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亲笔所绘“三界图”,揭示了宇宙奥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珍宝

历史文史道 2025-01-24 18:59:52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便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开始探寻自然万象背后的奥秘。

并试图解开宇宙轮回与万物生灭的秘密。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日为德,月为刑。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

《千字文》的开篇就写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那些深藏在古籍中的文字,无不体现出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度理解和深刻洞察。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传说也承载着古人对宇宙变化的思考。

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它们以奇幻的叙事,展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探索。

还有老子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也在用他的思想在解读宇宙之规律,且他的《道德经》也为后世的哲学思考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朝,汉朝大儒董仲舒在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天人感应”之说。

最终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天人合一”理念。

再往后,到了9至10世纪的唐朝,人们对“天地真理”的思考愈发成熟。

那一时期,禅宗更是绘制出了《三界九地之图》。那是一幅揭示宇宙运行奥秘的“世界级”瑰宝。

它以完善的体系和深邃的内涵,为后人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考证发现,《三界九地之图》的绘制者竟然是广为人知的“唐僧“。

相传,当年唐僧取经归来后,在西安大雁塔翻译完《阿毗达摩俱舍论》后,他结合此书的教义绘成了《三界九地之图》。

《三界九地之图》的发现与奥秘

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清理积沙时,意外发现了一处隐秘的密室。

当他踏入其中,眼前赫然堆满了经卷、文书、刺绣、绢画以及法器,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经过后续清点,那些文物总数超过5万件,它们跨越了从4世纪到11世纪的漫长岁月,内容丰富多样,且绝大部分与儒释道文化密切相关。

那一发现,便是闻名遐迩的“藏经洞”。

在那些珍贵的文物中,有一件尤为引人注目——《三界九地之图》。那件作品如今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级”珍宝,其价值不言而喻。

只是不幸的是,那件文物如今并没有收藏在我国博物馆,而被珍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1908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来到敦煌后,一下子被眼前的绘画所震撼,他仔细研究了数日后,以极低的价格购走了大量绘画。

其中就包含《三界九地之图》,也正因如此,如今这幅画作被珍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后经过法国科学家与艺术家的深入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

图中所描绘的形象与人体骨骼结构高度契合,从盆骨到脊柱,再到每一个骨节,几乎完全一致。

要知道,当时在没有现代解剖学和X光技术的条件下,唐朝人能够如此精准地描绘出人体结构,简直是个奇迹。

还有,美国一位工程师研究后意外发现,《三界九地图》下方的环圈,形态神似哈顿粒子加速器的电磁炮设计图。

而且此图还阐释了生命的轮回和宇宙观念,由此外国专家看后直呼了不起,称赞它比西方科学早了1000多年。

《三界九地之图》的内容与价值

《三界九地之图》是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一幅珍贵佛教图像文献,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为P.2824),规格为213.6×29.3cm。

该图绘制于9至10世纪,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图,也是最早的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图和佛教天人合一图。

《三界九地之图》是一幅竖长卷,从下往上依次描绘了以下内容:

1、虚空、风轮、水轮、金轮:作为世界的底层结构,象征宇宙的生成基础。

2、地狱、九山八海、四大洲:描绘了佛教中的地狱世界和人间世界的地理结构。

3、日宫、月宫:象征天体运行与时间的循环。

4、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展现了佛教三界中的不同天界层次。

5、三界九十八烦恼:详细标注了佛教中修行者需要克服的烦恼。

6、三界九地:总结了众生在三界中轮回的九种生存状态。

其中,《三界九地之图》中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九地”,指的是,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色界的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

以及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据传,该图是根据唐玄奘法师翻译的《阿毗达摩俱舍论》绘制而成,是玄奘弟子宣传佛教教义时使用的图解讲义。

《俱舍论》是印度佛教哲学家世亲菩萨的著作,具有极高的佛教思想价值。

《三界九地之图》不仅是佛教思想的图像化表达,也是研究佛教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这幅图不仅展示了佛教宇宙观的精妙,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劝诫人们向善,避免堕入恶道。

其艺术价值在于将复杂的佛教思想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呈现,展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

《三界九地之图》作为佛教思想史上的图像瑰宝,至今仍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所珍视。

因《三界九地之图》内容实在太过浩瀚广博,非吾辈所能“详解”,文史君也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致内容,根本无法解读。

当前关于《三界九地之图》的研究文章甚少,其中以胡同庆先生所撰《<三界九地之图>内容考证》一文最有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另行阅读。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该文缺少图像资料,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思考能力。

读者们,关于“《三界九地之图》的发现与内容”,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1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