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还剩下什么?广州车展仰望概念车,取消转向连杆和刹车卡钳

清露踏涟漪 2023-11-23 20:49:31

汽车工业起源于西方,因此在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欧美车企一直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像奔驰、大众、福特这样的百年车企,大多来自欧美国家。在燃油车的核心技术上,欧美也积累了大量专利和行业领先的技术,比如采埃孚变速箱、宝马发动机等,这些都是业内公认的标杆级产品。中国的合资品牌汽车,也正是通过引入这些核心技术,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就像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一样,中国汽车行业也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朝着智能化和网联化方向转型。面对这样的技术和市场变化,这些曾经“躺着也中奖”的合资品牌,还剩下什么优势?他们是否还能继续依靠引进西方的核心技术取得成功?

这次广州车展给出了一些答案。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车企必争的新赛道。比亚迪、长安、吉利等国产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销量快速增长。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就达到30万辆,这说明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获得很大规模。

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不再受制于发动机、变速箱等西方车企的专利和技术壁垒。取而代之的是电机、电池、电控等领域。这为国产车企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一些评论认为,新能源车还不成熟,但其发展趋势是明确的,已经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在快速演进。这次广州车展上,比亚迪旗下的仰望汽车推出的未来主义概念车,就采用了一些激进的技术。比如完全取消了转向传输装置和横拉杆,转向完全由电控来实现;同时也没有刹车卡钳,全靠电机反向转动来实现刹车。

如果这些技术实现商业化并推广开来,那么一些国外知名的制动系统供应商,像布雷博(Brembo)、博世(Bosch)等,很可能会丧失在华市场。除非他们及时转型,研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

此外,小鹏汽车推出的飞行汽车概念,更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它抛弃了传统轮胎,而是通过多旋翼实现飞行。虽然这种设计短时间内很难商业化,但它向我们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可能的一个方向。

相比之下,合资品牌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进展,则显得比较缓慢和保守。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大众汽车,在车联网和智能化方面的产品也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度。这些老牌车企,正在逐步丧失先发优势。事实上,一些欧美车企已经开始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取国内新势力车企的新能源技术。

可以说,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产车企正在加速追赶甚至超越国外老牌车企。合资品牌汽车的神话正在逐渐瓦解。这与家电行业的发展路径有诸多相似之处。

无论是激进的“无转向杆”和“无刹车卡钳”,还是极端的飞行汽车,这些概念都展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无限可能。它们打破了我们的认知,也在逐步解构着合资品牌的技术壁垒。

当然,这些概念车距离量产和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方向是明确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加速独立创新,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也是站上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相信通过国产品牌的努力,中国汽车业必将崛起。

0 阅读:1

清露踏涟漪

简介:分享原创内容,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