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你手机里突然蹦出来的教育科学科普博主。
我看很多家长把手机当成孩子的恶龙,但找遍朋友圈也找不到那个屠龙少年。
有的家庭,玩手机会成为孩子表现好的奖励;有的家庭,手机是家长摆脱孩子麻烦的工具;也有家庭,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
而且我发现,很多博主都能列出孩子玩手机的N条“罪状”,可那都是个人一厢情愿的感觉罢了。
我就不一样,讲什么都要拿出科学证据来。
我找到了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这期咱们就聊聊这件事。
一是手机对孩子有哪些负面影响;二是手机怎么玩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参考文献我放在文末了,希望对你有用。
手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Distracted from Meaning: A Philosophy of Smartphones》这本书是2023年出版的,目前没有中文版,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偏离本意:智能手机哲学》。
我像炼丹一样从书中提炼总结了三点负面影响,分别是:
1、手机让孩子分心;
2、影响孩子成长中必要的切身经验;
3、孩子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意义感缺失。
咱们一个一个说。
1、分心
书中提到一项对韩国学生的研究,发现大约有30%的学生在使用手机后学习出现分心的情况。
主要是网络上短平快的内容,像黑山老妖“刷”地一下就吸去了学生的精力。
不仅学生会分心,成年人也会。
有一项针对护士的研究,有大约42%的护士承认手机导致工作分心,这些分心又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医疗失误。
我在看到这时,脑补了一个画面:某位护士姐姐给病人扎针时手一抖……
还有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是,手机在身边即便不用,不去碰它,也会让人分心。
2、影响切身经验
约翰·杜威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说一个人对切身经验的感知至关重要,这种经验是深刻、完整且具有教育意义的。
什么是“切身经验”?
就是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与外界互动形成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我们给孩子讲道理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总是不领情?
因为这是你的切身经验,不是孩子的。
网上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网上的事件是片面的;网上别人的生活也都是表演出来的。
孩子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感受。
3、生活幸福感和意义感缺失
有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每天刷社交媒体超过两小时的人,比那些刷的时间较短的人,生活幸福感和意义感降低了20%。
因为你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的每个人,都比你过得精彩(卖惨的除外)。殊不知,无论平民还是明星,那些都是为了吸引人注意力故意设计的,对我们个人毫无意义。
孩子心智不成熟,判断力还不够强,很容易混淆真实与虚幻。
尤其是网上毒鸡汤那么多,成年人都很容易被洗脑,何况孩子呢。
手机怎么玩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基于科研成果的建议是,让孩子玩有挑战性的电子游戏,拒绝傻傻地对着屏幕笑。
2022年的一项研究考察了2217个9-10岁的儿童,把他们分成完全不玩电子游戏,和每天玩3小时电子游戏两个组。
研究结论是:每天玩3个小时游戏的孩子,比不玩游戏的孩子更聪明,记忆力也更好,而且,他们控制冲动的能力更强。
还有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 ,科学家招募了9855个9到10岁的孩子,跟踪观察了他们两年,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游戏玩得好的孩子,更聪明,综合认知表现也更优秀。
什么?竟有此等咄咄怪事?
对,科学从来不会迎合迁就人性,往往是要颠覆常识的,这恰恰是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有挑战性的电子游戏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网络,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多地使用高级认知的脑区。
也就是说,游戏玩得好的孩子更善于通过思考,而不是凭直觉去解决问题。
这是因为有挑战性的游戏可不简单呀,需要具备快速决策能力、还要懂分工配合,有计划、能以大局为重、能克制冲动、能应对挫折……总之就是要有勇有谋才能才能赢,才能晋级。
难怪电子竞技已经发展成了奥运会项目。
我的切身经验
这一点,从我自身经验也有验证。
我小时候也爱玩电子游戏,比如说有难度的单机游戏和电子竞技吧。
那个时候我没电脑,只能偷偷去网吧玩。但是在网吧玩单机游戏不能存档,只要电脑重启,一切都还原了,只能重新玩。
然后我就研究出了一种方法,找到游戏的存档文件,做成压缩包格式,上传到电子邮箱里。
这样,下次无论到哪个网吧,只要把存档文件放回游戏文件里,就可以接着以前的进度继续玩了。
当时很多人都找我教,要是放到现在应该收费了。
以前我玩游戏没有攻略,全凭自己绞尽脑汁想办法,想怎样过关,怎样才能玩得更好,怎样才能打到第一,怎样才能领导队友配合取胜。
这练就了我的自学本领,想知道一件事,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自己钻研理论,然后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找到改进方法,再实践。
尾声
在这个呼吸都带着Wi-Fi信号的时代,真正的教育不是筑起隔绝数字浪潮的堤坝,而是教会孩子掌舵的智慧。
与其和孩子斗智斗勇争夺手机,不如主动让孩子玩有挑战的电子游戏,绝对比用手机干别的娱乐项目强多了。
英国教授理查德·巴特尔斯说:电子游戏可以提供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人们锻炼思维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家长不应该只看到游戏的负面,也应该看到正面的东西。
如果你担心孩子不能自拔,或许可以和孩子订立一个“数字契约”,孩子达到要求可以换取一些游戏时间。
孩子早晚会有自己的手机,越早培养孩子正确对待手机和网络,孩子越不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Distracted from Meaning: A Philosophy of Smartphones》——Tiger Rohald
[2]Chaarani, B., Ortigara, J., Yuan, D., Loso, H., Potter, A., & Garavan, H. P. (2022).电子游戏与儿童认知表现的关联。JAMA Netw Open,5(10):e2235721.
[3]Sauce, B., Liebherr, M., Judd, N. 等人。数字媒体对儿童智力的影响,同时控制认知和社会经济背景的遗传差异。科学代表 12, 772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