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密谈震动基辅,四点共识撬动棋局,土耳其意外上位?

万象洞察 2025-02-22 11:08:22

据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俄代表团2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闭门会谈,双方就结束俄乌冲突达成四项共识。这场未邀请当事方参与的谈判引发国际社会震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调整外交行程应对变局。

五小时的闭门谈判中,美俄双方形成明确行动路线。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透露,两国将设立专门磋商机制处理外交使团正常化问题,同时组建高级别谈判团队寻求"持久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美方首次公开提及未来与俄开展地缘政治合作的可能性,拉夫罗夫则暗示美方对解除制裁表现出兴趣。

俄方谈判代表德米特里耶夫披露关键细节:美国企业因撤离俄罗斯市场蒙受约3000亿美元损失,这个数字成为推动经济对话的重要筹码。莫斯科方面更看重建立长效对话机制,而非立即解除制裁。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双方正为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创造条件,但具体时间表尚未确定。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资料图)

面对被排除在谈判桌外的窘境,泽连斯基在土耳其展开危机公关。安卡拉联合记者会上,这位乌克兰领导人三次强调"谈判不应在背后进行",同时宣布推迟原定访问沙特的行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适时表态,称其国家是未来三方会谈的"理想东道主",试图在美俄博弈中争取战略支点。

欧洲各国陷入集体焦虑。巴黎紧急峰会暴露出严重分歧——英国提议组建欧洲联军但要求美军协同,法国设想建立"保障部队"却排除前线部署,德国总理朔尔茨直言讨论派兵"不合时宜"。波兰等东欧国家仅愿提供后勤支持,意大利西班牙则保持沉默。这种混乱局面印证了俄外长拉夫罗夫的判断:欧盟难以在和平进程中发挥实质作用。

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转向引发连锁反应。白宫特使凯洛格明确表态不反对欧洲自主派兵,总统本人更在记者会批评泽连斯基"错失良机"。这种态度转变迫使基辅调整策略,泽连斯基突然拒绝美方矿产协议,试图在谈判前争取更多筹码。但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军火库存仅剩三个月用量,战场压力正转化为政治压力。

上海俄罗斯问题专家张耀指出核心矛盾:莫斯科寻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障条约,华盛顿则倾向临时停火安排。这种结构性分歧导致双方对"终战"定义存在根本差异。俄方坚持欧洲安全架构改革,美方则回避北约东扩议题,为后续谈判埋下隐患。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资料图)

战场态势加剧各方博弈。俄军近期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速度加快,乌军承认丢失多个前沿据点。英国情报显示,俄军炮弹日消耗量降至冲突初期的三分之一,但仍是乌军的三倍。这种消耗战模式使欧洲军援压力倍增,德国军工企业证实产能已达极限。

历史经验警示着和平进程的脆弱性。2015年明斯克协议的执行困境、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的破裂教训,都在提醒各方协议落实的艰巨性。当前美俄互动虽释放积极信号,但乌克兰领土处置、安全保障机制等核心议题仍未触及实质。正如BBC评论所言:"比赛尚未开始,各方仍在热身。"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