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估计想不明白,都是拿皮尺量,为啥保时米火了,保时泰却凉透了?或许对比今天的赛力斯,众泰就有答案了。
第一,众泰没有强大的品牌背书。
小米品牌有一大批铁粉,光靠这些死忠粉,保时米的销量就不用愁。这批铁粉能铁到什么程度,估计把真的保时捷换个小米标,他们都敢像瞎了一样当成小米SU7。当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小米确实这些年积攒了很好的口碑。
赛力斯在遇到华为之前,实力跟众泰比也就半斤八两,如果没有华为,赛力斯就是把真的迈巴赫换成问界标,估计也没有人买。当今,在中国应该没有比华为更有影响力的品牌了。
哪怕就像江淮力帆海马,有了蔚小理的加持,也能起死回生。
而众泰除了不好的口碑,啥也没有。就只能从丰田锐界,奥迪Q5,保时捷Macan一路模仿下去,越模仿口碑越差。

第二,时代变了,“保时米”可不是样子货。
不要说众泰,在燃油车时代,所有国产品牌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何况那时众泰的技术也就二三流,就敢套个超一流的壳子,这就成糟蹋别人的外观设计了。
但是新能源车时代,国产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技术和智驾系统超车了,遥遥领先有点夸张,但领先是肯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产新能源车敢卖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还有人买,那是有技术支撑的。
试想如果小米SU7的壳子里装得还是发动机变速箱,估计再铁的小米粉都会觉得是垃圾。
试想如果没有华为的智驾系统,哪怕赛力斯全身贴满华为的logo,也一样没有灵魂。
小米模仿保时捷,问界模仿迈巴赫,其实变相的在给这些品牌赋能。
而保时泰就只是个样子货!

第三,众泰没钱了。
众泰倒在了黎明前,新能源车市场正要“卷”的时候,众泰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众泰不是没有新能源车,虽然体量不大,但2016年前后,众泰电动车市场占有率都有10%左右。很快,造车新势力拉开了中国新能源车内卷的大幕,不管是拼技术还是拼配置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蔚来到现在已经亏损超过700亿了,如果没有背后金主的不离不弃,估计早就倒下了。
雷军为汽车而战的时候,小米有超过1000亿的现金储备。
赛力斯自己没钱,华为也没有直接给钱,但自从和华为合作以来,赛力斯的股价两年翻了10倍,股市的优异表现让融资变的容易,所以尽管也亏过近100亿,但赛力斯账面闲置资金超过了500亿。
而众泰到破产时有200多亿无力偿还。

后记,2020年众泰破产清算,2021年破产清算后拿到的20亿重整投资款,2022年复产,2023年众泰新能源车售出42辆。
众泰的车卖了几年?小米能卖几年还未知呢[汗][汗]
拿去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