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德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205.7亿元,同比增长5.0%。德州的财政收入增长出色,推动其财政总量的不断提升。其中税收收入为128.4亿元,同比下降5.5%,税收收入占比为62.4%。

不过德州的税收收入下降明显,这对于财政的影响较为明显。我们一起来看德州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
德城区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为31.30亿,增长3.9%,总量居全市首位,总量也站稳在30亿级别。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33亿元,同比增长0.2%,其税收总量居全市第2位,保持了一定增长。德城的财政收入总量成为德州的重要支柱,其表现将支持全市财政的表现。
齐河县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为27.10亿,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为14.9亿元,同比下降27.6%,税收收入占比仅为53.3%。齐河的财政收入依然位居全市第二,即便是其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但是其基数较高,所以下降并没有影响其排名。
不过如果其税收不能恢复,未来其就很难保持这样的名次。借助紧邻济南的优势,加快产业承接和培育,将有助于齐河财政的恢复。
禹城市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为20.98亿,增长5.34%。禹城的财政收入继续稳居第三,而且在前三季度突破二十亿大关,登上新的阶段。
临邑县(15.36亿)和乐陵市(13.87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4亿左右。临邑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0.26%。临邑的增长较为平缓。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55亿元,同比增长-5.91%,税收占比62.14%。税收收入的下降影响了临邑财政的增长。
平原县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为11.09亿,增长3.98%,财政收入增长趋于平稳。主体税种和多数行业税收稳步恢复,对平原财政的推动明显。只有税收才是财政的基础和根本。
陵城区(10.80亿)和宁津县(10.00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0亿级别。陵城前三季度财政增长6.6%,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表现优异。
夏津县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为8.30亿,同比增长11.3%。夏津的财政收入增长出色,位居全市前列。其中税收收入为4.70亿元,同比增长0.5%,;非税收入完成3.60亿元。夏津的财政收入增量主要来自非税表现,不过其税收占比不高,这对其未来财政影响较大。
武城县(8.28亿)和庆云县(8.26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8亿级别。武城财政收入增长1.69%。其中税收收入为4.77亿元,同比下降13.34%。税收收入处于下降态势,但是非税增长加快,达到33.02%,稳定了全县的财政表现。
对于德州各地财政表现,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