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军事顾问”李德奉命返回苏联,离开了他生活长达7年的中国。
1932年春,刚刚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李德被派到了中国,他的任务是带着2万美元到上海疏通关系,营救当时被捕的共产国际远东站的重要负责人——牛兰夫妇(牛兰全名雅各布·马特维耶维奇·鲁德尼克)。
任务完成后,李德和博古等人一起转移到了中央苏区,担任军事顾问。按照最初的规定,李德只是一个顾问,没有下达指示的权力,但博古一再强调他的共产国际背景,使其成为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三人团”的成员之一。
此后李德参与指挥了第五次反围剿,他的死板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此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也因此踏上了长征之路。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中,李德被剥夺了领导权。但是,在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和张国焘发生意见分歧,李德坚决地站在中央一边,对稳定人心起了不小的作用。
来到陕北后,李德在红大担任教员,当时开国上将陈士榘是他的学生之一。据陈士榘回忆,他对李德很是佩服,尤其是考虑到他曾指挥红军的千军万马,实际权力一度比周恩来、毛泽东还要大,被削掉兵权后,他还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教学。陈士榘认为,“他是一个可敬的德国布尔什维克”。
那个时候,李德的思想已经转变过来,他曾说:“我听了毛泽东的讲课。他很伟大,中国红军也很伟大。”
在从事了2年的军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后,李德奉命返回了苏联,此后再也没有回来。李德离开的时候,他的妻子李丽莲曾要求和李德一起去苏联,但是因为没有签证护照,她没有走成。
李丽莲并不是李德的第一位妻子,李德的第一位妻子名叫肖月华。
李德1932年来到中国的时候,只有32岁,此前他在德国闹革命被捕,出狱后又被捕,被劫狱后才逃到苏联,所以长期没有结婚。来到中国和中央苏区后,李德就想娶一位中国妻子。据陈士榘回忆,李德刚刚来到中央苏区,就提了一个让众人看来很好笑的条件,说希望有女战士能陪他,大家都觉得他有些好笑,觉得外国人的私生活太随便。
后来,组织给李德介绍了一个年轻的农村妇女和他结婚,这就是李德的第一个妻子肖月华。肖月华吃苦耐劳,为了让李德更适应中国的生活,还学会了烤面包。此后她跟着大部队走完了长征,到延安后生下了一个儿子。
由于生活习惯、观念的差异,以及李德在过去犯了严重的错误,两人经常吵架,后来肖月华就向组织提出离婚,组织批准了。
此后,肖月华进入抗大学习,入了党,之后当妇女部长,还当过承德的区委书记,兴隆县的组织部长等等职务。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她随南下干部团去了湖南工作,担任湖南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1960年,经军委政治部批准,她按正师级授予了大校军衔,到1982年,肖月华按照副军级待遇退休。
和肖月华离婚后,李德又恢复了单身,1938年,他和演员李丽莲结婚。李丽莲是一个演员兼歌星,擅长唱歌和粤剧,有“岭南歌星”之称,也演过不少话剧。1937年,向往革命的李丽莲来到了延安,之后和丁玲等人一起奔赴前线,为山西抗日的八路军演出。
婚后一年,李德接到命令要他返回苏联,李丽莲也想去苏联深造,但没有成功。此后她继续留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宣传队工作,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成了当时最活跃的歌唱家之一。李德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李丽莲在40年代和剧作家欧阳山尊结婚,后于1965年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