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国库里有什么?揭开大唐盛世的财富秘密

微格尔 2025-02-11 05:46:46

说起大唐帝国的强盛,我们首先会想到“开元盛世”。简单的四个字,意味着什么?究竟有多“盛”?很多人也许难以想象。

但如果你穿越回天宝八年,即公元749年,有机会跟随唐玄宗和他的朝臣们进入国库参观,就能明白“开元盛世”的含金量有多高。

在平时不对外开放、“天下财富归左藏”的大唐国库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亮瞎了大臣们的双眼,肆意展现出大唐的强盛国力,也是“开元盛世”的具象化体现。

国库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经济基础的象征,可想而知它有多重要。大唐帝国的强盛,离不开国库,它是唐朝财政管理、经济运转的基石。国库系统的完善发展和管理运作,也影响着王朝的兴衰。

历史文化专家葛承雍教授的《大唐国库》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代国库制度的著作,从唐代国库制度切入,对大量历史典籍、文献、碑刻、文物考古等资料进行梳理,系统化地阐述和解读唐朝国库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功能运作,为我们了解大唐帝国的兴衰嬗变打开了新视角。

从唐朝国库的机构、职能、制度、沿革、演变,到唐朝财政制度、经济政策、税收制度的影响和演变历史,对日本国库制度的影响,以及法门寺和何家村文物珍宝与国库的关联考察,翔实丰富的史料与条理清晰的分析总结,使得这本学术性著作有着很高的可读性,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唐代国库是一个管理体系庞大而重要的国家机构,由独立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即独立于户部的太府寺,通过户部、金部、度支、比部、御史台五大部门建立了国库机构内部制约关系,对财政税收政策的制订、资金物资出入库都有完备的制度管理。

“国库”是一种通称,还细分为多种库。正库即中央国库和地方正库,中央国库又分为左藏库、右藏库,分别有不同的职能。左藏是中央总金库,管理着国家的财政出纳;右藏掌管各道州县常贡的金银珠宝。

但在不同的时期,国库会有所变化和调整。比如安史之乱后,在文献里几乎看不到右藏的信息,据推测可能是被合并调整了。不管怎样,左藏始终占有核心地位,唐玄宗带领朝臣们参观的国库也是左藏。

除了整体的管理制度,还有专库储备制度,即针对不同项目的资金管理,如军资库、延资库、少府监库、和籴库、公廨钱库等。

记得看《庆余年》时,男主被授予管理“内库”的官职,当时以为这是一个谐音梗的笑点。现在才知道,大唐确实还有个内库,就是由宦官管理的皇室财政库藏,也就是专门给宫廷提供奢靡生活所需的资金和物资。

内库主要靠国库支拨,同样有着严密的管理制度,还设有多种物资的库房,如藏书库、武器库、器物库、服饰库、茶叶库等。

虽然唐代国库管理严密,但庞大的机构要顺利运转并不容易,同样存在着许多空子,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也使得其管理运作深受皇帝喜好和心情的影响。

唐玄宗时期,国舅杨国忠就经常利用他的身份地位插手国库进行敛财,而玄宗也没有进行管束,最终使得财政制度腐化。后来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下,国库的崩塌也导致帝国的崩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唐国库既为大唐帝国的国力强盛提供了支持,也成为帝国经济衰败的一个坍塌点。

以史为鉴,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国家坚实的经济后盾,要打造这副盾牌,也需要有完备严密的制度和监管执行。

0 阅读:6

微格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