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春夏养生,请注意做好“三个不”

文化养生谈 2024-03-26 06:48:02

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春天的脚步进一步加速,气温显著回升,我们也越发感受到了春夏之交这个特殊季节的特点。

春夏之交有什么特点?

那就是气温虽然在回升,却又能迅速下降,前一天可能还在穿短袖,第二天起床却有可能穿上毛衣。雨水增多空气潮湿,再加上阴晴不定的气候,更需要我们做好健康养生。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而夏天则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春夏之交,其实也是阳气最为躁动不安的点,既要好好地养护阳气的升发,不让它在萌芽阶段受到抑制,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的浮躁。

因此,春夏之交的养生,我们需要做好如下三个不:

1、不静:

内经说“动养形、静养神”,我们这里提出春夏养生要“不静”,并不是否定静养神的必要性。

而是因为春夏之交之际,自然界的阳气从萌芽到升发,我们人体也应该顺应这个自然之机,重点就在养阳,而养阳的关键又在于“动”,

因此,春夏之交,只要天气合适,我们就应该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即使是中老年人,也应该多出去接触大自然,多呼吸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这种“动”能够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心肺系统的功能,对于防止常见的“春乏”很有帮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年纪大的人的“动”,外出的时间不要太早,避免被外界的低温、雾霾所侵袭。

那样容易导致感冒、甚至上呼吸道问题,最佳的时机,应该在太阳出来之后。

此外,春天的运动,尽量避免空腹锻炼。尤其是年龄大的人,清晨的循环相对较差,体温也偏低一些,在外出锻炼前,最好能适当喝点温热的汤水。

2、不怒:

内经说“怒则气上、怒伤肝”等等,可见,发怒生气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情绪活动。

而春季对应的脏腑是肝,春夏之交,肝气正是最为旺盛的时候,即使是平常人,也容易出现情绪急躁的表现,这些都是肝阳亢盛的迹象。

这时候如果再发怒生气,显然就会导致肝阳更加浮躁,不利于身心健康。

因此,春夏之交,我们应该保持心胸开阔和愉悦,少一些焦虑抑郁,避免肝气郁滞而影响肝的疏泄。

其次,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态,也是春夏之交最为讲究的。

良好的心理情绪,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让身体保持强大的免疫力,远离那些精神和心血管问题。

3、不妄:

什么叫“妄”?也就是指那些没有计划、失去节制的行为。

这一点在中老年身上更为明显,年纪大了之后,身体的阳气开始虚弱而相对不足,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也会变差,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自我感觉就是开始有了精神不济的感觉。

如果再不懂得节制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对身体来说就是耗气伤精,最终导致阳气的虚衰,从而在身体上出现早衰的表现。

因此,春夏之交,大多数人心里都更容易有点“蠢蠢欲动”的迹象,我们也就更需要抱元守一、固摄精气,适当节欲以养护阳气。

虽然上面这些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例说明,但年轻人也更值得参考。

所谓“防微杜渐”,早点知道这个道理,从年轻时就能做好“不妄”,那不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阳气,从而延缓早衰的到来吗?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