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由于日本海军方面和陆军方面之间存在分歧,两大军种使用的部分武器装备都不是通用的,海军方面则有海军方面的专属型号,而陆军则有陆军专用的型号。
那这篇文章就来说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的9大专用武器。
1、三十五年式步枪有坂三八式虽然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的主要制式步枪,但海军方面则没有装备,主要使用的是在三十年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三五式海军型栓动步枪,也叫三十五年式步枪,该枪在设计、外形和基本原理上,都与三十年式步枪基本相同,也是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460米。
但三五式步枪也有一处经过改进,就比如枪的标尺经过加高,这一点和三十年式以及后续的三八式步枪完全不同,二战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也装备三十五年式步枪作战,但后来进入四十年代,三十五年式步枪开始退役,被后来的有板九九式7.7毫米步枪取代。
2、南部九四式手枪二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最常用的手枪为南部九四式,而并非是陆军使用的南部十四式,南部九四手枪在1934年开始装备日本海军方面,也叫九四式拳铳,同样由南部麟次郎设计,发射的也是8×22毫米南部式手枪弹,不过弹匣容量只有6发,有效射程50米。
在二战中南部九四式手枪除了装备日本海军军官外,也有不少装备给海军战斗机飞行员和海军陆战队的初级指挥官使用,主要用于个人自卫,但这种手枪性能很差,甚至比陆军使用的南部十四式还要差劲。
3、SIG M1920冲锋枪二战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不同,有部分作战小组都装备了冲锋枪,但由于最初日本并没有独立研制冲锋枪,只能从国外进口,二战初期的日本海军战队就装备了引进瑞士的SIG M1920型冲锋枪。
瑞士的SIG M1920实际上就是德国MP18冲锋枪的仿制型,在外形和大体结构上都与原版的MP18基本相同,套筒上面也带有密集的散热孔,不过比MP18的尺寸小一点,日本引进的M1920发射的是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配备了50发双排弹匣,每分钟射速大约600发,有效射程200米,日本人还为该枪设计了刺刀底座,习惯性的会在上面安装三十五年式步枪使用的刺刀。
4、南部百式冲锋枪进入四十年代,日本海军方面及海军陆战队开始装备他们的国产冲锋枪,也就是南部百式冲锋枪,也叫南部100式,该枪在1940年左右问世,发射的是8×22毫米南部式手枪弹,可配备50发或30发两种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大约700发。
南部百式冲锋枪还分为前期型、伞兵型和后期型三个版本,三种型号的重量分别是3.88千克、3.16千克和3.84千克,日本人也是习惯性的会在上面安装一把步枪使用的刺刀,在二战中,这种冲锋枪主要装备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日本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
5、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迫击炮二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最常用的迫击炮为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迫击炮,通常也被称为十一年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该型号在1922年开始装备使用,口径为70毫米,可发射相同口径的榴弹、纵火弹、烟雾弹等。
炮管全长大约770毫米,重量63公斤,最大射程大约1550米,曾在一二八抗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就装备了这种火炮。
6、三式81毫米轻迫击炮除了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迫击炮外,二战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还装备了三年式81毫米迫击炮,通常也被称为三年式海军轻型迫击炮,该型号实际上就是在陆军使用的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上,改进出来的海军型号而已,两者在外形上基本是一模一样,只不过称呼不同。
三式迫击炮的炮管全长大约1269毫米,全炮重量22.4公斤,可发射81毫米的榴弹、纵火弹、照明弹和烟雾弹等,火炮俯仰角为+45度~+85度,最大射程2850米,该型火炮从1937年装备日本海军一直使用到1945年,在此期间还曾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过。
7、维克斯M25装甲车二战初期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还装备了不少引进英国的维克斯M25型轮式装甲车,该型号早在1923年就开始生产,除了英国人使用外,还出口到英联邦以及南非、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其中日本就引进了不少,主要装备给海军陆战队使用,而陆军方面则没有。
M25装甲车的车身全长为5.03米,宽度2.5米,高度2.8米,战斗全重大约7.5吨,车内可容纳4~5名成员,分别为驾驶员、机枪手和装填手,主要武器配备了两挺7.7毫米口径的维克斯水冷重机枪,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65马力的4缸汽油发动机,最高公路行驶速度每小时大约64公里,但并不具备4×4,只能4×2驱动。
后来日本人还对该型装甲车进行仿制,其仿制型号被称为八七式装甲车,主要装备日本陆军方面使用,也是配备了两挺7.7毫米口径的水冷重机枪,但是在生产工艺和性能上,并不如真正的维克斯M25。
8、九三式装甲车除了引进英国的维克斯轮式装甲车外,当时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还装备了他们的国产型号,也就是九三式轮式装甲车,该型号在1933年采用,作为日本海军的专用装甲作战车辆之一。
九三式海军装甲车采用6个车轮,但并不具备6×6驱动,在武器方面,其中炮塔里面的是一挺仿英国维克斯的八九式7.7毫米水冷重机枪,副驾驶和车身侧面及前后,各有一挺日本生产的6.5毫米九一式车载机枪,在火力上比英国的维克斯更猛,而且车身多个部位都有机枪,基本上没有射击死角。
九三式海军装甲车的车身全长为4.8米,宽度1.8米,高度2.3米,战斗全重为4.5吨,装甲厚度为5.5毫米,车内一共有5名成员,分别是驾驶员和若干名机枪手,该型装甲车曾在淞沪会战中也被日本海军陆战队使用。
9、特二式内火艇特二内火艇也叫卡米二式水陆两栖坦克,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装备的一种水陆两栖作战车辆,该型号在1942年问世,基于九五式中型坦克的底盘改进而来,车身全长7.5米,宽度2.8米,高度2.3米,战斗全重大约12.5吨。
武器方面配备了一门37毫米火炮和7.7毫米机枪,为了使其能在水面上浮渡行驶,车身前后还采用船体式设计,尾部带有推注螺旋桨,当然在地面作战时,还可将车身前后的船体结构拆除,改为正常的坦克作战。
这种水陆两栖坦克在二战中大约生产了180多辆,主要都装备给了在太平洋作战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使用,虽然在后面还衍生出了特三、特四、特五等型号,但数量都没有特二多。
以上就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的9大专用武器,如果文中存在哪些错误或者不足,还有望大家多多指点改进,想要了解更多,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