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晚些时候,中华文化圈出了一个大事情,那就是风靡了几十年的史学家柏杨先生的作品《丑陋的中国人》永远停止发行。
柏杨先生和夫人张香华。(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按照新闻报道出来的原因,是柏杨先生遗孀张香华正式向两岸出版商发出的声明,她宣称:“依柏杨生前交代,如今将永远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原因是有出版社希望取得授权,摘文选入台湾中学一年级教材,张香华担心此作品被用来辱华,故而断然拒绝。
从这则报道可以看出来,柏杨先生一家是热爱着华夏这个伟大民族的,因为他们担心有些不良用心的人用《丑陋的中国人》来辱华。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既然柏杨先生一家如此热爱自己的民族,他又怎么会写出《丑陋的中国人》,这样一本看书名就让很多人不太舒服的书呢?
这书名确实让很多人不舒服。(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原因就是“爱之最深,责之最切”。1840年以后的中国遭受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着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有不少存在于我们这个民族当中的短处和缺点,就那么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鲁迅先生、柏杨先生等民族脊梁知耻而后勇,敏于自省,勇于发声,将国人当中的一些不那么好的习性光明正大地指了出来,这是一种民族在最危难时候的觉醒行为,与“自辱”等敏感词汇无关。
鲁迅先生当年骂国人“拿来主义”、“阿Q精神”、“爱凑热闹”、“啃人血馒头”,桩桩件件都是在警示国人,骂醒国人。而柏杨先生则在其著作《丑陋的中国人》中,言及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酱缸文化”特性,看得出来,柏杨先生是极其厌恶和愤慨这种特性的,并直言这是中国人之所以“丑陋”的最大原因。可以说,他们尽管确实是在骂国人,但我相信,绝大部分国人都是心甘情愿被他们骂的,因为在那样的情势下,他们骂人是对的,这也是民族自我觉醒的一部分。
所以说,柏杨先生所说的“酱缸文化”之类的批判之语,是合情合理合乎历史潮流的。
不仅柏杨先生,鲁迅先生也是以骂国人名留青史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一种时局之下,那样的“放声大骂”是非常及时且解渴的,某种程度上,我们理所当然应该说一声“诚如是也”。比如我们祖先经常强调的中庸之道、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都是对“酱缸文化”的“完美”诠释,一句话,我到了哪里,哪里的习性就能成为我的习性,而这种习性好不好,我是不太会管的。
但凡事具有两面性,“酱缸文化”也不外如是。我想说的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酱缸文化”其实也不是那么坏。
中华文明五千年,主体汉民族的绵延连续性举世无双,我们甚至可以毫不讳言的说,我们汉族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自古至今存在的庞大的古老民族,我们的民族特性中始终包含着一种温和内敛、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低调气魄,无论是五胡乱中华,还是辽金迫中原,亦或是元清灭宋明,即便军事上我们被异族攻破,政治上我们获得惨败,但最终这些少数民族兄弟还是只能与我中华汉地车同轨书同文,融入到我大汉民族的大家庭当中。
历史悠久的酱缸文化,其实有好也有坏。(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也正是这种坚韧绵柔的特性文化,让我们可以允许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全面失败,但在文化和精神内核上,我们从未被超越。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的酱缸一直存在,尽管有时候会加入不同的配料,但酱汁浓汤还是我们自己的那一锅。
当然,我们并不能百分百的为这种酱缸文化而骄傲,长久存在的酱缸,难保不会有老鼠屎的进入,我们一定要辨伪存真去粗取精存异求同,从而熬制出人人均称美味的酱汁浓汤,不负华夏源远流长的美好盛名!
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它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酱缸的一种。(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