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林则徐在长沙约见左宗棠,留下一预言,几十年后果真应验

田畴谈社会 2023-01-04 00:08:01

众所周知,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比起他的晚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对清政府的贡献毫不逊色。

林则徐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对国家呕心沥血,却奈何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致使他晚年被贬新疆伊犁,他依旧不忘为国家作贡献,跋山涉水勘测地形,绘制出一张张新疆地图,为后来收复新疆打下基础。

1850年1月,林则徐回乡养病,途经长沙,听闻左宗棠的大名,求见他,两人相见恨晚,彻夜长谈,对当下时事进行讨论。林则徐临走之前留下一预言,几十年后果真应验!那么林则徐对左宗棠说了什么?

寒门学子

林则徐于1785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耕读世家,祖上三代都是读书人,但没有人做过官。他的父亲林宾日是个落榜的秀才,以教书为生,仅靠父亲那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大家子,由于家中人口众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尽管如此,林宾日觉得“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天资聪颖的林则徐在四五岁时跟随父亲去私塾读书学习。父亲在上面讲,林则徐则在下面跟着呀呀学语。耳濡目染,林则徐在九岁时就能写诗,由于家境贫寒,他比同龄人更懂事,深知“读书能改变命运”,父亲希望他将来考科举取士。

父亲的俸禄难以为继,她的母亲闲暇之余做些女红补贴家用,懂事的林则徐上学的时候,将母亲织的工艺品拿到街上店铺寄卖,放学的时候就去收钱回家给母亲。

虽然他家境贫寒,但有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比较开明,父子俩常常在一起读书。

父子俩相互学习,齐头并进,在1797年,林则徐在府试中获第一名,同年,他的父亲成贡生。第二年,13岁的林则徐考中秀才,这时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

林则徐在学业上孜孜不倦,发奋读书,在1804年,19岁的他考中举人,同年,他正式迎娶了河南永城知县郑大模之女郑淑卿为妻,林家双喜临门,林则徐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从秀才到考中举人期间,林则徐半工半读,体验民间疾苦,但大多数时间在鳌峰书院学习,在这里他的思想慢慢成型,立下“经国救世”的大志,对后面做官有一定的影响。

他的仕途之路

林则徐考中举人后,随即去京城参加会试,不料落榜。回到家中,为了谋生重走父亲的路“开班授徒”,以教书为生。

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在1806年,林则徐经张百龄推荐,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之聘担任文书。在职期间,尽职尽责,记录商贩洋船来往时间、米粮兵饷,这时候他就发现厦门地区存在走私鸦片、贪官污吏,他恪尽职守,坚决不予放行,成为厦门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同时也得到当时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并纳入其门下当幕僚,林则徐开始步入仕途。

林则徐在其幕府里边做边学,学习张的为人处世、做官之道。林则徐跟随张师诚4年,这4年间曾两次会试落榜,落榜后,张师诚不断鼓励他重新再考,这段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在1811年,林则徐考中进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正式纳入国家编制。在翰林院他度过了七年,做着没有实权的工作,做一些文职工作,修修国史,为皇帝出谋划策,时不时去地方担任监考官。在这期间,广读国史藏书,拓宽了自己的见识。

直到1820年,林则徐被派往地方工作,担任过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直至云贵总督,从一个从七品官员到正二品的封疆大吏,他仅用了20多年,仕途算是比较顺利。

他在任内主要是以赈济灾民、治水为主,做事认真,刚正不阿,爱民如子、清正廉洁,政绩斐然,深受道光帝的重用,同时他的仕途进入快车道。

他深知为政时艰,贪官污吏一大把,有心无力,有时会感到迷茫,不屑与“小人”为伍,对国家的命运深感担忧,但他还是用尽全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虎门销烟”则是他忠君爱国的表现,是林则徐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虎门销烟

道光年间,由于大清王朝闭关锁国,政治腐败,经济停滞不前,而西方列强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对中国虎视眈眈。走在最前列的英国帝国主义为打开中国市场,大力支持与鼓励英国鸦片商贩向中国输送大量鸦片,使我国人民身心健康遭受巨大伤害,军队战斗力减弱,全民沉浸在吸食鸦片的那种“飘飘然”。甚至影响到清朝的统治,林则徐最先认识到吸食鸦片的危害性,于是上书给道光皇帝禁食鸦片。

道光皇帝对此也是深恶痛绝,于是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督办查禁鸦片。

1838年11月,林则徐受命从北京出发前往广州,临走之前告别同僚。他知道禁烟此事牵连甚广,从朝中权贵到地方官商,包括英国侵略者和中外鸦片贩子,但他并没有退却,他在临行时辞别其座师、工部左侍郎沈维鐈时表示:“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表现了置生死于不顾的凛然气概。

林则徐跋山涉水,走了两个月的路程,于1939年正月,来到广州。他一来到广州,来不及休息,投入到禁烟工作当中。

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瓜尔佳·怡良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当地主要文武官吏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下,立足于堵绝来源。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必须遏制其来源,禁查走私。

为掌握鸦片第一手材料,他亲自暗访多家烟馆,查明鸦片危害情况。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传话给广州十三行洋商,责令他们限期上缴鸦片。林则徐在广州开展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以雷霆手段查缴鸦片,严禁英国人在中国贩卖鸦片,将他们驱逐出境。

此次禁烟运动,林则徐共收缴鸦片共2万箱,约237万余斤,在东莞虎门滩上全部销毁,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虎门销烟”。

被贬新疆伊犁,又重新启用

当地百姓们无不拍手称赞,大快人心,道光皇帝听闻后也表示大为赞赏。“虎门销烟”有力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首次彰显出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决心,鼓舞了士气。但同时迁怒于英国政府,中英少不了一战,道光皇帝却听信谗言,将战争归咎于林则徐,将其发配至新疆伊犁,戴罪立功。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同时,加强海防,修建炮台,积极备战,屡次击败英军的挑衅,致使英军对林则徐恨之入骨,而投降派只是一味求和,诬陷林则徐,被贬至新疆伊犁。

1841年7月14日,林则徐忍辱负重踏上戍途。在途中,他仍忧国忧民,记录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在西安古城与妻子告别时,妻子问他后不后悔,林则徐脱口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现出他为国家鞠躬尽瘁,岂能因个人的福祸而去逃避。

到达新疆后,他勘察地形,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治理荒漠、兴修水利,颇有功绩。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启用林则徐,先后担任过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在任内为稳定时局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心为国为民。

临终预言,左宗棠帮他实现

由于长时间的跋山涉水,积劳成疾,林则徐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1850年年初,他请辞回乡养病,途经长沙做短暂停留,于舟中约见左宗棠,两人彻夜长谈,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为左宗棠将来是“非凡之才”,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君莫属”,还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左宗棠也不负众望,几十年后,果真收复了新疆。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病逝去广西的路上,享年66岁。在他死后,清廷给予他最高荣耀,晋赠其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赐谥“文忠”。云南、江苏将其入祀名宦祠,陕西则建专祠祭祀。为了纪念这位“禁毒英雄”,后来人甚至在美国纽约建立一座林则徐“铜像”,彰显纽约政府禁毒的决心。

林则徐不仅仅是“虎门销烟”,被称为“禁毒英雄”,还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动学习西方文化技术,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林则徐宦海沉浮多年,清正廉洁,死后并没有给子孙留下多少财产,只留下一副对联:

子孙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在他的影响之下,他的三个儿子虽不及父亲的名声,但都成国家栋梁,他的子孙后代中不乏有些杰出的人物。这是留给子孙后代无尽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林则徐犹如晚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光芒划破上空,一闪而过,带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蕴味。

1 阅读:33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