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红色文化宣传窗口贴廓巷

河洛纵横 2020-10-02 10:23:53
洛阳红色文化宣传窗口贴廓巷

2011-01-01 03:35

历经一年有余的规划、建设、运营,即将于10月1日开街的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正加速成为洛阳红色文化宣传窗口、革命教育研学基地和红色文创体验休闲聚集地——

一条红色街 一段“连心路”一卷“工笔画”

红色火炬熊熊燃烧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周边,正在经历一场“蝶变”——

从去年6月至今,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文保集团)和老城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组建洛阳中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京公司),坚持让文化浸润城市、把满意留给群众原则,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尊重周边群众意愿,扎实推进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

如今,一个集合饮食、教育、住宿、研学、娱乐、体验、休闲、购物、创意于一体的多元化红色文化步行街区已崭露头角,将与周边其他文化旅游景区和特色商业街区一道,共同擦亮洛阳“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城市名片。

(小标题)一条红色街,有韵味显特色

“我们正在加快工程收尾工作,同步加强推介营销,力争在国庆和中秋佳节期间为外地游客和广大洛阳市民呈现一个富有红色韵味的特色文化街区,为城市品质提升注入新活力。”9月25日,中京公司董事长韩建新边走边说。

韩建新口中的特色文化街区,是将于10月1日开街的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

作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正门所在地,贴廓巷是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瞻仰红色遗迹、重温红色记忆的必经之路,也是洛阳必须擦亮的一张“红色名片”。

面对这道“必答题”,去年6月以来,洛阳文保集团和老城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通力合作,组建洛阳中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集中力量、科学组织,围绕街区红色主题,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全力推进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

该红色文化步行街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由贴廓巷与吕氏街组成,西临南门口街,东接洛邑古城,全长约700米。整个步行街以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风格,以“推动红色文化、河洛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再生,树立区域文化体验新标杆”为提升原则,不搞大拆大建,着重进行“微改造”,通过改造已有街区外立面、屋顶,建设牌坊、景观墙浮雕、雕塑,改造树池,设置特色小木屋、小推车等措施,努力形成集合饮食、教育、住宿、研学、娱乐、体验、休闲、购物、创意为一体的多元化红色文化步行街区。

如今漫步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目之所及,青砖黛瓦与红色元素交相辉映,红色文化宣传窗口、红色革命教育研学基地及红色文创体验休闲聚集地正在加速形成。

(小标题)一段“连心路”,便民利民惠民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老旧街区因历史年代久远、房屋权属关系复杂、居住者多为老年人等因素,改造提升困难多多。具体到贴廓巷,大量居民在此生活,要在居民不外迁、房屋不拆迁的前提下完成改造提升,殊为不易。

工程启动伊始,这些“硬骨头”也曾让中京公司施工人员头疼,但伴随着工程推进,贴廓巷周边居民手捧“倾力为民办实事,惠民之举暖人心”字样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洛阳文保集团和中京公司工作人员手中。

改造提升之路畅通,得益于洛阳文保集团和老城区各级党员干部联手推出的“惠民套餐”:

“点对点”摸清情况,确保政策有温度。洛阳文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辛俊峰和老城区委书记牛刚多次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中京公司组织党员突击队和老城区南关街道办事处、贴廓巷社区的党员们逐门逐户摸清沿街100余户居民情况,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和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中京公司引导外来商户与沿街居民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开展经营、中京公司直接与居民签订联营收益协议委托商户经营、居民根据街区安排自主经营等多种运营方式,得到了沿街居民广泛支持。

“面对面”解疑释惑,消除误解有精度。针对一些居民不理解,中京公司组织工程项目部人员和贴廓巷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起早贪黑,深入居民家中讲解政策,换位思考,耐心解释;采用“自己干好也让群众看好”的方式,先改造一批老屋,以看得见的变化赢得看不见的民心,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有的热心居民甚至主动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劝导。

“心贴心”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有速度。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原有房屋破旧、线路杂乱,私搭乱建问题严重,中京公司和老城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体推进各项改造,加快解决脏乱差问题;根据每家每户具体情况拿出设计图样征求居民意见,确定方案后免费为居民改造,通过环境改善让沿街居民尝到房屋出租“甜头”,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加码”。

“实打实”攻坚克难,加快建设有力度。今年7月,改造提升工程进攻坚期,中京公司现场施工人员不畏艰辛和困难,战高温、斗酷暑,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压茬推进;设计、监理、建设等驻场人员每天召开碰头会,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有的时候施工忙得吃不上饭,老人们主动把自家的饭盛好给我们端来,让我们很感动。”施工班组负责人张玉军说。

惠民路,就在心连心、手牵手的协作下,一步步畅通。

(小标题)一卷“工笔画”,在“绣花”中绘就

与传统古街采用石板路不同,即将开街的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路面全部采用没有明显凸凹的石材铺成,显得有些另类。

“前期入户调查时,不少老人反映石板路一旦下雨下雪很滑,希望改造提升工程考虑居民的现实需求,我们积极和区政府、中京公司沟通,最终将相关建议纳入施工方案。”贴廓巷社区居委会主任鲁进宝对前期工作记忆犹新。

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兼顾文化氛围营造和群众生活需求,下好“绣花”功夫,以精雕细琢让街区更宜居,是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提升改造工程的突出特点。

类似石材路面这样的便民举措,在步行街上还可以找到很多:清理原有违建后对房屋进行修补并采用优质真石漆进行装饰,尽可能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在沿街已有民宿、商店的基础上兼顾红色主题和居民生活方便,设置小木屋、小推车经营点位,吸引众多商户咨询进驻……一卷城市街区“工笔画”已然绘就。

伴随着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的整体完工,“工笔画”正在以新的速度和动能不断向前铺展:步行街东接洛邑古城、西接直通十字街夜市的南门口街,将成为洛阳老城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其他文化旅游景区和特色商业街区一道点亮洛阳夜经济,激发文旅新活力。通过工程推进,洛阳文保集团和老城区政府积累了一批改造提升老旧街区的经验,形成了推进特色文化街区建设的出色团队,成为推进豫通街、周公路等一批重要街区改造提升工程的中坚力量,正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走出文物保护与惠民利民相结合的洛阳特色路子,擦亮洛阳城市名片。

充分尊重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微改造”实现“蝶变”,以“绣花”功夫将便民、利民、惠民要求落实到每个细节……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已张开双臂热诚欢迎四海宾朋漫步其中,共同开启一段红色之旅,感悟“古今辉映、诗和远方”万千气象!

1 阅读:15

河洛纵横

简介:关注民生,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