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2024年毕业展,前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靳尚谊发出了灵魂拷问:怎么都是工笔,写意呢?大写意没有,小写意也没有,国画是完了么?
这个问题值得美术界的每一位从事绘画创作的人去深思的问题!
靳尚谊:连点儿小写意都没有,你看!没有!没有写意、大写意,没有!包括小写意的也很少,都是工笔!为什么?你们国画系怎么成这样了?完了吗?就这些?
当今,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画画家都选择从事工笔画创作,而画写意的越来越少,这一现象日渐凸显。那么,何以形成这样的创作趋势呢?其实早在2001年,相关报刊上就刊发过一篇名为“怀念大写意”的文章,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而其后每逢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展出后,也都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认为所谓的中国画作品展实际上就是工笔画作品展,因为写意与工笔已严重失衡。已故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生前曾谈起参与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作品的评选经历,当时他非常震惊,认为中国画创作的方向以及人们对传统的认知似乎出了问题:意笔越来越少,入选的500多件作品,写意作品只看到四五张。整个展览,一笔笔画出来的基本上没有……
齐白石《石芝图》100×33cm纸本设色 1931年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发展而成的绘画样式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阳刚大气气质的,当数写意画。但进入新世纪的20多年里,中国画的面貌正在从整体上偏向工笔占主流,而最能体现民族绘画审美特质与形式语言的写意画在逐渐没落,也使得原本应该多元化发展的中国画走向了现实中的单一性。这种现象到今天仍不能得到应有的改变,反而是愈演愈烈。如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写意画的创作与发展将后继无人,面临断代的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当今美术界面前的现实。为什么中国画发展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写意画创作难度大,成功的作品需要长期的修炼积累,不少画家急功近利,不愿全身心投入吃力不讨好的写意画创作;再比如大众审美偏好通俗化、浅显化,消费、收藏市场发生转向,等等。而我以为,主管部门在引导方面出现系统性偏差可能是导致21世纪写意画走向式微、没落的主要根源。
李苦禅 鹭鸶
一、写意画创作难度大,难以创新发展出精品写意画易学难精,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写与意,怎么写?怎么意?这不是学上几年就能学会、领悟、熟练而达到目标的,它需要我们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不停地去磨炼、思考与实践。写意画不只是技术,最关键的还在于文化修养的提升、社会人生的历练和“天人合一”的“道与技”完美协同。要画出有个人面貌的作品,需要提炼个性化的笔墨技法,表现独特的题材内容,创造出新的人文意境。这些都不是画上几年就能实现的。写意画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心血来潮,随意用大笔蘸上水墨挥洒几笔这般容易。画家运笔的提、按、顿、挫及轻、重、缓、急,用墨的浓、淡、干、湿,构图上的点、线、面组合构成,等等,不仅要达到有骨有肉,而且要富有节奏感,更要体现出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的随意性、自然性和哲理性。绘写出的不仅是物体的形,更重要的是物象的神。有经验的画家都清楚,写意画是画家成竹在胸,修炼时间最长而绘写出来用时最短的一种表现艺术。它的笔墨是凝练过的、综合过的,是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与画家心灵的和谐迹化。古人有云“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古今凡有建树的画家都在不断地参悟大“道”,顺应“道”的运动变化规律,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宇宙的根本法则,赋予其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所以,写意画是由造物而生发,由笔墨构筑想象而升华,看似纵情点画、任意变化,其实质是为欣赏者开拓了一个似是而非、广阔无垠的通往“道”的想象空间。因此,能真正领悟写意画的内在本质,绘写出有个性的题材内容、独到的笔墨形式和深厚的精神内涵的作品,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在写意画上有所成就,就不能急功近利地走所谓的捷径,只有几十年不停修炼、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画出像样的作品。现在年青一代的画家,大多毕业于专业院校,从小到大接受的是素描、色彩等西方绘画体系的训练。学历从学士到硕士、博士,职称从助教、讲师一路评到副教授、教授,花去了大半辈子的精力,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去磨炼绘画技巧、深研文化传统和体悟社会人生呢?这也说明吴冠中先生所讲的“学院培养不出画家,真正的画家以后还是要从民间来”的说法是有几分道理的。
潘天寿 梅兰竹
二、大众审美趋于通俗化,写意画接受程度低于工笔画虽然写意画似乎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主流地位,但在普通大众中的接受程度如何是值得探讨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看不懂等反映从古到今都存在。特别是在当下,真正对民族传统文化有全面认知的人越来越少。在现实社会中,懂中国画的人并不多,大众的艺术审美还停留在像与不像之间,大多数人喜欢画得像、画得工细、画得近似照片的作品,而真正能看出写意画中笔墨精神内涵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与此对应的,中国画消费、收藏市场也普遍偏向雅俗共赏的工笔画。在商品社会中,绘画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商品。画家需要出售画作维持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当经济效益的追求成为普遍的价值取向时,当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侵袭着不少画家的心灵时,艺术最本质的价值也在逐渐消解。不少画家对于艺术创作采取的是尽量避免艰难的思索和深切的体验,不求深刻的感动,而偏向于“快捷的实效”,他们把艺术的功能降低为一种娱乐、一种浅层的视觉享受。如此,中国画创作所追求的美也就趋向于一种表现自然的表象美、照相机就能达到的自然美。这种所谓的艺术创作取向,实际上已丢弃了中国画追求“物我合一”“形神兼备”的文化特质与艺术价值。片面地把绘画当成“造型”艺术,使原本深刻、高雅的中国画创作变成了不需要文化含量的技术制作,把中国画带入一种表象化、浅薄化、通俗化甚至低俗化的审美,消解了艺术应有的崇高价值与意义,这样的创作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了。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工笔画不好、没有价值,从古到今,卓有成就的工笔画大家以他们独特的创造与写意画大家一起丰富、发展了我们的民族绘画。艺术样式并没有高下之分,好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只是,当下的不少工笔画家以画得逼真,画得大、满、细、密为能事,这样的艺术取向是不符合工笔画艺术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的。方增先先生曾指出:“许多工笔画不是工笔意义上的工笔,不是笔法、墨法的结合,是描,是磨,是靠时间磨蹭出来的。现在的工笔虽然外形漂亮,但没有内涵,审美浅薄。”
方增先 赤脚医生
三、作品评价机制失范,写意画难入选获奖为什么写意画在21世纪难以在全国中国画展中入选得奖,而工笔画却成为频频入选得奖的主流绘画?这与评选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比如,现在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对于作品尺寸普遍要求画心不超过240厘米(高)×200厘米(宽)。这看似是尺寸上限,但对画家来说,更多的理解是要尽量达到这样的幅面。由于画展大多为协会与地方、机构合办,获奖作品归机构收藏。对于出钱的机构来说,一般会认为尺寸越大,收藏的价值就越大,而能达到这种大画要求的正是工笔画。与写意画相比,工笔画对于用笔用墨的功夫要求相对较低,更偏重于制作手段,只要肯花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地反复描摹,大多都能达到大、精、细、满的画面效果。而写意画的画法有些不适宜画大画。如黄宾虹就一辈子也没有留下巨幅的作品。而现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的尺寸要求,有意无意间把一些真正有水平的中老年写意画画家拒之门外。另外,一些有深厚功底的写意画画家早年都参加过全国画展,且得过奖,已经是中国美协会员了,就不愿再为了参展而创作这种大画。这也是写意画,特别是有创造性的写意画在全国画展中越来越少出现的一个原因。更为重要的还是画展的评选机制。画展评优具有指挥棒的导向功能。一方面,工笔画以大、满、细、艳等表象美特征极易吸引评委和观众的眼球,入选的把握大,获奖比例高。另一方面,写意画存在因循守旧的弊病,形式单一、内涵肤浅、意境陈旧,推陈出新的好作品确实不多。参展的功利性因素势必使得年青一代画家以功利的心态去揣摩评委的心理,效仿往届获奖作品风格进行创作,以这种“套路”来求取参展的入门券。久而久之,年轻画家对写意画就更加望而却步了,更不用说在写意画领域“推精品、出人才”了。四、写意画面临没落断代,亟待我们去解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价标准、评选方式的偏差等因素得不到改变,在人们心中“重工轻写”,因此写意画难能入选得奖似乎已成定势。从前几届全国美展出现这种现象被认为不正常,到如今的习以为常,写意画在当下面临着没落断代恐已成为难以改变的趋向。在国家大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的大环境下,当前国画界的一些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如画家急功近利向钱看,真正的艺术家与艺术骗子难分,作品价值评判标准模糊,抄袭与创造难分,作品卖得价高才是“正道”,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于写意画这种既需要技术又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更需要有悟性的艺术形式来讲,不免陷入难以生存、发展的尴尬境地。从2001年《怀念大写意》一文刊发引起广泛讨论,到写意画在全国画展的整体缺位,已过去20年。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写意画还是由一些年长的、几十年投身其中的画家在支撑着。随着这批老画家的相继离世,年轻的写意高手又难以涌现,写意画的前途是令人担忧的。写意画或许将逐渐在我们这一代没落、断代,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现实,亟待解决!
画“形”易写“意”难,看似随便,把握不易。
基础的简单。写意,有艺术性是极难的。可遇不可求。在朱耷之后,唯一的一位绘画艺术家就是吴冠中。这就是为什么冷军之流,只能画那些垃圾,用来洗*。
我学的素描油画,但我真喜欢写意国画,工笔画我基本不看[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