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和老公在机房加工茶叶。
老公开玩笑地跟我说,你怎么不给我生个女儿呢?
“你的基因和染色体都是Y啊,怎么生女儿”,我一句话回过去,老公瞬间不说话了,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然后,这事还没完。
到了傍晚,儿子放学后也来到了机房。他一见爸立马就递上一瓶百事可乐说:“爸爸,给你买的”。
老公见状,立马接了过去,这可是他的最爱。
就在老公接过百事可乐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老公满脸的欣慰,同时又有些受宠若惊的表情浮现。
我心想,这下老公应该切实感受到了儿子的好了吧!
后来我跟老公说,我们家儿子比女儿还要贴心,他跟你也很亲时,他点点头笑了笑。
其实,儿子的好还远不止这些。生活中,儿子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值得称赞了。
不过话说回来,到底是生女儿好,还是生儿子好,这话题可能千人千面,但我觉得都挺好。
在我看来,根本不在于选择是生儿子还是生女儿(这也没法选择),重要的是父母要把孩子培养好。
培养好了,怎么都好。
可若没有培养好,或者父母不懂如何培养,那无论是生儿还是生女,可能都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亲戚的女儿,从小爸妈就很宠她。还没出嫁之前,上学时上学,周末了在家偶尔干点家务活,其它时间都是玩。
毕业后出去打工,还没半年,女儿就找了男朋友,奉子成婚。然后住在爸妈家,一直到生二胎才从爸妈家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住。
其间,她的哥哥弟弟全都结了婚,并且也都有了二胎。
在父母的保护下,亲戚女儿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什么事,由此,她对于人情世故也是全然不知的,更别说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了。
当然,儿子也并不是都好。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打父母,甚至是谋害父母的儿子也比比皆是。
但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有因果,关键还是在于父母如何养育孩子。
真的,凡事无绝对,生儿生女都是一场天赐的亲子缘分,把孩子养育好才是重点,是儿是女并没有那么重要。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如何养育好一个孩子,我觉得自己挺有发言权的。
从大儿子到小儿子,正是因为有前车之鉴,有历经数年的读书学习,还有我对养育孩子的反思,到现在,我心里无比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去养育一个孩子。
★ 品格培养是树人之根本
一句广为人知的话说: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品格决定命运,孩子的品格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学习成绩可上可下,全由自己掌控。品格却不是,它需要父母在孩子小时就培养好。
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志士无不都是品格高尚的人。他们或许学习成绩不好,但也不妨碍他们后来的成功。
品格培养才是树人之根本。
★ 劳动习惯是生存立身之本
这次上海疫情,有一个事件很扎心。
上海大润发南汇店店长王先生在对记者讲述自己接到的求助电话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些00后或者刚工作的年轻人,在电话里告诉我,因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家里连锅都没有,肉啊蔬菜啊,对他没有意义。他什么菜都不要,就要泡面饼干,再配点水果。”
作为成年人连饭都不会做,当生活中出现了意外,他只能借助于泡面饼干度日,想想就觉得心酸。
不得不说,劳动的缺失,“饭来张口”的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
无常是这个世界里最大的正常,拥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会干家务,能做饭菜,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的基础能力。
★运动习惯是强身健脑之源
有个好身体和好脑子,比什么都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身体是1,其它是0。只要1在,0就有意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好身体从哪里来?当然是运动。
《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说:
“运动不仅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运动让孩子更聪明”。
没错,运动习惯是强身健脑之源。拥有运动习惯的孩子,不仅身体好,脑子也更灵活。
我们最为熟知的钟南山院士,80多岁的年纪也依然保持着每周运动的习惯。
慢跑、双杠、室内划船等等,他让自己的身体一直保持一定的强度,好能够做工作。
由此可见,运动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品格培养、劳动和运动习惯,这三者才是养育孩子之根本,跟是儿是女没有关系。
结语归根结底,生儿生女都好,来什么就接受什么,是什么就爱什么,身为父母,我们只要谨记好好培养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