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苦有甜,恳请【关注】,共谈人间冷暖~
父母在乎孩子的对错,但孩子只在乎父母能否看到自己!
这是我看到下面故事之后,最大的感受。
这个故事,是我无意中在短视频刷到的。
一个高中生,讲起了自己的一段过往,父母的一个举动,治愈了他的一生。
然而,在父母治愈这个孩子之前,他们的一系列行为,差点让这个孩子崩溃。
01.他被治愈的过程事情的起因,是那段时间,这个孩子有一门课学得不好。
而且,孩子说话有点大舌头,可能用我们这里的话话说,有点“夹舌头”!
上课被老师提问的时候,答不上来。
而这个老师就特别离谱,若是用现在的道德标准评论他,有点难以为人师表的那味儿了。
他竟然堂而皇之地装作孩子大舌头的样子,公然嘲笑自己的学生。
最后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年少如他,自尊心被自己的老师打击得很惨,他哪还有心思到学校上学。
事后,孩子把自己不想上学的想法,告诉父母之后,父母不仅不安慰,反而告诉孩子,“老师是为了你好!”
那一刻,他特别无助!
在回去上学的问题,跟自己父母“轴上了”!
为了劝他上学,亲戚朋友,都来家里走了好几遭。
说实话,小小年纪的他,很烦躁。
他说,双方僵持不下,因为自己的“不听话”,父母在10天之内,打了自己两次。
可明明受委屈的是自己啊,凭什么父母都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还要逼着自己去见那个嘲笑自己的老师。
不过,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隔夜的仇,这件事情一晃过了很久,男孩也长大了不少,懂事了不少。
一次父母跟他聊天的过程中,无意中谈到当时他不愿意上学的过去,他才终于有机会,把自己感受说出来。
“当时,只要有一个人跟我说,那不是我的错,我十分钟不要,就去上学。”
听到孩子的话,父母此时此刻才意识到,他们之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作为父母的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赶忙向孩子道了歉。
其实,大部分孩子,哪怕学校受了委屈,都是可以忍的,因为老师也好,同学也罢,毕竟是外人。
孩子最不能忍的是,自己受了委屈,家里却连一个替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
特别是父母的冷漠,最是让人寒心。
当没有人重视自己的情绪,没有人看到自己的感受,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茫茫的绝望。
即便这对父母的道歉,来得很迟,但是有了这一声道歉之后,孩子对于那件事,终于释然了。
他走了出来,他被治愈了。
这个孩子说,之所以要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引起众多父母的重视,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多注意孩子的感受。
02.8岁孩子看到的真相看到这个视频之后,我借机把儿子,拉到跟前,一起看完了整个视频。
儿子只有8岁,大体是能看懂整个过程的。
除此之外,我也想做一个很小的测试,我想知道,自己的孩子,看完故事后,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容!
实话实话,几分钟的故事很长,8岁的孩子能记住的内容不多,但是能记住的,都是印象最深的地方。
比如,老师嘲笑视频中大哥哥是个大舌头。
再比如,父母10天之内,打了大哥哥两次。
又比如,大哥哥说,只要有人说不是自己错,他就愿意去上学。
所以,一个7、8岁的孩子,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故事中大哥哥受伤的场景。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恐怕印象最深的,也是自己受伤时候的场景吧。
当孩子受伤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从来不是跟他们讲对错,而是有人帮他们抚平伤口。
只是,我们很多父母,一旦遇到孩子的想法,跟自己不同的时候,执拗劲便会上头,一味地揪着孩子犯了错,然后没完没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和意志,甚至不愿意听孩子解释,也不尝试了解孩子态度突变背后的原因。
03.意外发现当儿子重述故事的时候,我发现不齐全,所有又把整个故事给他梳理了一边。
孩子再次给出的回应,让我很是意外。
比如,他问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会嘲笑自己的学生啊?
是啊,一个8岁的孩子,看到了老师犯错,因为,在他印象中,老师不应该这样对自己的学生。
孩子知道的道理,老师却不知道。
我给孩子的解释是,大部分老师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总有一些老师是这样的。
他们虽然为人师表,但是他们的德行,却配不上老师这份职业。
所以,如果以后你遇到这样的老师,受委屈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爸爸。
儿子点头!
当然,老师的问题,孩子能看到,还在情理之中,但是,孩子指出,如果老师如果一直打压这位哥哥,父母又不帮他,他很容易抑郁的。
这趟发言,着实是我想不到的。
因为我从来没跟儿子说过,抑郁之类的知识,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内容,都是他从电视中看到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8岁孩子能看到的问题,身为父母的我们,更要看到。
教育和引导孩子,必须要小心翼翼的,保护好孩子。
孩子犯错了,我们是该规劝或者矫正。
但问题是,如果孩子受了委屈,我们还要强行去矫正的话,恐怕是在逼迫孩子,万一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我们悔之晚矣。
写到最后今天的故事,已经讲完了,最后我想说的是:
父母教育孩子,永远要记得顺势而为,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意志,做“强折花枝”的事。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机器,不是仆人,更不是没有回应的树木!
他们需要有温度的亲情陪伴,他们渴望维护自己自尊的父母。
也许,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也许,孩子犯了错;
但是,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可不可以学着“拐个弯儿”,给自己和孩子都留点余地呢?
大家觉得可行吗?
相逢是缘,莫忘【关注】精彩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