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仁君,体恤下人,对直言进谏大臣从不发火

文史吏 2022-09-04 17:22:26

一日,宋仁宗赵祯在御花园散步,途中眉头紧锁,时不时回头观望。游园结束后,他急忙来到宠妃寝殿,着急地说道:“赶紧给我倒杯水,渴死我了!”嫔妃哭笑不得,问道:“陛下如此口渴,为何没让侍从伺候喝水?”

豪饮过后,赵祯才缓缓说道:“游园时我一直回头看,都没看到端水的太监,如果那时我提出要喝水,肯定有人要因此受罚了,所以我就忍住了。”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三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间,宋朝的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和医疗技术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只是在军事方面相对处于弱势。

身为九五之尊,仁宗身上被贴的最多的标签就是“宽厚仁慈”,不论是对群臣、对百姓还是对下人都非常仁厚的。

上述小故事中提到的,作为皇帝口渴了也不忍叫来下人伺候,只因为担心会有太监因此受到惩罚。

1022年,宋真宗赵恒去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位,因年幼朝政大事基本上是由太后刘氏在处理,一直到1033年,刘太后去世,仁宗才开始亲政。

仁宗在位期间,始终保持着宽厚的性格,而且生活很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曾经有百司奏请说想要扩充皇家苑林,仁宗却回答道:“我觉得先帝留下的园林已经非常广阔了,没必要再扩充了。”

有一次,正值初秋,有官员献上了鲜美蛤蜊,仁宗看到这种少有的美食,便问道:“这种鲜美的蛤蜊是从哪儿来的呀?”上贡的官员急忙回答道:“回禀陛下,这是从远道运来的,味道鲜美的很!”

“如此美味,要多少钱呀?”仁宗继续问道。“这次运来的蛤蜊一共有28枚,每枚钱一千这里一共需要二万八千钱。”大臣回答道。听到这几枚蛤蜊竟要花费那么多钱,仁宗当即摆手说道:“现在吃这几枚蛤蜊就要花那么多钱,朕实在是吃不下,太奢侈了。”

作为一国之主,就连吃几枚蛤蜊都舍不得,仁宗的节俭程度可想而知。关于仁宗在饮食方面的节俭,还不止这一件事。

还有一次,仁宗处理公务到深夜时分,感觉又累又饿,特别想喝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但是一直到后来他都忍住饥饿没有说出口。

第二天早上,仁宗和皇后闲聊说到此事,皇后就劝他说:“官家日理万机,身体很重要,一定要保重龙体,既然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做就好了,怎么能忍着饥饿不说呢?”

仁宗当即回答道:“皇后,我如果让御厨做了这碗羊肉汤,到时候御厨们就会夜夜宰杀,以备我这边随时需要。”

“这万万使不得,因为我一时的随便索取,就会被看成是一种惯例,如此一年下来不知道要宰杀多少只牲畜,劳民伤财伤生害物,我实在于心不忍,宁愿饿一晚上也无所谓了。”

仁宗不只在生活饮食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朝臣也是非常礼让和仁厚。

有一次,仁宗最爱的宠妃张贵妃,想凭着自己的恩宠为自己的亲伯父张尧佐讨要一个宣徽使的虚职,张贵妃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是仁宗最宠爱的妃子。

仁宗上朝前,张贵妃拉着仁宗的手撒娇道:“官家莫忘了宣徽使啊!”为了博美人一笑,仁宗答应道:“放心!放心!”

原本仁宗以为宣徽使就是个虚职,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然而,就在他在殿上准备下达任命诏书时,包拯站了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在大殿之上,长篇大论地陈述着反对理由。激动之余,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了,面对如此无礼之举,仁宗并没恼火,反而是一边用衣袖擦着脸,一边继续听包拯的陈词,“这就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反对?”仁宗不满地说道。

“这可不是粗官,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都曾做过节度使。”仁宗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最后他便收回了成命。

退朝后,张贵妃从宦官口中得知,包拯直言进谏,自己伯父的官职任命落空了,当看到仁宗下朝回宫时,赶紧上前迎接。

仁宗对她说道:“今天包拯在殿上,反对的唾沫都溅到我脸上了,你光想着要宣徽使,忘记包拯是谏官了吗?”听到仁宗都这么说了,贵妃只好作罢!

仁宗在位四十余载,执政期间,宋朝也曾出现过外患的情况。宋仁宗庆历年间,辽国借北宋内外交困,迫使北宋增加对辽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仁宗却全部应予。

虽然仁宗此举遭到后世的诟病,觉得他太过于软弱,实在是“妇人之仁”,但增币之后,宋辽关系却是得到了缓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仁宗是用钱财换来了和平,为北宋维持了边疆数年的稳定,使得百姓免遭战乱的祸害。

1063年,仁宗在东京福宁殿崩逝。去世前不久,仁宗召枢密院、中书门下等在福宁殿商议事情,当官员们走进内殿看到仁宗床上用的物件很陈旧,颜色也都因为用的时间太久而暗淡无光了,觉得仁宗太过于节俭了。

此时,仁宗对宰相韩琦等人说道:“我住在宫里,这就是我日常使用的一些物件,但这些也都是从百姓身上得到了的膏血啊,怎么能随便铺张浪费?”

宋仁宗,作为宋朝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然尤其过人之处。他虽然不是一个声誉卓绝的英主,性情甚至有点柔弱。

但在他在位期间,宋朝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社会各方面也均有发展和进步,百姓们也能够免遭战火的洗礼,安居乐业,这便是国之幸,百姓之福。

与那些征战杀伐的君主相比,百姓们或许更愿意生活在仁宗的“仁”治之下!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十一》

0 阅读:22

文史吏

简介:文史酷爱者一枚,带你了解更多古今历史文化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