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发生相对少见,据估计约占整个室上性心动过速的10%,男性多于女性,体表心电图呈典型的“锯齿波”。
房扑的类型和发生机制
心内膜激动标测和刺激技术研究表明,房扑发作时存在着兴奋裂隙和拖带现象,从而确定房扑发生的病理机制为累及大块心房肌组织的大折返环,这一大折返环通常位于右心房。折返环的关键组成部分亦即缓慢传导区,常常位于右心房的峡部,介于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之间的三角区域,又称Cohn三角。很少情况下,折返环的构成围绕心肌瘢痕组织或外科手术切口,或局限于左心房内。
根据折返环路的解剖位置,可分为典型房扑和非典型房扑两类。前者的折返环位于右心房,依照激动的传导方向又分为Ⅰ型房扑(激动的传导方向为逆钟向)和Ⅱ型房扑(激动的传导方向为顺钟向)。前者的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心房扑动波向下,V1导联心房扑动波向上;后者恰恰与之相反,Ⅱ、Ⅲ、AVF导联心房扑动波向上,V1导联心房扑动波向下。非典型房扑的折返环位于右心房外的解剖或功能障碍区,通常无固定的折返环路,非典型房扑根据房扑的折返环所在部位又可分为右房复合环折返房扑、右房游离壁折返房扑、左房房扑、间隔部房扑、冠状窦参与折返的房扑等。
房扑的常规射频导管消融
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扑的成功率达90%,复发率5~15%,并发症少,所以,射频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治疗发复发作的症状性房扑的最好方法。
房扑发生病理生理和解剖机制的阐明是导管消融的基础。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扑已成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不易复发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右心房峡部成为房扑大折返环的一部分时。消融后峡部出现双向传导阻滞是消融成功的可靠标志。但房扑的划线消融一般耗时较长,消融成功后有时会出现心肌酶短暂升高,甚至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下移,不需要特殊处理。常规射频消融术I、II型心房扑动均适用。
房扑合并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Kongsgaard等认为,对既有房扑又有房颤的病人,施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终止房扑后,部分房颤得以根治;即使仍有房颤发作的患者,其心室率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也容易控制;部分患者于射频导管消融术终止房扑后,较射频导管消融术前用药物易于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
CARTO技术:应用CARTO技术,通过仔细分析三维重建后指导房扑的射频消融能够缩短X线曝光时间和曝光量,为治疗房扑的实用的方法。根据CARTO技术,通过仔细分析三维重建后的电激动图、传导图和电压图上显示的折返环关键峡部(传导速度慢),设置最短消融径线,逐点进行线性消融。尤其对于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从电解剖图上能够显示房扑折返环的激动方向,关键慢传导部位和宽度、确定传导的关键部位,以确定消融部位,保证线性消融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达到提高消融成功率的目的。
心腔内超声指导房扑消融:心腔内超声可很容易地观察到作为 RFCA消融定位标志的右房 5个部位: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的嵴部;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及尤氏瓣;右心耳底部;卵圆窝;冠状窦口。国外目前已有应用该技术于I型房扑进行消融的报道,初步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