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宋·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何时才能忘却追逐功名。东坡醉卧醒复醉,江声月色照彻形骸。最痛处非身世飘零,而是灵魂戴着红尘枷锁,夜半扣舷时惊觉,自由不在江湖,在放下执念的刹那之间。
02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汉·曹操《蒿里行》
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孟德以白骨为笔写乱世悲歌,每一根枯骨都是未及闭目的质问。蒿里行处,王旗变换不过须臾,唯百姓血泪渗入青史裂缝。
0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潼关古道碾过多少铁骑,黄土之下皆是黎民膏血。云庄居士看透轮回把戏,兴亡二字不过史书翻页时,落在苍生额间的尘灰。

04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屋子漏了,可是偏偏又赶上连夜下雨。船本来就迟到了,但是又赶上逆风航行。墨憨斋主写尽世情苦涩,厄运总爱雪上加霜。然则破船尚有三千钉,最狼狈处往往藏着绝处逢生的伏笔,只需留得青山在。
05
护主有恩当食肉,却衔枯骨恼饥肠。
于今多少闲狼虎,无益于民尽食羊。
——明·于谦《犬诗》
忠诚的犬只为保护主人不惜一切,然而却只能吞咽枯骨充饥,借此讽刺那些只知掠夺而不恤民众的统治者。忠犬饿骨刺破盛世假面,庙堂豺狼犹唱太平调。于肃愍以犬喻世,利爪獠牙不捕鼠辈,反成啃噬民脂的凶器。
06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汉·佚名《十五从军征》
十五岁的时候,征到军队去作战,到了年老的时候,才能回到故里。汉乐府里这佝偻身影,丈量着六十五载的离殇。归乡路比征战路更长,推开的柴门后,等着他的是比塞外更荒凉的废墟。

07
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程。
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嬠车响到明。
——明·唐伯虎《江南农事图》
四月江南田间劳作繁忙有序,即使看似娇弱的女子也彻夜忙碌,彰显农民辛勤耕作、岁月不停歇的常态。六如居士写尽江南农时,深闺亦成生产战场。灯影摇碎胭脂色,缫车转走少女春,织就的何止是丝绸,更是生计的重量。
0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少陵野老望长安春色,草木愈深愈显荒凉。鸟语花香皆作离乱注脚,最痛处是山河未改,人心已碎成烽烟里的尘埃。
09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的重任?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要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平誓不罢休。公度先生泣血唤国魂,精卫填海志不渝。此身愿化补天石,填尽沧溟见金瓯,方是男儿报国处。

10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三国·曹植《白马篇》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曹子建写白马侠骨,忠孝难全取大义。银鞍照白马的身影里,藏着多少母亲倚闾望断的泪眼,却终化作边关冷月下的剑光。
1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边疆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烽火连天,期盼英勇将领镇守边关,不让敌骑越过阴山侵扰中原。龙城飞将成为永恒图腾,箭锋所指即家国安宁。昌龄作此边塞绝唱,三百年后仍能听见沙场鼓角与思妇捣衣声的交响。
1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明月与寒水交融,笼罩着秦淮河畔的酒家,歌女无知国破家亡之恨,仍在对岸浅唱亡国之音。牧之泊舟听艳曲,商女喉嗓成历史回音壁。后庭花穿过六朝烟雨,在晚唐的暮色里,绽放成最后的海市蜃楼。

13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因科举入仕,却逢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如同风中柳絮般无力,个人命运亦如水中浮萍般随波逐流。文丞相过零丁洋,将丹心炼成指南针。破碎山河里挺立的脊梁,比铁索更牢系着华夏的命脉,至今仍在汗青上铮铮作响。
14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能见到国家统一而悲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放翁临终执念如剑,刺破生死界限。示儿诗成泣血碑,八百年后读来,仍见江南烟雨里那双望穿黄河的眼睛。
1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豪门贵族家里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少陵野老撕开盛世锦袍,露出溃烂的疮痍。千年贫富裂痕从未弥合,至今仍在霓虹阴影里,重复着冻骨与酒臭的寓言。

16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卖炭翁的矛盾撕开生存真相,寒风竟成救命稻草。乐天笔下这颤栗的希冀,刺破所有盛世幻象,让冬雪都染上血的颜色。
17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秋风卷走三重茅,寒雨浇透济世心。杜陵布衣在漏屋中构想的广厦,至今仍是悬在历史天空的未竟明月,照着无数无眠的寒士。
18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稼轩送别不说愁,偏道人间路险于江。江湖不过小泥潭,真正凶险在人心鬼蜮,在冠冕堂皇的规则罗网里。

19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袁枚《马嵬》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简斋翻案马嵬坡,揭破帝王泪虚伪。真正的生离死别在民间,在老妇翻墙的瞬间,在差役咆哮的暗夜里无声漫延。
20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唐·白居易《 观刈麦》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刈麦者的汗珠滴成珍珠链,拴住生存的咽喉。乐天以诗为镜,照见繁华大唐的背面,每一穗麦芒都刺着"苛政猛于虎"的警言。
21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四首》
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真是凄惨又可怜,他们都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啊!春闺梦里笑颜依旧,河边白骨已绽青苔。陈陶四句写尽战争荒谬,让所有旌旗上的忠勇都染上思妇罗帕的血泪。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