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怎么办?

淙淙健见 2024-09-10 14:07:27

睡眠与觉醒的平衡调节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动。诸多精神及躯体疾病都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而睡眠障碍也是日常就医行为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2015 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还会增加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痴呆、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躯体及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

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

失眠障碍的治疗原则包括:

[月亮]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

​​[月亮]改善失眠相关性日间功能损害;

​[月亮]减少或消除短期失眠障碍向慢性失眠障碍转化风险;

​[月亮]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精神障碍的共病风险。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主要是针对纠正失眠的维持因素中的不良行为和信念,是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治疗、放松训练治疗和睡眠卫生5 个部分。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一般以6~8 周为一个周期,疗效可延续6~12 个月。研究显示,对于慢性失眠患者,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疗法的短期疗效相当,但长期来看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病因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睡眠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酌情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个体化、按需、间断、足量给药。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4 周,如需继续给药,需每个月定期评估。

​[月亮]苯二氮䓬类药物

主要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苯二氮䓬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但会改变睡眠结构,主要表现为慢波睡眠和REM 期睡眠比例下降。长期或高剂量服用可能会产生戒断现象、反跳性失眠、耐受、依赖等不良反应。

​[月亮]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与γ-氨基丁酸-苯二氮䓬类受体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发挥改善睡眠作用。主要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月亮]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目前多数药物未获得治疗失眠的适应证,但临床上常用于失眠合并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酌情使用。主要包括:曲唑酮、米氮平、多塞平。

​[月亮]其他药物

小剂量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12.5~25 mg)、奥氮平(2.5~10 mg)通过抗组胺作用发挥镇静作用治疗失眠,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阿戈美拉汀作用于褪黑素受体,国外也常用于失眠的治疗。

物理治疗

主要包括光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具有悠久的历史,既有药物治疗也有非药物治疗。失眠在中医学中常称为“不寐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按摩、健体操等。

失眠的疾病管理,包括去除维持因素,防止慢性化;避免促发因素,预防复发。一般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让患者了解和掌握自我评估和应对失眠障碍的方法,坚持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并与康复团体密切配合。不同学科间也应该做到医疗信息共享,以便为失眠患者提供连续化的服务。

0 阅读:85

淙淙健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