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北朝1:大山深处发现神秘洞穴,隐藏着一个古老民族鲜为人知的传奇

西楼说史 2022-09-20 00:42:48

这是一片厚重而又沧桑的土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长城外,阴山下,历史的长河从这里缓缓流过,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一个个彪炳史册的民族从这里打马走过,留下一串令人无限遐想的名字。

山戎、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

往事越千年,历史的尘埃已然落定,留给后人的只有那一页页泛黄的史册和被历史尘封的往事。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片土地上讲起。

茫茫林海,滔滔大河,绵延不绝的山脉,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

这里是大兴安岭,中国的最北端。

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壮丽史诗。

大兴安岭腹地的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镇,在这个镇子西北10公里外的大山深处,有一处名叫“嘎仙洞”的天然洞穴。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个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地方,居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一处洞穴。

嘎仙一词据说是鄂伦春语,但具体含义无人得知,此洞并非今人发现,据史书记载早在清朝初年就被打猎的猎户发现了。

时间倒回到1980年,那一年一批调查鲜卑族起源的考古学家再次远赴大兴安岭实地勘察。他们又一次来到那个神秘的嘎仙洞试图寻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他们终于有了重大收获,在嘎仙洞洞口处的一块石壁上发现一篇汉字写成的祝文。经考古勘察,这篇祝文就是记载北魏历史的《魏书》中提到的“鲜卑旧墟石室”,也就是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族拓跋部的发源地。

据《魏书》记载,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太武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到鲜卑山祖先居住的石室祭祀并勒石立碑。《魏书》收录了这篇祝文,经与石壁上的文字对比,除了个别字句外,基本吻合①。由此证明这个洞穴就是鲜卑拓跋部的发源地,也就是《魏书》开篇提到的大鲜卑山石室。

生活在嘎仙洞里的先民就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鲜卑族的祖先。

时光倒流回一千六百年前的北魏时期,故事从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开始讲起。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三月,平城(今山西大同)。

来自千里外苦寒之地的乌洛候国第一次遣使进京朝贡,看起来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朝贡,不想却给北魏皇帝带来了一个极其意外的收获。

当时北魏在位的是太武帝拓跋焘,他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进取型君主,在他的带领下,北魏锐意进取,开疆拓土,迅速成为当时北方的第一大国,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载,鲜卑拓跋部的起源一直是个谜团。

这次乌洛候国使臣进贡,带来的好消息就是他们发现了鲜卑拓跋部祖先留下的痕迹。

这件事在《魏书•世祖纪》里只是一笔带过:“三月壬戌,乌洛候国遣使朝贡。”

但在《魏书•乌洛候国传》里却有详细的记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另外在《魏书•礼志》里对此也有详尽的记载。②

乌洛候国是一个小国,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原始部落。

这个小国生活在天寒地冻的东北苦寒之地,距离平城近五千里地,大致位置在今天的黑龙江一带。乌洛候国使臣向太武帝拓跋焘禀报,他们在国都西北发现了一个神秘洞穴,经过走访调查,确定那里就是北魏的发祥之地,鲜卑拓跋部的圣地。

太武帝拓跋焘非常高兴,这真是一个好消息,马上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乌洛候国祭祀。李敞千里迢迢来到乌洛候国,找到了那个神秘洞穴,祭祀一番后又在洞中勒石刻碑,留下了一篇祝文。

1980年考古学家在洞中石壁上发现的文字就是这篇祝文,字迹清晰,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祝文被发现于洞穴入口处西侧15米的石壁上,通高90厘米,宽120厘米,共19行,每行12字至16字不等,全文共201个字,为汉字魏书体。

无疑,嘎仙洞祝文的发现揭开了一个神秘民族不为人知的传说,曾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鲜卑拓跋部就是从这里走上历史舞台的。

注释:①祝文全文见《魏书•礼志》: “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 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初,祐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 惟祖惟父,光宅中原。克剪凶丑,拓定四边。冲人纂业,德声弗彰。岂谓幽遐,稽 首来王。具知旧庙,弗毁弗亡。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 瓜瓞,时惟多祜。敢以丕功,配飨于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嘎仙洞祝文全文:“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揃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作帅使念凿。”

二者个别字句略有不同。

②见《魏书•礼志》: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 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