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破陈腐旧套,骂鬼不鬼贼不贼的是林黛玉吗?并不是,是薛宝钗

大白话曹雪芹 2025-03-22 13:12:44

·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女先儿说书讲了一个凤求鸾的故事。说有一个叫王熙凤的大家小姐遇到了一个清俊书生,就想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并且贾母给出了一个评价: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么,贾母骂的这个人是谁,是林黛玉吗?实际并不是,而是薛宝钗。

·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贾母这是在骂林黛玉,是因为夜宴中间的一个小插曲。元宵节贾府开夜宴,贾母让贾宝玉给众姊妹斟酒,只有林黛玉一个人特殊,她和贾宝玉做了一个出格的行为。

·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 林黛玉大庭广众之下喂贾宝玉喝酒,这在重视礼仪规矩的贾府里是极其出格的行为。

· 这难免让人遐想,两人在公共场合能做出如此亲密的举动,在私下里不定会做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 贾府里人员众多,并不是只有对贾宝玉林黛玉好的人,还有很多嫉妒贾宝玉林黛玉的人,譬如赵姨娘贾环等。他们没事还想编排贾宝玉林黛玉,稍微有点把柄肯定会添油加醋诋毁污蔑贾宝玉。

· 金钏跳井自尽之后,贾环就向贾政告状说是贾宝玉强奸了金钏才导致她跳井自杀的。从而引发了贾政暴打贾宝玉。

· 古代社会极其重视个人和家族的名誉,讲究男女大妨,遵循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在公开场合更要注意形象。贾家过中秋开夜宴,男人和女眷之间要当屏风来隔断。所以,林黛玉给贾宝玉喂酒这个作法欠妥。

· 正因为林黛玉的这个行为不妥,贾母才在后来借女先儿说书批评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说她见了清俊男人连父母书礼都忘了。结合林黛玉喂酒贾宝玉的情节看,贾母骂的人似乎的确就是林黛玉。但贾母之后的举动却为林黛玉洗了白。

· 贾母先是批评了故事里的女主角王熙凤,但转而就批起了谎,说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可能是真的,既然是大家小姐,身边必定不会缺少跟随的人,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这个故事不过是读书人臆想编造出来的。

· 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第五十四回)

· 贾母不但给出了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的论据分析,并且还拿实际例子做了证明。她说不但那些世宦书礼大家不可能,就是眼下我们这中等人家也没有这样的事。贾母用自家荣国府做了证明。这何尝又不是用批谎来为贾府正名?告诉在座的各位,荣国府各个小姐主子身边丫头众多,众目睽睽之下谁也不可能做出出格的丑事。

· 并且在筵席结束放烟花的时候,贾母搂着林黛玉在怀中,说明贾母并没有因为林黛玉喂酒贾宝玉这件事而厌恶黛玉。贾母批谎实际上是为林黛玉出格的行为做出解释,她们不过是小孩儿心性,从小一块儿长大做出的举动。

· 那么,贾母批谎骂的不是林黛玉,她到底是骂的谁呢?答案是薛宝钗。

· 林黛玉和贾府三春的人员配置相同,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贴身掌管钗钏的两个丫环外,还有五六个洒扫房屋的小丫环。这些人就保证了林黛玉的清白。但薛宝钗不同,她身边只有莺儿这一个丫头。薛家住进荣国府,一切使费自理,不需要贾家提供人员。也正如此,查抄大观园的时候,查林黛玉而不查薛宝钗。

· 除了林黛玉不可能做出出格的事,就连住进大观园的其他姊妹也不可能。比如薛宝琴、李纨、李绮、李玟。因为她们与贾家的小姐们同住,身边同样配备有这些丫环奴仆们。

· 正因为薛宝钗身边不像贾家姊妹一样服侍的人员不少,所以反而有可能像女先儿故事中的王熙凤一样,见了清俊男人就把父母书礼都忘了。虽然表面上看,薛宝钗行事妥当,深得人心。但实际上她才是最有可能是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人。

· 薛家自从住进荣国府,不久便传出金玉良缘的传言。薛宝钗百般讨好贾母王夫人,过十五岁生日点贾母爱看的戏爱吃的食物,金钏跳井开导王夫人还让金钏用了自己的衣服装裹。更有不论白天黑夜经常往贾宝玉的怡红院跑。不但大中午坐在贾宝玉窗前绣鸳鸯,而且经常大晚上来怡红院坐着不走,连晴雯都烦了她。

· 种种情况都说明,薛家住进贾府目的并不单纯。薛家举家北迁京都就说明已经不会再回去金陵老家。薛宝钗进宫选秀失败,贾宝玉便是最理想的婚姻对象。薛家一直住在贾家不走,目的极有可能就是促成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

· 编辑薛宝钗的行为恰恰对应了故事中的王熙凤,见到清俊男人就想起了自己的终生大事,而薛宝钗房中的莺儿,不但不会阻止丑事的发生,而且有可能会极力促成金玉良缘。如此看来,贾母骂人说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可不就是薛宝钗吗。

0 阅读:13

大白话曹雪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