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前不久,援乌“意愿联盟”峰会在巴黎落幕,马克龙会后宣称将派英法团队赴乌研究派兵模式,还提及派遣维和部队,然而提议未在成员国间达成一致。就在同一天,法国外长巴罗开启访华行程,中法双方就诸多国际问题深入交流,其中便包含俄乌冲突问题。这一系列事件背后,马克龙态度强硬,一方面叫嚷着派兵,另一方面又派外长向中国求助,那中国到底该帮还是不帮?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局势持续紧张。欧洲国家在这场冲突中态度各异,而法国在其中的角色愈发引人注目。马克龙多次提及向乌克兰派兵相关事宜,2025年2月,他就曾抛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
马克龙(资料图)
在4月29日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他重申不排除派兵可能性,直言法国目标是让俄罗斯无法战胜乌克兰,还称若俄罗斯突破前线且乌克兰提出请求,法国就有理由考虑派兵 。他觉得俄罗斯在乌克兰获胜会威胁欧洲安全,像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国安全都将受影响。另外,马克龙还在多个场合强调欧洲要变得更加自主,摆脱对美国长达数十年的军事依赖 。
为推动对乌派兵相关事宜,马克龙动作不断。3月中旬拉拢50多个国家在巴黎举行会议,商量向乌克兰“提供长期保障”,其中就涉及对乌出兵问题 。在3月27日的援乌“意愿联盟”峰会上,他再次强调相关想法。不过,法国这一计划面临诸多阻碍。北约内部对此分歧严重,此前马克龙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斯塔默等9个国家举办紧急会议,就没讨论出结果 。
俄罗斯方面坚决反对,普京表示乌克兰领土上若有军队,必须是以联合国名义派遣,绝不能是北约军队,毕竟俄罗斯不会允许家门口驻扎一群北约部队 。美国态度也不明朗,特朗普政府起初不支持欧洲国家派兵,后来见过马克龙和斯塔默后出现动摇,但如果俄罗斯态度坚决,特朗普大概率会站在俄罗斯那边,对特朗普而言,尽快停战才是首要目标 。
马克龙(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欧洲普遍遭遇低增长和高债务危机,法国也深受影响,难以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可马克龙仍坚持派兵想法,甚至宣称就算派往乌克兰的法军部队遭俄军打击,法国也独自承受损失,不寻求北约支援
在派兵问题受阻,且俄乌局势对乌克兰愈发不利的情形下,马克龙把目光投向中国。他紧急派遣外长巴罗访华,希望中国能帮助推动俄乌双方达成牢固而持久的和平 。那中国对于马克龙的“求助”,帮还是不帮呢?中国态度一直明确且一贯,坚持劝和促谈 。早在冲突爆发第二天,中方就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再次阐述中方立场,指出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欧洲应在解决危机根源性问题、构建可持续安全框架上发挥作用 。
不过,中方的积极回应是有前提的,各方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妥善解决合理关切,这样和谈成果才能落实,欧洲才能建立可持续安全框架 。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当下俄乌局势有几个关注点。一是担心俄罗斯借和谈拖延时间,所以在巴黎峰会上,与会各方认为现在还不是取消对俄制裁的时候 ;二是对乌军事援助问题,美国靠不住后,援助能持续多久存疑 ;三是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虽欧洲各国支持英法牵头,但细节并不明确 。
而要实现俄乌全面停火,有三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领土问题上,俄罗斯要乌克兰承认领土现实,乌克兰态度强硬拒绝;北约问题上,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乌克兰却坚持要北约提供安全保障;乌克兰战后安排也尚无定论 。这些问题不妥善解决,俄乌冲突很可能持续。
马克龙(资料图)
此次法国外长巴罗访华,与王毅外长会谈内容聚焦中法、中欧关系,以及双方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包括俄乌冲突 。巴罗在会谈时表示法国主张贸易对话,特别是欧中对话 。在访问北京语言大学时,巴罗强调当前比以往更需要建立强大法中伙伴关系,维护地缘政治稳定、世界繁荣和地球未来 。中法双方还共同发布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
在对待俄乌冲突问题上,王毅外长的表态可谓一锤定音。中方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和平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不是冲突制造者和当事方,但始终关注局势发展,致力于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对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诉求,中国会在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和平进程。但最终和平的实现,需要冲突各方相向而行,放下分歧,共同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