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逛上海博物馆——雕塑馆(二)

正诚玩转文化 2024-10-16 06:04:33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大量多种材质的雕塑作品出土。夏、商、周三代在早期雕塑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玉、石、骨雕刻和青铜铸造等瑰丽的工艺性雕塑。

秦汉时期的雕塑,品类繁多、技艺精湛,墓葬雕塑形成规模,画像砖石艺术具有时代特色。 东西方雕塑艺术的交流,随着东汉时期佛教造像艺术沿丝绸之路传入汉地,掀开新的篇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中蔚为大观。石窟、寺院宗教雕塑进入繁盛时期,墓葬雕塑继续发展。

↑白石佛像 北齐 高164厘米,宽62厘米

这件南北朝时期的石佛坐像,原名: 释迦石像。由白色大理石立体雕成。这尊白石造像选材上乘雕工精湛,相关研究认为其可能源自北齐皇家石窟——响堂山石窟,是一尊珍贵的北齐皇家造像。

↑白石佛像

近似尺寸和风格的佛像已知的在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巴黎塞努奇博物馆以及日本也有收藏。北齐白石造像主要源自河北省的曲阳、定州和邯郸境内,这里是北齐定州和国都邺城的影响范围。定州有优质石材和雕刻传统,邺城多良工和图样粉本。

贴体的佛装和头光的纹样受到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佛像头部较大,上身修长,整体塑造几何化,北齐特征鲜明。这种样式对隋代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

↑石佛像 东魏(公元534-550年)

这件东魏时期的石佛坐像是山西博物院调拨,两只前臂缺失,衣纹刻画紧贴身体结构,薄如蝉翼,刻画简洁明快。

↑石佛像 东魏(公元534-550年)

↑石一佛二菩萨像 东魏(公元534-550年)

↑石一佛二菩萨像 东魏(公元534-550年)

↑石一佛二菩萨像 东魏(公元534-550年)

↑石佛像 北齐(公元550-577年) 高144厘米,横80厘米 山西省博物院调拨

这尊北齐的石佛像雕刻非常精美,高浮雕佛立像,面容含笑、衣纹繁复,背后火焰纹莲花等纹样也是精美至极。

高144厘米,横80厘米

↑石千佛造像碑 北周(公元557-581年) 高171厘米,长81厘米,宽17厘米

这件石千佛造像碑,碑身满布坐于佛龛内的小型千佛,在碑正背两面各有一大龛,主尊分别雕刻释迦牟尼佛与弥勒菩萨,均胁侍两弟子、两菩萨、两力士。整个造像碑表现了佛法的延续与无穷尽。碑上造像粗短、圆润,为典型的北周风格。

在碑的中上部有一大龛,雕刻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主像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旁各有一狮子作守卫状。虽然这千尊小佛像形体很小,但每尊小像,人物的刻画却极为精致,眉、眼、鼻、嘴、雕刻精细。刻画如此众多佛像,与大乘佛教宣扬的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有关。

↑大势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观世音和大势至是西方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一起,被称为“西方三圣”。 这尊菩萨头戴宝冠,面相丰圓,表情端荘;滿饰的璎珞,具有富丽华貴之美。而且可以看到衣服上还有没脱落干净的石绿颜色。

↑石大势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隋代造像在南北朝遗风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形象优美典雅,装饰繁丽的艺术新风。

隋代工匠在表现菩萨面相秀润、体态俊美、装束华丽的同时,还刻意表现菩萨的慈祥温和、恬静安祥、怡然自得的神态。

↑石大势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石大势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石大势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石大势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石菩萨像 隋(公元581-618年)

↑杨长史石造像碑 唐开元九年 (公元721年) 高129厘米 山西省博物馆调拨

造像碑首雕四条蟠龙,龙首向下,分居碑侧;正中雕一小龛,龛内雕释迦佛坐像一躯。正面大龛雕造善跏倚坐弥勒佛像,两手置于双膝,两脚下放向外呈八字形,踏于莲花座上。大龛的正面上、左、右三方边沿刻有:朝议郎行□卅遼城府长史后任泌卅安乐府长史杨□□妻张四娘开元九年十二月等铭文。整个造像显出唐代造像体态丰满、健壮的盛唐气息。

↑相里碧徵造石阿弥陀佛像 唐开元癸亥(十一年)(公元723年) 高78厘米

↑相里碧徵造石阿弥陀佛像 唐开元癸亥(十一年)(公元723年)

↑相里碧徵造石阿弥陀佛像 唐开元癸亥(十一年)(公元723年)

↑石菩萨像 唐(公元618-907年)

此菩萨立像右手上举至肩,持柳枝,左手残缺,披帛绕身两道,沿双臂垂下,戴项饰,璎珞交叉胸腹间以兽面装饰。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跣足立于仰莲座上。菩萨身形健美,比例协调,具有初唐高宗时代洛阳造像特征。

↑石造像 唐(公元618-907年)

↑石造像唐(公元618-907年)

↑石佛头像 唐

此佛头源自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力士外侧下层圆拱形大龛内三尊等身立佛的中尊。这些等身立佛可能是根据唐玄宗敕愿或其亲信为玄宗做功德所造。

↑石佛头像 唐(公元618-907年)

佛头浑圆,面庞饱满,呈现盛唐开元年间的特色。

龙门石窟奉先寺九身露天大像之间补凿有规模接近的二十一个佛龛,每个龛内雕凿一尊至五尊不等的等身立佛,现存四十九尊。此佛头源自奉先寺北壁力士外侧下层圆拱形大龛内三尊等身立佛的中间一尊。这些立佛高近一米九,面庞饱满,躯干伟岸,稍显肥胖,呈现盛唐开元年间的造像特征。相关研究认为,这些等身立佛可能是根据唐玄宗敕愿或其亲信为玄宗做功德所造,肥胖型的佛像样式源于长安,是研究龙门石窟与唐皇室关系的珍贵资料。

↑石天王头像 隋(公元581-618年)

↑石天王头像 隋(公元581-618年)

↑石天王头像 唐(公元618-907年) 高60厘米,宽40厘米

此天王头像源自龙门石窟万佛洞东壁窟门北侧的天王像。头像五官雕刻富有张力,体量硕大,气势逼人。

当时有小朋友在现场看到这座天王头像还说“长得吓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金刚天王都是面目狰狞的形象呢?佛教既然宣扬普度众生,诸佛神像都慈眉善目,而金刚却是怒目圆睁。一般四大金刚都会设在前殿,往后才是菩萨、佛。

就跟钟馗类似,狰狞面目对作恶多端的魑魅魍魉形成震慑,此外也是对心怀恶意的人让其心生敬畏。

↑石天王头像

龙门石窟万佛洞是由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主持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灵璨造石佛三尊像 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 张叔诚先生捐赠

↑中间 局部

↑左侧 局部

↑右侧 局部

↑天王石像 唐 高72厘米,宽52厘米

从隋唐开始,特别到宋元明时期,天王、力士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脱离了单纯的佛国护法形象,独立出来受人供养。天王是佛国世界的护法,故以武士形象出现,背带光圈,脚踏小鬼。脸型似西域人、体格极其健壮,是唐代天王像的重要特点。

↑天王石像 唐 高72厘米,宽52厘米

这件唐代的天王像双眼圆瞪,威严勇猛;身穿盔甲,腰间束皮带,胸部肌肉凸起,出色地表现了男子的健美体魄。天王的脚下匍匐着两个垂死挣扎的小鬼,更衬托出其威猛的形象。这尊护法天王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杰作,再现了唐代武士勇猛善战的雄姿,体现了壮美的时代精神。

↑石佛像 唐(公元618-907年) 高79厘米

这尊唐朝的石佛像,佛束肉髻,面相丰满,二眼微合,抿嘴端坐,神态庄严。身披袈裟,结跏趺坐,露出的前胸和整个身体,显现了唐代造像体形饱满壮硕的特点;硕大的袈裟将盘腿和佛座遮盖,袈裟于佛座处似成下悬的帷幔褶叠,极具质感。

↑石佛像唐(公元618-907年)

整件造像既体现了佛的庄严和宁静;又仿佛是位神情安祥,体态端庄,盘腿入定的高僧形象。此类造像更具写实韵味,是中晚唐造像的典型风格。

↑佛石坐像 唐

↑石天王像 唐(公元618-907年) 高79.7厘米,宽30.8厘米

↑局部

↑焦真机石造像龛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

↑石老君像 高145厘米 唐(公元618-907年)山西省博物馆调拨

唐代统治者奉老子为远祖,因而道教造像兴盛。这尊老君像凭几而坐,但身前凭几已缺失,右手已残,原来可能持有麈尾扇。

此像为唐代老君像的典型作例,其头部发丝后理,头顶应有道冠、惜残。面相方硕,长眉细目,嘴唇微闭,下颌长须半残,脸部表情道貌岸然;躯体饱满壮实,身着宽领大袖道袍,盘腿坐于八角形坛座上。老君像两手、右手处与盘腿座前之饰物均残缺。 一般老君像的造型都比较小,此件唐代老君石像,其造型之大,在道教造像中极为少见,故弥足珍贵。

感受原创之美,传承中华文化!

[心]欢迎关注、点评[心]

0 阅读:5

正诚玩转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