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回顾日记时,已成为精神支柱,有无穷的趣味,有成长的觉知,也有内心的自由蓬勃。
你好啊,上期咱们说,再不培养孩子写日记就太亏了,这6个深度好处可是受益终生。
这期咱们继续探讨:日记怎么写,才能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并且促进自我认知提升?
希望日记能成为你和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刚开始写日记的孩子,别有任何要求,不管写成什么样,只要写出来就行,能迈出“写”这一步,就很了不起了。
我家大娃在三年级开始写日记,前十几篇真是惨不忍睹。我特意翻找了一下给你看看。
第一篇:“今天我看见了小猫真可爱,买了吃的!晚上妈妈给我买了好吃!好吃极了!我太开心了。”
第二篇:“今天我没拿水,中午有水了!下午终于有水喝了!太好了!我咚咚喝了好多呢!”
第三篇:“今天,我晚上回家吃了饭!写作业了!作业很多!”
经过大约两个月的练习,已经可以轻松写满一整页了。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孩子适应和熟悉日记,然后养成写作习惯。
习惯养成后,日记就不仅仅是记录日常琐事了,而是要当成一面镜子,照出内心的天使与魔鬼,获得反思与成长的机会。
那么,进阶阶段该怎么写呢?
随着孩子写得越来越熟练,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逐渐加深探索和发掘自己的内心,可以按这样的步骤:
1、描写事情的时间、起因、经过、结果。
2、写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情绪和感受,一定要描写清楚,是生气、恐惧,还是着急、寂寞?不能模糊地写成“感觉很不好”。
3、对这件事的期待是什么?有哪些理由支持这种期待,理由是否真实?
4、这件事我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如何改进?
5、我可以感激哪些我做的好的地方?
这个阶段,鼓励孩子优先写负面情绪。
为啥呢?
一是为了防止吃一堑而没有长一智。
人有一种本能,就是我们能记住伤心的往事,但记不住那时的感受。所以有句话叫“好了伤疤忘了疼”。
二是为了缓解负面情绪和压力。
写出来也是一种倾诉,总比憋着强吧。
重要的是,当你能观察、定义和反思自己的时候,就可以使自己置身事外成为旁观者,看清真相。
这个时候,情绪掌控你的力量就会变化、消失。
我这有一个范文模版供你参考。
- 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了恐惧、担心,生气?你可以怎样描述这些情绪?
“他的皱眉头的表情和对我大声说话,让我感受到胸口很闷,脸发热,不舒服。我生气、恐惧,想嚷回去,也想逃跑。”
- 在这样的境况里,你期待的是什么?
“我期待他能够温柔耐心地跟我说话,并且为他的行为道歉。”
- 对于你的期待,你有什么样的理由支持自己?写下至少3条;
我的理由:“我对他的态度一直很好;我的表现也很好;昨天我们还一起玩……”
- 这些理由有可能百分之百是真实的吗?
“也不是,上周我还对他嚷。我也有不听话的时候。”
- 你能够不带有任何期待去接受这些事实吗?
“我可以接受这些事实。”
- 客观公正地描述自己的缺点。
“我有时控制不好我的情绪,有时很小气,我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
- 感激和欣赏自己的优点。
“我善良、坚强,我感激欣赏自己能成为一个董事的孩子。”
以上就是范文模版了。
刚开始要求别太高,可能效果也不明显,只要能练习就好。孩子慢慢就能学会怎样审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了,熟能生巧嘛。
要知道,情绪管理是一项技能,不练习怎么能掌握呢?即使练习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成年人依然不会呢?
如果是平淡的一天,也没什么扯淡的事,可以写写梦境,或者天马行空地幻想,一点一点拼凑出一个魔幻世界。
也可以想象自己努力学习后,取得好成绩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想象未来的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还可以写自己对一些事情的期待,比如,我期待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各科能达到90分以上;我期待爸爸妈妈可以更恩爱一些。
这种通过想象未来的奖励,会让人更有动力把期待变成目标。
情绪管理是一种高级技能,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幸福人生的钥匙。
只要你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并能用语言描述它、观察它和什么有关,你就有了情绪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叫“心智化”。
就像卡内基说的:“你无法控制发生了什么事,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
写日记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管理和情绪宣泄的方法。
鼓励你和孩子一起,让写日记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自我发展的秘密武器,也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日记持续实践,意义自然浮现。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孩子不爱写怎么办呢?
这正是下期我要分享的:我是如何让孩子从抗拒写日记,到把日记变成习惯的。
关注我,下期见。
参考文献:
[1]刘瑶.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DOI:10.7666/d.D679214.
[2]吴垠花.日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4(12):135-137.
[3]Michaël Fartoukh,Lucile Chanquoy学龄儿童的表达性写作:对幸福感和工作记忆的影响.(2020).写作研究杂志,11(3),505-523
[4]朱永新.艾伦·麦克法兰.日记的教育价值——朱永新与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02):119-126.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