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才华并重,人品与行为低劣的一代诗人

喝酱油耍酒疯 2020-09-03 19:32:24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句近乡情更怯,不知道引起了多少游子的共鸣,能写出这样优秀的诗句,按照阅读理解的套路来分析,作者应该是一个内敛的谦谦君子吧,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作者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就是初唐诗人宋之问。

如果一个人有钱、长得帅,又很有才华,那在现在这个社会,肯定是顶级流量的存在了,地位肯定也没得说,但在古代,如果你仅有这三样,还是不够的,顶多也会有一大批粉丝追捧你,但对你的政治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却是毫无益处的,像帅哥嵇康、李白这些人就是仅有这三样的,一生名气虽大,却始终没有做过高官,结局也不怎么好。

但如果你懂得跟对老板,像溜须拍马、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这些技能都掌握了,就能获得至高的地位。代表人物就是潘安和宋之问。

潘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首,为了自身前途,选择依附了权臣贾榓,好歹是内心做过挣扎的,而这位宋大人却是志向如此,见风使舵,武则天的两大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个权倾一时,他就鞍前马后的效劳,连给哥俩端夜壶这种事都能做出来;武三思把持朝政时,为了荣华富贵,不惜出卖冒死收留自己的至交好友。

张家兄弟剧照

其实,宋之问出身并不算显赫,偌大的家业都是他那文武双全的老爸一手打下来的,当时他老爸宋令文那可是一号人物,诗文、书法、勇力三绝,宋之问三兄弟刚好没人遗传了一绝,分配的还挺平均,偏偏这个宋之问遗传了他老爸的诗文基因,年纪轻轻的就以才貌双全闻名遐迩,可谓是颜值与才华并重。

说到他的才华,后世将他与沈佺期并列,同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倒是为中国古文化做出了贡献,但他早期的诗词多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类的逢迎之作,要不是辞藻华丽,对后世有一定的研究作用,相信也不会流传下来,后期翻了车,到了写了一些经典之作,伟大诗圣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跟他还是至交,连大名鼎鼎的陈子昂、李白、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等人都跟他同被后人称为“仙宗十友”,可见,单以才华,他的地位是有多高。

才华没问题了,颜值又是当时排的上号的帅哥,又值武则天执政时期,男宠盛行,以他的秉性,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的,对比武则天其他的男宠(说好听点叫面首),像薛怀义、张家兄弟,都是徒有其表,绣花枕头,没有一点才学,而宋之问却是颜值不输他们,才华又碾压他们,双核的配置,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信心满满的,当时已经是朝廷命官的他就写了一首艳诗给武则天,大概意思就是愿意做男宠,专心侍奉皇上,武则天亲自面试,没过几分钟就讲他打发走了,原来,他有一个毛病——口臭,一说话把这女皇帝熏的不要不要的,私下里武则天还跟其他大臣说过这事,说宋之问啥都好,就是口臭的厉害,可惜了,后来都知道他这黑点了,这条捷径是不通了,还是只能依附张家兄弟吧,没办法,人家哥俩没口臭。

武则天画像

如果这些为了生存而做的一些手段还可以原谅的话,那接下来这两件事情就更能凸显他的低劣人品了,他有个外甥叫刘希夷,据说比他还大五岁,看,人家不但颜值高,才华高,辈分也挺高,实打实的“三高人群”。

当时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里面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经典诗句,宋之问看到后,很是喜爱这两句,知道这两句将来肯定会流芳百世的,就想据为己有,跟刘希夷商量能不能把这首诗的署名权转让给他,刘希夷没同意,恼怒之下,宋之问就命人将熟睡中的刘希夷用重物压在胸口上,给活活压死了,要说这刘希夷睡的也够沉的,这一死睡直接睡死了一代前途光明的未来之星。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诛杀男宠张家两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树倒猢狲散,宋之问被贬到了广东,当时那可是蛮荒之地,他哪能受得了那里的气候和环境,次年开春就偷偷的跑回了洛阳,好友张仲之冒着欺君之罪收留了他,每天好吃好喝养着他,后来,武三思上位,张柬之下台,张仲之等人眼见武三思祸乱朝纲,国将不国,就密谋刺杀之,宋之问听说后,知道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忙派人通知了那位新宰相武三思,结果,张仲之等人被满门抄斩,宋之问不但没有被问罪逃跑的事,而且还升官发财了。

朝政动荡不安,宋之问用自己的小人信条,倒也以中高级官员的身份活到了五十多岁,直到后来唐玄宗继位,来了个新账旧账一起算,这才将他赐死,颜值才华辈分并重的宋之问就这样结束了他辩证矛盾的一生,他的作品和人品就由后人去评说吧。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