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扬州城内,有一户姓陈的人家,家中有兄妹二人,哥哥叫陈景轩,妹妹叫陈婉兮。陈景轩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虽家境贫寒,却怀揣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志向,在城中的书院刻苦攻读,是同窗们眼中的才子。妹妹陈婉兮,生得如花似玉,且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日里帮着哥哥操持家中琐事,兄妹二人相互扶持,日子虽清苦,却也温馨和睦。
城中有个富商名叫周宏业,家中产业众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的独子周逸飞,虽出身富贵,却为人和善,知书达理。周宏业听闻陈婉兮的美名,便托了城中有名的媒婆王婆前去陈家说媒。王婆巧舌如簧,将周家的家境和周逸飞的人品夸得天花乱坠,陈景轩想着妹妹若能嫁入周家,从此衣食无忧,也算是有了好归宿,便应下了这门亲事。很快,陈婉兮和周逸飞便定下了婚约,只等良辰吉日完婚。
然而,这王婆平日里为人贪婪,经常在说媒的过程中收受双方的好处,还喜欢添油加醋、颠倒黑白。有一次,陈景轩偶然发现王婆在为另两家说亲时,故意偷换了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的珍贵玉佩,以次充好,从中谋取私利。陈景轩为人正直,当场便揭穿了王婆的丑恶行径,让她在众人面前丢了颜面。王婆恼羞成怒,从此对陈景轩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报复。
不久后,王婆打听到陈婉兮与城中另一位年轻书生赵文渊曾有过几次偶然的碰面,两人只是简单地交流过诗词文章。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却被王婆抓住了把柄。她心怀恶意,四处散播谣言,说陈婉兮与赵文渊暗中私会,关系暧昧,甚至还恶意造谣陈婉兮已经怀有身孕,是个不知廉耻的女子。
谣言如同一阵狂风,迅速传遍了整个扬州城。周宏业一家听闻这些谣言后,顿时怒不可遏。周宏业觉得陈家欺骗了他们,让自己的儿子蒙羞,坚决要求退婚,并一纸诉状将陈景轩告上了公堂,要求陈家退还聘礼,并赔偿周家的名誉损失。
公堂之上,县令郑明德是个昏庸无能、贪图钱财的人。他平日里就与周宏业有些交情,又收了周家不少银子,所以从一开始就偏袒周家。他不听陈景轩的辩解,直接命人传来赵文渊和陈婉兮对质。赵文渊吓得瑟瑟发抖,连忙否认与陈婉兮有不正当关系,可县令根本不信。接着,县令又命稳婆查验陈婉兮的清白之身。
那稳婆不知是被人收买,还是害怕得罪权贵,竟然昧着良心回禀县令,说陈婉兮确实已非处子之身,而且已有身孕。这一结果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陈婉兮听到这个结果,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如此诬陷,清白之躯就这样被玷污。她悲愤交加,泪如雨下,向县令哭诉自己的冤屈,可县令却充耳不闻,认定她就是个伤风败俗的女子。
陈婉兮看着这黑白颠倒的公堂,看着众人怀疑和鄙夷的目光,心中绝望到了极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毅然拿起一旁的剪刀,刺向了自己的腹部。顿时,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衫,她倒在了血泊之中,气绝身亡。
陈景轩眼睁睁地看着妹妹含冤而死,悲痛欲绝,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他怎么也想不到,仅仅因为王婆的几句谣言,因为县令的昏庸和贪财,妹妹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悲愤交加,决定要为妹妹讨回公道,哪怕拼上自己的性命。
陈景轩开始四处奔走,向各级官府上诉。他的状纸递到了知府衙门,知府大人看了状纸后,觉得此案疑点重重,便将案件转交给了巡抚大人处理。巡抚大人名叫林正清,是个清正廉洁、明察秋毫的好官。他接手案件后,立刻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林正清先是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和各方的说法。他发现,关于陈婉兮的谣言几乎都是从王婆口中传出的,而且王婆在陈景轩揭穿她偷换玉佩的事情后,就一直对陈家心怀怨恨。于是,林正清将王婆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经过一番仔细的查访,林正清终于找到了关键证人。原来,王婆为了报复陈景轩,花重金买通了一个名叫李翠娥的女子,让她冒充陈婉兮与赵文渊私会,并故意让旁人看到,以此来坐实陈婉兮的“罪名”。而那稳婆也是因为收了王婆和周家的银子,才会做出虚假的检验报告。
林正清掌握了这些确凿证据后,立刻下令将王婆、李翠娥和稳婆缉拿归案。在铁证面前,三人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接着,林正清又对县令郑明德展开调查,发现他确实收受了周宏业的贿赂,在审案过程中故意偏袒周家,草菅人命。真相大白后,林正清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了严惩。王婆和李翠娥因诬陷他人、致人死亡,被判处凌迟处死;县令郑明德因贪污受贿、草菅人命,被斩立决;周宏业因轻信谣言、诬告他人,且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试图掩盖真相,也被处以极刑。而陈婉兮,被追认为烈女,官府在扬州城内为她修建了烈女祠,以供后人瞻仰纪念。
陈景轩得知这个结果后,心中的悲愤终于得到了些许慰藉。他来到妹妹的墓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希望妹妹的在天之灵能够安息。此后,陈景轩更加发愤图强,终于在几年后的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他立志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为百姓伸张正义,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