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大名士殷浩鸡贼得很,妄图“北伐”中原立大功

抗抗说历史 2024-01-20 19:56:07

衣赐履按:自从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庞大的后赵帝国就开始坍塌,大体统一的北部中国重新分裂。公元351年,冉魏灭掉了后赵,前燕慕容氏南下,攻打冉魏;氐人苻健西上,占据关中,大家都在疯狂地抢地盘儿。这么好的机会,东晋干嘛去了?就跟那儿看着鲜卑人和氐人大块儿吃肉、大碗儿喝酒?就没想着北伐一下,也冲上去抢点儿肉吃?

这一时期,石虎以前那些个手下,不想跟着冉魏混、自己又做不了老大的,就要选边儿站队了,大燕,大秦,大晋,跟着谁混呢?

他们的大体原则是,离谁近,跟谁混。

这样,东晋虽然没有出兵,却也得了不少好处,投降过来的,还真不少。

公元351年,五月,故后赵国兖州刺史刘启从鄄城(兖州州政府所在县,山东鄄城县北)来投奔东晋。

八月,魏国徐州(州政府设廪丘,山东省郓城县西北)刺史周成、兖州(州政府设鄄城,山东处鄄城县北)刺史魏统、荆州(州政府设宛县,河南省南阳市)刺史乐弘、豫州(州政府设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刺史张遇,都以他们所占据的地盘儿,向东晋投降。

衣赐履说:注意,刘启“自鄄城来奔”,是指他带着人马来投,地盘儿带不过来。但周成、魏统、乐弘、张遇这些人,是带着地盘儿归附的,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说白了,这些人有地有兵,都是一方军阀,他们遵循“有奶就是娘”的行事原则:对我有利,我就可以是你的人;对我不利,我随时可以是别人的人。接收方面临的风险相当大,一方面要给他们以相应的好处,以安其心;另一方面,这些地头蛇,把持着自己的地盘儿和武装,想要给他们挪地方,不容易。

不久,大名鼎鼎的羌人老大、故后赵帝国右丞相姚弋仲(时驻滠头,河北省枣强县东北),也派遣使者归降东晋。

十月,东晋朝廷任命姚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淮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高陵郡公;又任命他的儿子姚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

自从石虎死后,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就有了北伐的想法,时不时就上书建议朝廷讨论北伐事宜,怎么打啊,水军多少、陆军多少啊,如何协同作战啊,等等等等,但是,朝廷要么不同意,要么不接茬儿。后来,桓温得知朝廷重用扬州刺史殷浩,就是为了制衡他,心下十分不爽。其实,桓温跟殷浩是发小儿,熟得很,殷浩几斤几两,实在太清楚了,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数年之间,桓温和朝廷之间,基本的君臣礼节还是有的,双方维系着那种“我不服,你知道我不服,我也知道你知道我不服”的那种关系。桓温管辖的八个州(荆、司、雍、益、梁、宁、交、广),人力、资财、赋税,都是他自己说了算,朝廷一毛钱也拿不去。

衣赐履说:北伐,势必要倾一国之力来完成,桓温和朝廷这样的关系,如何北伐?

十二月十一日,桓温再次上书,然后立即行动,率众四五万人,顺江而下,屯驻武昌(湖北省鄂州市),朝野震惊。

朝中有人主张殷浩赶紧辞职吧,明摆着桓温过来是要收拾你的;还有人给殷浩出主意,用驺虞幡去命令桓温停止前进。

衣赐履说:晋王朝皇帝符节中,有“白虎幡”和“驺虞幡”。幡,是一种长条形状的旗帜,上面绣白虎,称白虎幡,用来督战。驺虞,是古代民间传说中一种奇异的野兽,长得像老虎,身上有黑色条纹,尾巴比身子还长,性情仁慈,不吞吃有生命的东西,不践踏青草。旗帜上绣驺虞,称驺虞幡,专门用来解散队伍、化解兵事的。

处在政治漩涡中的殷浩,一时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

吏部尚书王彪之(王导堂侄)向主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进言说:

朝臣们的主意,没一个顶用的,他们全是为了他们自己,何曾考虑过江山社稷?何曾站在殿下的角度去谋划?如果殷浩去职,必将导致人心离乱,天子孤守,连个背锅的都没有,到时候,一旦需要有人负责,就只有殿下您亲自上阵了诶!

王彪之又跑去找殷浩,说:

老殷啊,桓温上表,兴师问罪,首当其冲对着的就是你。事已至此,猜忌已经形成,你即使想辞去官职,做个老百姓,你做得到吗?哪里可以成为你的容身之处呢?既来之,则安之,咱先观望一阵子,看看桓温究竟想干嘛。现在,可以先请相王(指会稽王司马昱,司马昱以亲王身份主持朝政,故称相王)给桓温写封亲笔信,向他表示诚意,为他分析成败利弊,他应该会率军返回。如果桓温不听,那就由皇上亲自下达手诏。如果连皇上的诏书,他都不奉,那就没二话了,我们自当以大义兴师讨伐。因此,你何必匆忙作出决定,先将自己陷入困境呢!

殷浩听完,大喜,说:

老王啊,你真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连日来,这些破事儿,搞得我心烦意乱,有你这番话,我总算踏实了。

抚军司马高崧对司马昱说:

王爷啊,您应该给桓温写封信,晓喻祸福,他自当撤军。如果他不撤,那我们就整顿六军,以正义讨伐叛逆,胜负不是明摆着吗!

言罢,高崧坐于书案之前,替司马昱起草给桓温的书信。原文如下:

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斯会,非足下而谁!但以此兴师动众,要当以资实为本。运转之艰,古人之所难,不可易之于始而不熟虑,须所以深用惟疑,在乎此耳。然异常之举,众之所骇,游声噂沓(读如尊踏),想足下亦少闻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或能望风振扰,一时崩散。如其不然者,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皆由吾暗弱,德信不著,不能镇静群庶,保固维城,所以内愧于心,外惭良友。吾与足下虽职有内外,安社稷,保家国,其致一也。天下安危,系之明德。先存宁国,而后图其外,使王基克隆,大义弘著,所望于足下。区区诚怀,岂可复顾嫌而不尽哉!

衣赐履说:这封信,水准非常高。我没有翻译,主要是怎么翻都感觉不对。浏览了一些其他人的翻译,各有各的理解,甚至,意思大相径庭,也不好说谁一定对,谁一定错。我个人认为——这恰恰是此信的高明之处——它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跟刘皇叔向诸葛亮托孤时说的那句话似的: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就是让你觉得高深莫测,弄不清皇叔究竟什么意思,呵呵。

我勉强解读一下,两个重点。

此信开头,解释了为什么你要求北伐,朝廷没有同意,主要是后勤保障太难了,不是你的建议不对。

重点一。“然异常之举,众之所骇,游声噂沓,想足下亦少闻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你突然搞了这么一出,竟然率军东下,把大家都吓坏了,各种议论,纷纷扰扰,你应该也听说了。“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出于《论语》,原文是: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意思是,那些个庸俗浅陋之人,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失去职位,就会无所不用其极。

庸俗浅陋之人,指的是谁?既可以指桓温,也可以指我司马昱,指朝臣,这句话既可以说你桓温现在的举动简直就是谋反,你无所不用其极;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有什么过分的动作,我将率领朝臣,无所不用其极,跟你拼到底。

重点二。“或能望风振扰,一时崩散。如其不然者,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这句话,也可两解,一是你北伐,有可能一下子就收复失地,取得大功;但万一没胜,那国家也就完了。二是如果你大军东下,朝廷可能被你打得大败,但是,也不一定哦,我们跟你死磕,到时候两败俱伤。

最后,自谦了一下,说都是我司马昱水平不够,做事不够周到,希望你能原谅。我还是希望咱们内外联手,建立德行,先考虑使国家安宁,然后再图谋向外扩展。我这可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哪怕会引起你的疑忌,我也必须坦诚相对。

桓温读了信之后,上书表示谢罪,回军驻地(江陵,湖北省江陵县)。

公元352年,正月,大秦天王苻健称帝。

殷浩和桓温的梁子,已经结得很深。桓温是灭掉了成汉帝国的人,殷浩想要压桓温一头,就得在北伐上谋求事功,于是,他与那些归降之人,来往颇为密切,打算立功于江北(浩又引接荒人,谋立功于阃外)。尚书左丞孔严向殷浩进言说:

近来人们的情绪,令人心寒,不知您将用什么办法使其安定。《老子》云“夫唯不争,则万物不难与之争”,此言不可不察也。我认为,朝廷应该进一步明确官员的职责,韩信、彭越这样的,那就专门领兵打仗;萧何、曹参这样的,就搞好后勤保障;朝廷和地方的各项任务,也都要落到实处,该哪个部门、单位承担,必须压实责任。还应该深思廉颇、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捐弃前嫌的道理,陈平、周勃为铲除吕氏集团而合作的大义,对那些从中作梗、挑拨离间的家伙,必须严办,那么,社稷可安,功业可成。另外,近来归降的那帮货,全都人面兽心,贪婪凶残,六亲不认,恐怕难以用道义感化他们。他们聚集于城邑,与百姓杂居,使君您常常不辞辛劳接洽他们,掏空府库救济他们(虚府库以拯之),对您的做法,很多人都很疑惑诶。

殷浩没有听从孔严的意见。

衣赐履说:《通鉴》讲,殷浩没听高崧的;但《晋书·高崧传》则讲,“浩深纳之”,不但听了,而且是深深的认可。

我理解,孔严劝殷浩与桓温搞好关系,殷浩大约没听;但孔严说那些降将人面兽心,难以用道义感化,殷浩大约是“深纳之”的。

殷浩上书,请求北出许昌、洛阳,穆帝司马聃同意,于是任命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向寿春(安徽省寿县)方向挺进。

衣赐履说:注意,对桓温,用的是“温欲率众北征”“声言北伐”这样的说法。对殷浩,《晋书·殷浩传》为“上疏北征许洛”。《通鉴》则为“浩上疏请北出许洛”。

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相当大。

桓温的“北征”,是要打过去的;殷浩的“北出”,则不一定需要动武。

为什么呢?

许昌、洛阳一带,是原冉魏豫州刺史张遇的势力范围,而张遇,现在的职务,是大晋朝的镇西将军诶,也即是说,许昌、洛阳,本来就是东晋的地盘儿,“北征”个茄子,就是个“北出”而已。

殷浩去许昌、洛阳干嘛?

《晋书·桓温传》载,时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看,他是打算去洛阳给晋朝的先帝们修修陵、扫扫墓,既不用打仗,又立下大功,何乐而不为!

怎么样,大名士、扬州刺史、中军将军殷浩同志,够鸡贼的吧!

因此,《殷浩传》讲的“上疏北征许洛”,必为伪饰之词,司马光老爷子也看出来了,所以给改成了“浩上疏请北出许洛”。

桓温请求北伐,朝廷不准;殷浩请求北出,朝廷秒批,朝廷和桓温之间,离心离德,可见一斑。这就决定了,殷浩北出,桓温不会给予任何支持,甚至,可能还会在中间搞事情。

只要不出意外,殷浩同志,必定收获满满。

可惜,出意外了。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