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惊现"塑料危机",人类健康拉响超级警报。
你以为塑料只是生活中的普通用品,错了。如今塑料正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入侵我们的身体甚至是大脑。
2018年,科学家在人类肠道中发现微塑料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掀起了对微塑料研究的波澜。此后微塑料在人体的肺、肝、脾、血液和肾脏中相继被检测到。几个月前,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团队更是首次在人脑中发现了微塑料。而就在2月3日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让这场塑料危机的严峻性再次升级。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药学教授坎鹏带领的团队发现,大脑中的微塑料含量正与日俱增。研究人员分析了自1997年以来的91个死后大脑样本发现,从2016年至2024年,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中位数浓度从每克3345微克增长至4917微克,增幅近50%,且2024年大脑样本中的浓度远超肝脏和肾脏样本。

那么微塑料是如何进入大脑的?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推测可能是绕过了血脑屏障。更令人忧心的是,痴呆症患者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大脑样本。
微塑料的来源极为广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瓶装水、外卖容器等都是微塑料的发源地。此外衣物纤维的磨损、化妆品中的微珠等也会产生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通过呼吸、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积累,最终攻占大脑。

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异物进行攻击,引发慢性炎症,长期下去可能导致组织器官受损。微塑料还可能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使细胞癌变的风险大增。而且塑料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磷苯二甲酸酯和双酚a会干扰人体激素平衡,影响生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面对这场塑料危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个人要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出门自带水杯、购物袋,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减少食用可能富集微塑料的大型鱼类和海鲜。政府应加强对塑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推动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企业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加大对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投入。

大脑中的塑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