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寒风呼啸,雨雪交加,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坐着飞机,急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此次他的行程如此急迫,是特地去向美国人“请罪”的。
在美国国会大厦里,日本首相不停地弯腰、鞠躬,几乎是声泪俱下地道歉说:“我国的东芝公司贪图利益,犯下了极大的错误,请宽大处理!我们一定严惩当事人,并支付巨额的赔偿金……”
然而美国人并不买账,美国总统里根阴沉着脸,指责道:“作为美国的盟友,你们竟然与苏联人私底下交易,而且还是军工生意,这让‘冷战’的天平倒向了苏联一方,让我们的军事优势受到了极大损失!”
69岁高龄的日本首相,白发苍苍,唯唯诺诺,低头聆听着美国人的斥责,不停地点头哈腰,痛斥自己的失职。这一幕,被美国记者们记录了下来,成为轰动世界的爆炸性新闻。
日本究竟做错了什么,惹得“美国爸爸”大发雷霆?乃至于一国元首亲自去道歉?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1987年发生的震惊西方世界的“东芝事件”,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美苏冷战的复杂关系。
美苏冷战军事较量,苏联潜艇暴露软肋上个世纪的下半叶,世界处在“冷战”状态,美国和苏联这两大势力,相互敌对,暗自较量,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力量,彼此之间不停地“秀肌肉”,并且,还各自拉拢了一帮小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对抗阵营。
当时,苏联成功研制出了“核动力潜艇”,苏联人一度曾骄傲地说:“我们的核潜艇能隐藏在深海之中,游弋在世界各地,一旦上浮到水面,就能迅速攻击美国的航母,这将是对他们最致命的打击!”。
但是,美国人也不甘落后,他们有先进的探测技术,对此反唇相讥到:“可惜,苏联人潜艇的噪声实在是太大了,只要他们一进入公海,我们在盟国的各处驻军,就能迅速探测到目标,甚至远在几百海里之外,超声波探测就已经锁定了苏联潜艇的位置。”
这让苏联人很头疼,苏联海军意识到核潜艇的软肋,向国防部汇报,提出了改进设备的要求:“我们的潜艇一出海,就会被美国人探测到,原因在于——我们的机床加工技术太落后,导致螺旋桨旋转时的噪声很大。只有获得西方国家高精度的机床,才能生产出噪音很小的潜艇来。”
所谓的“机床”,是一种专门制造机器的机器。这话听起来有点拗口,通俗一点解释,就比如潜艇的螺旋桨——这本身是一种体积很大的机器,而这种大型机器是不可能通过手工制造出来的,必须用专门的机器来制造,于是,能够“用于制造机器的机器”就叫做机床。
在当时,能生产高精度机床的国家很少,也就只有欧美等几个少数发达国家才有。从七十年代开始,苏联人就想办法,暗中与意大利的达涅利公司谈判,想偷偷购买他们的机床回来。但是,经过权衡考虑,意大利方面最终还是拒绝了,因为意大利所属的“北约组织”是美国阵营,与苏联是敌对关系,他们必须遵守对苏联的“禁运规定”,尤其像机床这种高精尖的机器,更是不能轻易卖给对方。
苏联人并不甘心,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的日本。当时的日本崛起成了工业化大国,所生产的高精密度的机床,在国际上也是堪称一流的。但是,日本也是美国的盟友,他们敢把机床卖给苏联人吗?苏联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跟日本人接触,但是,出乎他们的意料,日本人竟然爽快地同意了!
日本与苏联私下交易,瞒天过海闷声发大财那是在1980年,莫斯科的轻工业品进出口大会上,苏联进口公司的副总裁奥西波夫与日本员工聊天时,特意透露了一个信息:“苏联政府正需要一种数控机床,可以用来制造大型船舶推进器。只要你们联系到合适的日本公司,我们出价会非常的慷慨!”
这位副总裁奥西波夫,只是笼统地说“苏联要制造大型船舶推进器”,没有透露是关于军工业的核潜艇制造,让日本人放下了戒心,其实,这位副总裁的真实身份,是苏联隐秘机关的特工——也就是“克格勃”,他们在暗中与世界各种势力打交道,并直接服务于苏联政府,有着神通广大的力量。
听说有一笔大生意可做,日本人自然很愿意,于是联系到本国著名的东芝公司,他们生产的机床的精密度,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当然,东芝公司开价也很高,一台机床要价10亿日元,按当时的汇率折算,相当于500万美元——各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00万美元,可是一笔巨额的资金啊!
日本人这样“狮子大开口”,是因为他们知道,苏联人做买卖总是会大幅砍价,常常要砍掉一半的价格,所以这次要价故意提高了很多。只是没想到,苏联方面竟然没怎么还价,只是稍微打了点折而已,就迅速地敲定了,而且,他们一口气就要预定四台机床!并准备一次性支付,总金额高达38亿日元!
这让东芝公司大喜过望,没想到苏联人做生意如此豪爽!简直是一笔飞来横财啊!面对如此巨额的利润,东芝公司领导层决定冒着巨大风险,也要做成这笔生意。
那么,怎样把机床卖给苏联人呢?要知道,日本是美国的盟友,和前面提到的意大利一样,按照国家之间的同盟协议,这种高端仪器都是属于“禁运范围”的。
但是,有钱赚,就不怕没有办法,只要胆子够大——东芝公司想到了一个曲线的方法,他们第一步先把机床运到欧洲,出口到北欧国家挪威,这是被允许的;然后第二步,再由挪威公司转手,偷偷卖给苏联。
这里咱们多说一句:其实呀,挪威也属于美国阵营,但私底下一样也在和苏联做交易!挪威与苏联距离很近,只隔了一道海峡,货物运输只需要半天,就能运到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波兰,时间短暂,动作迅速,常常神不知鬼不觉。
就这样,通过周转,苏联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高精度机床!并且,还邀请东芝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他们进行安装,苏联人把一整套机床的使用原理都学会了!
美国人慌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夹杂着疑惑,萦绕在心头。美国海军向国防部报告:“苏联人一定是掌握了什么更高端的科技,这几年里发展迅速,可是,我们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一切,由于伪装得非常巧妙,而被美国人所忽略了,包括日本政府,也没有注意到东芝公司的暗箱操作,一切风平浪静。
真相曝光美国人震怒,日本首相亲自赴美道歉时间一点一滴地流淌着,转眼间,五、六年就过去了。
在这几年里,美苏之间的冷战,继续僵持着,双方在军事领域你来我往,依旧吭哧吭哧地较着劲。
只是,美国海军却越来越发现不对劲了:以前,但凡苏联的潜艇到达公海时,就能迅速地探测到它的位置;可是近些年来,无论是在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都很难再探测到苏联潜艇,就像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说明什么?说明苏联潜艇的静音降噪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美国人慌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夹杂着疑惑,萦绕在心头。美国海军向国防部报告:“苏联人一定是掌握了什么更高端的科技,这几年里发展迅速,可是,我们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美国人根本没想到这背后有日本公司的原因,他们费劲心思,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军事情报,只能感叹苏联的军事实力强大。
直到1987年,日本东芝公司发生的一个偶尔事件,才暴露了真相。
起因是与东芝公司一名叫做熊谷独的员工,因为与上级发生纠纷,而被开除了。要知道,在日本,员工基本是“终身制”的,在一家公司里一干就是一辈子,而员工一旦被开除,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位员工对东芝公司充满了怨恨,而恰恰他对当年苏联购买机床的事情是知情的,于是,他愤怒地向西方世界揭发了东芝公司的勾当,这震惊了欧美各国!
很快,美国政府要求日方彻查此事,日本政府也是吓得一身冷汗,迅速对东芝公司展开调查。但东芝公司极力否认,并且早就准备好了假合同和假的技术文件,想隐瞒过去。美国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查出点名堂来,于是继续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并亲自派美国官员参与调查,最终,查获了东芝公司与苏联交易的全部秘密资料,逮捕了涉案人员。
铁证如山,这件事在美国国会炸了锅!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美国海军丧失对苏联海军的探测优势,直到后来几十年,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美国海军仍没有绝对把握发现新型的俄罗斯潜艇。
1987年,美国朝野上下同仇敌忾,群情激愤,要求严厉制裁日本!在美国人看来——你日本只是二战的战败者,是我大美利坚的一个小弟弟,可竟然敢瞒着大哥和敌对阵营做军工生意!这不仅是不要脸、更是不要命了!
就这样,日本政府遭遇了面对美国人的最大一次心理危机。日本人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这可不是一笔简单的商业买卖啊,而是背叛了“美国爸爸”,是帮助了敌对阵营,是敌我矛盾,是叛徒行为啊!
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一幕。日本首相吓得战战兢兢,连夜带人乘坐飞机,飞往美国,于一个寒冬的早晨,赶到华盛顿的国会大厦,亲自向美国人负荆请罪来了!并同时严厉地惩罚了东芝公司,痛斥公司领导层让日本政府蒙羞,应该主动引咎切腹,向美国谢罪。
为了表示诚意,日本政府还花费了一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刊登“悔罪广告”,并责令东芝公司美国支付150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金,弄得是举国皆知;就连其中做转手生意的挪威,也吓得心惊胆战,向美国保证再也不会发生此类事件了,并且不久后,就驱逐了苏联外交官和贸易代表,表示和苏联断绝往来。
正是用这种极端卑微的方式,日本才换取了美国政府对此事的宽大处理。不过,这还是连累许多日本企业,遭到美国的打压,尤其是日本的半导体行业损失惨重,在后来的多年里,日本企业始终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而这件事中,最大的受益方自然是苏联了,只花了区区几十亿日元,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高精度机床,从而迅速改进了海军设备。
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的“东芝事件”,从中我们能窥视到,美苏冷战背景下,其他小国的生存是何等的艰难。两位“大哥”一旦有风吹草动,下面的“小弟”可就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因此,我们更要当自强,艰苦奋斗,努力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国水平,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