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放弃哈佛 offer,他父亲却在办公室摔杯子:养你 25 年,就是为了给外国人打工?
"张老师您消消气!" 教导主任按住他颤抖的肩膀,茶杯碎片在瓷砖上折射出冷光。这位带出省状元的物理老师,此刻红着眼眶指着儿子简历:"25 年啊,从穿开裆裤到北大实验室,我连件新羽绒服都舍不得买..."
"爸,这是全额奖学金...""奖学金能换你在我病床前端碗粥?" 老教师突然哽咽,手指在 "哈佛" 两个字上反复摩挲,像在撕毁某种判决书。办公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吊扇转动声,其他老师默默退了出去。

我躲在门后看见那个北大高材生蹲在走廊,西装裤膝盖处洇开深色水痕。他攥着被撕碎的推荐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导师说粒子物理最前沿在日内瓦..." 话音未落,教室传来桌椅翻倒的巨响。
"我不要你当科学家!" 张老师冲出来揪住儿子衣领,白衬衫纽扣崩得满地都是,"我只要你留在我身边!" 年轻的脸上终于出现裂痕,他突然笑出声:"您这不是为我好,是为您养老。"
当天傍晚,教师宿舍飘出争吵声。邻居说看见张老师蹲在楼下抽了整包烟,脚边散落着撕碎的出国资料。而他儿子攥着改签的机票,在路灯下站了整整一夜。

如今那男孩在中科院搞研究,每周坐高铁回家给父亲做饭。但张老师总在饭桌上重复:"当年要是去了美国,你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年轻人低头扒饭的动作顿了顿,汤勺在碗里搅出细碎的涟漪。
父母的养老焦虑,该不该成为子女人生的枷锁?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