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10日,重庆第二十九兵工厂的工程师依据英制资料,利用迁来的800毫米轧机和自炼小钢锭,试制轧出85磅每码的重轨,这是新中国第一根钢轨。1951年,该厂开始研制38公斤每米的新型钢轨,1952年4月10日,中华38公斤每米钢轨轧制成功,并用于成渝铁路。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试轧重型钢轨成功,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轨梁轧钢厂,设计能力为年轧制钢轨及各种大型材50万吨。
武钢、包钢、攀钢分别于1965年、1970年和1975年开始生产钢轨。1975年,攀钢第一支普轨成功下线,“PZH”牌钢轨开启发展之路。
1982年,攀钢与印度铁路部门签订首单15000吨52千克/米钢轨出口合同,为攻下钢轨对称性技术难题,技术攻关团队付出巨大努力,使国产钢轨满足欧洲UIC标准。


2003年,攀钢轨梁厂万能二线破土动工,2004年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第三家百米钢轨生产线。2007年,攀钢获得国内钢轨产品中唯一的“出口免验”资质,同年钢轨打入美国市场。

近年来,国产钢轨在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攀钢在高速铁路用钢轨领域覆盖200 - 350公里/时全系列产品及各类配套道岔轨,在重载铁路用钢轨领域产品应用于大秦铁路和澳大利亚FMG公司矿石运输线等。同时,中国自主研发的钢轨探伤车、钢轨铣磨车等相关设备也取得重大进展,打破国外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