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政府再度对伊朗挥舞制裁大棒时,波斯湾的浪涛中悄然浮现三国战舰的轮廓。中俄伊"安全纽带"联合军演在战略要冲恰巴哈尔港拉开帷幕,这场被外界视为"反霸凌联盟"的军事协作,正在改写中东地缘政治规则。
面对美以联盟的战争威胁,德黑兰选择以多边合作破局。中方052DL驱逐舰搭载的64单元垂发系统与俄军反潜舰形成立体攻防网,伊朗海军则依托本土优势构筑近岸防线。
三国海军在反海盗、防空反潜等11个科目展开协同演练,其战术配合精度较往届提升23%。军事专家指出,这种非对称战力组合形成独特威慑,既能确保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安全,又避免落入军备竞赛陷阱。
恰巴哈尔港的演习坐标耐人寻味,这个毗邻阿曼湾的深水港承载着全球能源贸易的咽喉要道。随着中方参演舰队进行海上补给演练,其与瓜达尔港形成"双港联动"的战略布局愈发清晰。
数据显示,经该航线运输的原油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8%,三国联合巡航使关键水道安全系数提升37%。这种务实合作既保障能源生命线,又为地区国家提供安全公共产品。
面对美方"离间计",伊朗展现出罕见团结。保守派与改革派在军演期间共同视察参演舰队,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更签署法令加强革命卫队海防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伊方首次开放恰巴哈尔港军用设施供中俄舰艇停泊,这种战略互信打破了过去十年外军不得进入该港的禁忌。分析认为,三国军事协作有效对冲了美以"战争边缘政策",为德黑兰争取到关键战略喘息期。
这场跨越欧亚的联合行动,实则是多极化秩序对单边霸权的正面回应。当中俄战舰的雷达波束掠过波斯湾夜空时,传递的不仅是区域安全的保障承诺,更是全球治理新范式的曙光。正如参演指挥官在联合记者会所言:"我们捍卫的不是某个国家的利益,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航行自由与公平正义。"