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苦有甜,恳请【关注】,共谈人间冷暖~
事情发生在昨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盘菜。
当然,也不仅仅是菜吃不成了,盘子也碎的稀里哗啦。
但我一点没有生气。
那是下午5点多放学后,孩子如往常一样看了会儿电视,随着我的催促,又开始写作业。
说实话,看着他每天写作业拖拖拉拉,我有点恼火。
但是没办法,我那会儿正在做饭,只能忍了。
因为媳妇要送礼,夜晚他不回来吃,儿子喜欢吃香肠,索性炒了一份黄瓜香肠,再配上稀饭白馒头,一份简单又单调的晚餐就算成了。
菜炒好后,我便如往常一样,喊着儿子过来端菜。
孩子小学一年级,正是锻炼他的时候,只不过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先帮忙每天端菜,便是督促承担家务的第一步。
其实一开始,孩子是反抗了,“为啥让我端菜?”
“因为你是我儿子,因为你是家庭的一份子,所以你也要承担一份责任!”
这是我给的答案,简单又粗暴!
不管是慑于我的威势,不敢反抗,亦或者对这个解释认可,今年开学以来,每天我炒菜,他把菜端到餐桌,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半年来,儿子几乎从未出错!
但是,昨天,他终于还是翻车了!
由于炒的黄瓜香肠,太烫,端到半路,盘子脱手,摔了一个稀碎。
听到儿子大叫,又看到儿子不停地甩手,我第一时间喊了出来,“没割到手吧?没割到手吧...”
“没有!”
当儿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冲到了他身边,“别动,别动碎片,我来处理!”
看着孩子依旧在甩手,我有点心疼,“没事吧!没割到手吧!”
儿子点头,再次从儿子口中获得回应,我如释重负。
“好,你先过去,我来打扫,千万不要碰碎片!”
我说完,儿子再次点头,自己跑到主卧看电视去了。
我先是把碎片,加洒在一地的菜,都清理到了垃圾桶,然后不得不重新炒一份菜。
事情一直很平静,到了我和儿子二人,坐在餐桌旁边吃饭的时候,我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儿子吗,“当时菜掉在地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怕我扣你?”
“没有!”儿子似乎很确定的样子,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儿子似乎并没有自己想的那般害怕我生气。
不过,我也对他不害怕有些好奇,“真没有想过我会扣你?”
儿子点头,“没有啊!”
“不担心我扣你,是因为当时手疼没时间想,还是觉得此事,我不会骂你呢?”
儿子思考了片刻,“当时手很疼,应该是因为手疼吧!”
听到这里,我明白了!
当时,我反应还算比较快,第一时间就给了儿子回应和关心,而不是指责,所以他才不会在潜意识中,认为是自己犯错了,也不会认为我会扣他。
“儿子,其实你知道为什么你把盘子和菜打了,我没扣你吗?”
儿子疑惑的摇了摇头!
我说: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某些家庭,可能你已经挨打或者挨骂了!因为这种事,并不是犯错!”
“但是,这件事,在我眼中,不是犯错啊!因为哪怕是我端这个盘子,也有可能,会犯错误,会将饭菜打了,所以,这件事不怪你,而且当时菜刚出锅,很烫,你端打了,只是一场意外!”
儿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但是,我的话,还没说完,
“儿子,你知道吗?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另外一些更优秀的父母身上,他们会比我做得更好,他们会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孩子抱起来安慰,但是你的爸爸没做到。”
“其实,你的父母,包括你,都有不那么完美的地方,但是你的父母,从来都是爱你的...”
“没事啊!没事的!”儿子似乎听出了我的语气,反而安慰起来了我。
然后,低下了头!
确实,当时有点懊悔,作为父母,没有做到更好,眼角差点泪流!
但是,儿子选择了原谅。
整个过程,我事后回忆起来,“原来,儿子真的可以听懂大人的情绪。也许,他也希望一个更好的爸爸!但他也明白不可强求的道理!”
“其实,儿子比我想象中的懂事啊!”
故事的最后,期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我,善待自己孩子!
如果有可能,教育孩子的时候,用孩子愿意沟通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有时候,比我们大吼大叫、甚至动人打人,更有用!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用饱含诚意的沟通,更能让孩子明白我们的意思,也会让他们更懂事呢?
相逢是缘,莫忘【关注】精彩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