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式日常导引法,助益肝脏舒畅体验

经络技巧 2025-04-07 22:44:44

肝贵在通不在补。莫再盲目地,把补益的枸杞、护肝之类的东西塞给肝。《素问·灵兰秘典论》早就明确的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性喜条达、舒展气机通达方为关键,而非滋补之功。

熬夜刷手机,久坐少动成习,肝气郁结较之交通阻塞更为常见。按中医五行来说,肝归属于木行,其生理特性类同春日草木需得舒展空间。今天,木子来跟大家简单讲讲“通肝养木”的导引功,使肝气能够顺畅流通,从而让人从头到脚都能感到轻松!

第 一招柔木式

通过“怒目瞪眼”激发气力。《素问·五脏生成》提到“肝气条达,则诸脏安和”。虚握空拳,触抵于章门(侧腹十一肋末端),行逆腹式以调呼吸,即纳气时拳出怒目,吐息时松拳归位(即攒拳怒目增气力)。血压高者需控目力强度,以防气机逆上冲。于晨间阳气升发之际,练习3组,每组8次。

第 二招疏木式

久视伤血损肝明。闭眼运目之法,可引导肝血滋养眼眸,纾解眼干疲劳之症。搓热手心后敷眼,以火温木,以此来温煦眼周的气血顺畅。

每注视显示屏1小时达,闭目正逆各运睛10周,继而双掌相摩生热,覆于双目之上1分钟。

第三招滋木式

建议姜丝麻油拌菠菜(脾胃寒者适合),蒜香西蓝花(胆疾慎食)。《素问·玉机真脏论》讲到:“肝气未至而强补,五脏皆枯”。青绿食材呼应肝之木性,菠菜蕴藏叶绿素,它能清理、泻除肝经所聚的的热邪;西兰花呢,则饱含着萝卜硫素,进而可以辅助疏泄肝浊这一功能。

体质配伍:肝火亢者(目赤口苦)佐银耳百合羹;肝血亏者(目涩晕眩)配桑葚黑芝麻糊。

第四招激木式

期门穴(第6肋间隙),空心掌拍打疏解胁胀;太冲穴(脚背一二跖骨交汇点)运用拇指交叠按压,每边3分钟。

操作注意:经期女性慎用重手法,孕妇禁用穴位。《针灸甲乙经》记载太冲乃“肝经原穴”,是疏肝解郁的关键所在,配伍期门穴(乳下两肋)拍打疏郁之效倍增。睡前做这套动作,纾解熬夜后烦躁睡不着之人,平息肝火,进而纾解肝火上冲之势,能够稍消解“肝火冲脑”所导致的头晕目眩。

第五招藏木式

《素问·五脏生成》强调:“人卧则血归于肝”。当半夜十二点到来的时候,胆经会逐渐,开始活跃而且如果能舒舒服服地,安安静静地躺着,就更有利于气血慢慢地,流入身体内部。到了凌晨一点,肝经开始渐渐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其实只要能稳当地熟睡,便能辅佐肝血缓缓恢复至常态。

肝同胆于五行之内皆对应着木,而水能够滋养木。晚上9点之后,尝试打坐,或者听听舒缓的音乐,如此这般,或能在23点之前就能进入深睡眠,就如同给肝木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水一般。

肝的调养,贵在“通调”而非“蛮补”。《医宗金鉴》有言:“肝气一通,百脉皆畅”。坚持练习这五式,使肝气宛如春芽破土而出,而且能够自然地做到面若桃李,目澈神清,从头到脚都显得格外轻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