的领导,说出陈建军的这些问题,而他的领导又没办法告诉他的妻子这是在做任务,只好劝慰她可能是陈建军最近压力比较大。
陈建军的父亲倒是看出了一些端倪,自己的儿子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就开始变坏,自己原来又是老公安接触过这些事情。
很多他的朋友也来提醒他,让他别让儿子走上弯路的时候,他也很坦然,回答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他想走什么路就让他去吧”。
1986年8月22日,这是他第一天开始获得任务,从那天开始他就过上了危险的生活。
根据之前缉毒队得到的情报,冯育焕是当地一位大毒枭,手上拥有大量的毒品,正在寻找买家想要出手。
陈建军伪装成来自广东的老板想要和他交易,只身前往了广南县南平区的毒窝。
每一个毒贩都是狐狸,冯育焕也不例外,他对于这个广东老板深信不疑,不断的套话,看脸色。
陈建军当然学过怎么应对这些问题,他沉着冷静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并且从言语间无意中透露他携带了巨款,这让冯育焕相信他,并决定明天就进行交易。
第二天在交易地点两人到期后,一大群公安包围了上来,把两人一起抓获。
陈建军还一脸“无辜”的哀求说是不是抓错了,可人赃俱获,把毒贩和毒品一起缴获。
1987年9月,陈建军再一次深入毒贩内部,而这次任务比上一次要困难得多,也危险得多。
这个毒贩叫做周荣云,他这个人异常谨慎,一旦发现有一丁点问题,他都不会轻举妄动。
甚至为了自己的安全,他还会毫不犹豫地打死对方。
陈建军刚刚接触他的时候,周荣云始终不放心,他总觉得陈建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试探着陈建军。
在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周荣云把一块猪肉夹到了陈建军的碗里,谁都没有想到,陈建军二话不说,直接把碗摔在地上,碎片和饭菜撒了一地。
原来这一次陈建军的卧底身份是一位回族大老板,周荣云给他加猪肉就是想试探他的身份,而陈建军则是在演戏,演的真的像一个回族老板。
若是陈建军忘记自己的身份,估计也是难逃一死。
即便陈建军对每一次试探都应对得很好,可这个毒贩始终不敢放松,一直都不信任陈建军,多次在交易前临时改变交易地点,陈建军则是一改态度,转守为攻。
陈建军假装生气要终止交易,而这无疑是戳中了急着把货卖出的毒贩的痛点,只好再定一个新的交易地点,并说一定会交易,我这个交易地点依然没有警方其他的协助,陈建军配合另一个卧底将他们引入了一个峭壁之中。以少胜多,智勤五名毒贩。
1987年12月15日,在这一天,陈建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这天上午,陈建军坐上了吉普车外出准备执行任务,路过公安局大门口的时候,还热情地和大家打着招呼,谁能想到第二天下午他就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这次任务还要从12月13日说起,这一天他和一位名叫冯德国的毒贩接上了头,这一次的任务也是冯建军自告奋勇接下了,他伪装成一名老板前去冯德国交易。
这个毒贩也是一样,他不信任陈建军,临时改变了交易位置,这一次任务危险就危险在毒犯一直粘着他,他没办法通知其他的公安同事。
如果这次不交易,那这个毒贩肯定会起疑心,可能就没有下次交易的机会,就放走了这位毒贩。
可如果去交易,那么就将陷入危险之中,孤军奋战,就在犹豫去还是不去的时候,陈建军思索片刻后决定去。
陈建军孤身一人和毒贩去的交易地点,毒贩声称自己带了13.3斤的鸦片,要让陈建军交钱。
陈建军看着时机已经成熟,便立马掏出手枪威慑,并拿出对讲机呼叫队友的支援。
毒贩眼看自己就要被抓住,怎肯束手就擒,他拿出了自己存放在这里的一支土炮。
陈建军看到的时候,眼前已经是黑洞洞的枪口,只听砰砰两声枪响,两人几乎同时开枪,毒贩左腹中枪当场毙命,陈建军右腹中枪,血流不止。
其他的毒贩听到枪声立马冲了进来,陈建军想要反抗,却被毒贩用木棍一棍敲在了头顶,鲜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倒在了血泊之中。
因为天气太冷,其他的公安同事赶来的时候,陈建军的身体上都结了一层白霜,可他始终放不下心中的牵挂,牺牲后的陈建军眼睛怎么也闭不上。
陈建军走后,家中的妻子女儿没了依靠,父母也失去了儿子。
好在云南省政府对烈士的家人十分照顾,提供了大量的抚恤金和生活补贴。
现在受到烈士哥哥的影响,陈建军牺牲后,他的二弟和四弟也先后成为了警察,继续谱写着中国人民警察的赞歌,为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为每一个战斗在禁毒一线的缉毒警察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