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犄角旮旯中的一员,近期受美国高关税的影响,损失了近2万元(股市)。这几天听了也看了很多专家的视频,我认为逐渐将加关税的主要原因分析的透彻,其实就是美国的国债。
美债危机:高关税背后的真正推手截至2025年3月,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6.22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GDP的3.1%,仅利息一项便需年付超万亿美元。更致命的是,2024财年(2023年10月-2024年9月)美国财政赤字达1.8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债务融资成本飙升29%。2025年全年到期规模在3万亿至9.2万亿美元之间,其中短期债务占主导,且6月可能面临债务上限压力,进一步加剧再融资挑战。
特朗普为什么这么着急。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2017-2021年),美国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基建计划推动国债发行激增。2025年6月前到期的美债中,约1.2万亿美元为2018-2020年间发行的长期国债,恰逢特朗普政府为刺激经济而加速发债周期。这些债务的集中到期,使美国面临“借新还旧”链条断裂的风险。
中国的反制:从被动到主动的战略突围面对美国关税大棒,中国选择以系统性反制破解其债务转嫁阴谋,其正确性体现在四大维度:
1、经济韧性支撑长期博弈。中国GDP总量已达美国80%,且内需市场占比超60%,关税战对国内消费冲击有限。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非洲贸易额同比增加,依托“一带一路”的多元贸易网络有效对冲了美国市场依赖。
2、数字人民币重构结算体系。截至2025年3月,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覆盖87国,在石油、铁矿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占比达18%。这一体系直接削弱美元结算霸权,使中国可绕过SWIFT系统进行独立交易。
3、拒绝为美债危机买单中国已连续9个月减持美债,持仓从2022年的1万亿美元降至2025年4月的7590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增持美债救市的教训深刻,如今坚决避免重蹈覆辙。
4、全球南方联盟破局通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国推动南美、非洲国家以本币结算和资源换基建模式,形成“去美元化”贸易闭环,直接削弱美国债务转嫁能力。
美债崩盘:压垮关税战的最后一根稻草2025年4月7日至9日,美国国债市场经历史诗级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9%飙升至4.5%,30年期收益率突破5%,创20年新高。这场危机的导火索至今没有说明谁是主要的抛售者,但是起始高度怀疑是中国和日本,现在看日本的可能性最大。正是外部给的小量抛售,引发对冲基金“基差交易”爆仓连锁反应,高杠杆头寸被迫平仓。同时4月8日,美国3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创2023年新低,加剧市场恐慌性抛售。
市场用脚投票表明:当美债失去“无风险资产”光环,美国通过关税战转移债务的图谋终将破产。
胜利在望:北京的战略定力与历史机遇当前局势印证了中国决策的前瞻性。数字人民币结算体系全球约15%的贸易量。其中,中东石油贸易中数字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24%,直接削弱了传统“石油美元”体系,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总和首次超越G7,标志着多极秩序不可逆转
美国暂停关税的本质,是美债崩盘倒逼的战略退缩。正如桥水基金达利欧所言:“美元霸权正因债务透支而加速崩塌”。对中国而言,只要坚持科技自立与金融防火墙建设,必将在新一轮全球化洗牌中占据制高点。
历史的钟摆从未如此清晰——这场围绕美债的博弈,胜利终将属于北京。

说得对,美债6月到期6万多亿美元,谁会续买,各国也,对美出口多的国家,它要强迫这些国家去买,否则加税,这些年美国向全世界借钱自己花,到还钱就急了,要一个一个谈判,看看能买新发行美债多少定税收,中国没上当,它急了,认为起了个坏头,就要往死里加税,等等吧,看6月份美国如何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