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坐拥水面2427.8平方公里,一湖秀水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下游北岸。作为著名的大型淡水湖,太湖聚拢了丰富的河湖系统,东部湖泊星罗棋布,阳澄湖、淀山湖点缀其间,以众星拱月之势包绕太湖;西部和西南部则是丘陵和山地,溪流山涧众多,代表性的河流有南溪、合溪、苕溪等水系。
密布的河湖和发达的水网成就了长三角最大的淡水汇集地,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据《太湖鱼类志》记载,太湖共有鱼类107种,湖区盛产的“太湖三白”闻名遐迩,鳜鱼、鳗鱼、河蟹等高档湖鲜供不应求,在全国享有盛誉。
其中,部分鱼类在繁殖季节表现出洄游的习性,比如:太湖白鱼、鳡鱼等,自然种群往来于河湖之间。近日,太湖的鱼群就出现在了西苕溪水域,河面再现“千鱼飞跃”的景象。据当地居民介绍,过去的苕溪水系很少出现鳡鱼的踪迹,鱤鱼鱼汛已经消失多年,直到最近,苕溪再次迎来了久违的鳡鱼繁殖群体,规模罕见,场面令人振奋。
鳡鱼位于水生食物链的最顶端,擅长高速追击狩猎,食性颇为贪婪,民间称之为“水中老虎”。鱤鱼成群出现说明苕溪的小型饵料鱼在增多,食物资源丰富,也说明苕溪水质优良,环境适宜,满足鱤鱼产卵场的生态条件。在安吉江东电站附近水域,科研人员还监测到了28种土著鱼的产卵场,连续10多天不断有亲鱼跃出水面,产卵信号十分强烈。
事实上,苕溪鱼群增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背后离不开太湖生态的改善。研究发现,湖泊的生态承载能力远高于江河溪流,太湖水位较浅,平均水深仅有1.9米,单位面积的生产力高,是太湖白鱼、鳡鱼的主要育肥场。此外,白鱼、鱤鱼的洄游特性和鱼卵的孵化要求有关,二者产下的卵子需在水质清新的流水中孵化,客观上亲鱼有洄游上溯的必要,而苕溪就是一条重要的洄游通道。
例如在2022年6月下旬,苕溪安吉段也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白鱼洄游潮,白鱼、黄白鱼的数量创下了数十年之最,而这些鱼群就是从太湖远道而来。
因此,鳡鱼鱼汛从无到有,白鱼鱼汛信号增强,这都是太湖禁渔所带来的生态成果。按理来说,太湖是全国生产力最高的大型湖泊之一,本应该是野生鱼类的天堂,可为何在过去几年,太湖及上游河流很少出现鳡鱼、白鱼成群的现象呢?
这还要从太湖渔业的变迁说起。20世纪50年代之前,太湖还是一个天然的流动性湖泊,湖水和长江干流直接相通,水体交换率高,因而水质优良,生态优美。从1950年开始,太湖沿江沿湖掀起了兴建闸坝、围湖造田的高潮,人为活动切断了湖水和长江的联系,而没有了长江水的冲洗,太湖的换水周期提高到208天,水体交换能力显著下降。
伴随着环湖地区的经济发展,氮磷等有机质不断在湖底沉积,导致湖水越来越肥。同时,静水环境加剧了泥沙沉积,改善了透明度,更有利于藻类的繁殖,这为湖水的富营养化埋下了隐患。
到了20世纪70年代,太湖逐渐演变成了富营养型湖泊,一是因为太湖的自净能力有所下降,无法消解、转移入湖污染物;二是生活废水排放量增多,同期出现的围网养殖使内湖水质状况雪上加霜。80年代,太湖由天然湖泊过渡成了兼顾养殖、捕捞的生产性湖泊,渔业总量连年高产,但高产的基础却是过度开发。
养殖活动导致太湖水质污染加剧,提高了“水华”的发生几率,不利于鱼卵的胚胎发育和幼鱼的生长。过度捕捞则主要影响太湖白鱼、鳡鱼、鲢鳙等中大型鱼类,这些鱼类性成熟周期长,太湖白鱼需要4~5年才能发育成熟,鳡鱼需要3~4年,鲢鳙至少需要2~3年。理论上,要持续利用太湖的大中型鱼类资源,在一次捕捞季结束后,至少要禁渔2~5年,为鱼群的恢复预留充足的时间。
而现实情况是,太湖在禁渔前是年年捕捞,投入的渔具有飞机网、地笼网、丝网、高踏网等不同类型,有些渔具的网目设置不合理,比如兴盛一时的高踏网,网眼细密,小到湖鲚、银鱼、秀丽白虾,大到鲢鱼、白鱼全被一网打尽,单网产量可达3~5万斤,捕捞能力惊人。
据统计,在2006~2015年,太湖渔获总产量高达3.5~5.6万吨,而相关研究指出,太湖每年最适宜的捕捞量应控制在2.8万吨左右,超额捕捞的问题突出。长期的捕捞遏制了鱼类种群的发展,降低了渔获的质量,也降低了太湖的生物多样性。
首先,太湖鱼类存在“量大而不质优”的尴尬局面。根据2017年的调查,湖鲚是太湖中最高产的鱼种,产量占比高达52.77%;以高产著称的鲢鳙只能屈居第二,占比只有17.93%。而太湖的鲤鱼、鲫鱼、青白虾等土著物种,占比均不到10%。
2019年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结果显示:在渔获中,湖鲚的数量占比高达49.58%,是排在第二位的大鳍鱊的6.83倍,优势度为全湖第一。太湖中的鱼类除了翘嘴鲌、鲤、鳙以外,剩余个体的平均体长都小于20cm,小型化的特点相当明显。
湖鲚是一种小型鱼类,一年性成熟,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产量很高。有专家指出,湖鲚占比增高和高强度捕捞直接相关,滥捕导致鱼种趋于单一化,个体趋于小型化,长生命周期的食肉鱼大幅衰退,最终能持续贡献产量的只剩下太湖湖鲚、银鱼等短生命周期的小型鱼。
其次,太湖鱼类的多样性也有下降的趋势。1963-1964年,湖区共采集到89种鱼类标本,1987年减少到67种,2018年再度减少到37种。在多次调查中,鳤鱼、鯮鱼、松江鲈、暗纹东方鲀等历史鱼种已多年未见,花鳗鲡在个别调查中偶见一尾,多种珍稀鱼类销声匿迹,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湖区的鱼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小型鱼当道,大型鱼集体衰退,鱼种丰富度下降。直到2020年10月1日太湖全面禁渔,环湖省区抓住捕捞空白期,大力投放人工鱼苗,加紧恢复渔业资源。
禁渔十年为鲢鳙、太湖白鱼、鳡鱼等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机会,10年平均可覆盖2~3个生命周期,有利于提升大型鱼在资源中的比重,还有利于优化鱼种结构。比如:太湖的白鱼和鳡鱼,这两种鱼食性凶猛,可协助控制湖中近乎泛滥的湖鲚,降低其种群密度,优化鱼种的年龄结构,最终使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向“金字塔型”结构演变。
这一过程和20世纪70~80年代的过程相反,不再施加围网养殖、过度捕捞等人为影响,而是任由鱼群自然繁殖,通过禁渔将太湖再度转变成天然的生态湖泊。
当然,禁渔的成效也离不开资源放流的努力。太湖西部的入湖河流发源于浙江山区,在2022年,浙江全省往淡水水系中共投放了约1亿尾鱼苗,为苕溪产卵场的白鱼种群增多奠定了基础;而在太湖东部的无锡、苏州、常州等地,增殖放流也是年年举行,沿湖三市累计投放鲢鳙等净水鱼近9.4亿尾,为维护太湖生态做出了贡献。
这里要补充一点,太湖东部放流的鱼种以鲢鳙为主,这是因为鲢鳙是半洄游性鱼类,需要在江河等流水环境中才能自然繁殖,而太湖自20世纪50年代就变成了封闭性湖泊,水环境不再适合鲢鳙的自然繁殖,只能通过人工放流补充资源。同时,太湖水质肥沃,饵料充足,鲢鳙的投入不仅能巩固其作为土著鱼的地位,还能控制湖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对改善水质也大有裨益。
总体而言,太湖是全国著名且重要的淡水鱼乡,如今湖区生态显示出好转迹象,这是生态保护的巨大胜利。此外,引江济太工程也为太湖注入了新的生机,换水周期缩短到了180天,优质江水不断改善太湖及周边河网的水环境,“绿水青山”和“天然鱼库”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鱤鱼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